清明节前后,正是春游的好时节,欣赏着美丽风景的时候,还能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加强心脏和肺的功能,可谓是降低血脂、血压、减肥瘦身的好时节。
我们都知道血脂的波动与饮食和运动有关,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饮食、运动、年龄这些因素之外,季节变化也是影响血脂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人体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冬季最高,夏季最低;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综合来看,春季的血脂水平较高。所以,对于高血脂的患者来说,在春季尤其要注意血脂的控制,减少发生心梗、脑梗的风险。
那么哪些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哪些需要调节?需要注意些什么?
冠心病与胆固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三高”问题也逐渐严重,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南显示,仅血脂异常一项,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同时,血脂异常也不再仅是老年人群的专属疾病,患者群逐渐年轻化,成为30-50岁年龄段人群的“第一杀手”。
血脂异常是人体内脂蛋白的代谢异常,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我们常说的“高血脂”就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都异常升高。
大量科学研究证据表明,长期的高血脂会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长期会导致血管堵塞),进而引发冠心病、心梗、中风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主任赵水平教授指出,“北京地区高速发展的十五年间,77%的冠心病的增加要归罪于胆固醇升高, 安全、有效的管理血脂至关重要。”
哪些是危险因素?
除了血脂异常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都是导致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8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血脂异常(>50%), 而血糖升高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及血管壁增厚,导致血管病变, 一旦患者饮食不注意,就容易造成高血脂,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此外,长期吸烟、酗酒也会改变血脂构成,使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清抗氧化作用减少,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脑梗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高血压、高血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降压、降糖,应该综合管理、综合调脂。而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等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则更需要关注血脂指标、适当调脂,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陈红教授指出,综合调脂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是对患者进行多重因素的综合管理,既要考虑血脂,也要综合患者个体情况,如是否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危险因素;第二则是生活方式的控制和药物的治疗相结合,达到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
服药吃吃停停,引发心脑突发事件
专家指出,对一些轻度血脂异常的患者,可采取非药物治疗,如坚持锻炼,减轻体重,调节饮食,但是对大部分血脂异常较严重的患者来说,非药物治疗并不能控制血脂。这时,就一定要采取口服降脂药来进行治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寇文镕教授表示:“通过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hina Coronary Secondary Prevention Study, CCSPS)和调脂药物日常临床应用,在对于中、轻度高血脂患者及同时患有高血压或高血糖的患者治疗中,可以选择中等强度的天然调脂药,从而全面综合管理血脂异常,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
专家提醒,高血脂患者在服用降脂药物时最大的误区就是血脂高就吃药,血脂一旦降下来,就擅自停药,导致服药没有连续性,造成血脂忽高忽低,这样直接影响到血管内皮稳定性降低,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导致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等急性病变的发生。
尤其是对于安装了心脏支架的患者,如果不坚持定时定量服药,可能会增加冠状动脉血管梗死、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另外,换药也是一个常见问题,部分患者会因价格等因素擅自换药,但不同降脂药,作用机制、有效性、安全性都有所不同。患者要牢记,换药有可能导致血脂波动,如没有明显的不适反应或医嘱,不可擅自更换药物。
降低高血脂,目前只能够靠药物长期维持,降血脂治疗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就应坚持长期用药甚至终身用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