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产后出血,是指经阴道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或在剖宫产后大于1000毫升。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在仍然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发达地区,虽然还有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但在死因上,已经不再是第一位。
产后出血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4大类:第一、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第二、胎盘因素;3、生殖道损伤;4、全身性疾病。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差,导致子宫上的血管无法闭合。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过分紧张、产程过长、合并有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病、宫腔感染等疾病,多次分娩、多次人流史等,都容易合并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大出血;有时做了宫腔填塞,而又没有填紧的话,成为一种宫腔内异物,会加重出血。
胎盘因素:主要指产后胎盘、胎膜残留在子宫腔内,导致子宫收缩差引起出血。胎盘植入到子宫肌层内也是如此,而且出血量更大。多次人流或宫腔内操作、宫腔感染等,是导致胎盘植入或粘连的主要原因;剖宫产、子宫手术史(如子宫肌瘤挖出术),会增加前置胎盘和绒毛穿透的危险,这类出血一般都非常凶险;如果胎盘仅部分残留,或者整个胎盘小叶甚至副胎盘残留,引起的出血也是很猛的。
软产道损伤:指分娩过程中子宫体、子宫颈、阴道和会阴的组织,产生了破裂或撕裂,引起的出血。这类损伤多见于急产、助产(如产钳)、巨大儿、外阴水肿等情况。曾有1例急产后子宫下段破裂撕断子宫动脉后的产后出血。这种情况非常少见,是在手术之后检查切下来的子宫时才发现的。
全身疾病主要指引起了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的全身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MDS、肝脏疾病等情况。胎盘早剥、死胎、羊水栓塞、重度子痫前期等产科疾病,会发生继发性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子宫产后大出血。
产后出血之所以危险,主要是分娩时羊水、尿液等混合进入到血液中,导致医务人员在估计出血量的时候,很难准确评估。在目前评估出血量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目测法:就是医生、护士或助产士凭肉眼“毛估估”,这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也是最不客观、最不靠谱的一种方法。所有的医生、护士在估计出血量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保守,将出血估计量低于实际出血量,一般认为是低到正常值的一半。如果出血量仅几百毫升,对人体的生理过程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估计量为200毫升以下时,即使实际出血量在400毫升,也不至于引起休克。但是,如果估计量在400毫升,可能有的患者就经受不了实际出血量的打击,严重的会发生失血性休克。
称重法:就是将分娩过程中的敷料,全部收集起来,然后称量一下这些敷料的重量,然后根据血液的比重测算出血量。由于分娩时混有大量的羊水、尿液和冲洗液、消毒液等等,称量法也并不能完全反应产妇的实际出血量。但是,这种方法毕竟比较客观,比目测法要客观得多。但是,在羊水很多的人,估计出血量时要加以注意。
监测血红蛋白:出血后,体内的红细胞会下降,导致血红蛋白降低。这也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指标。但是,监测血红蛋白仅仅只限于手术病人。一般孕妇产前检查的血常规是妊娠早期查的,并不能实际反应临产前的血红蛋白;分娩后体内的液体在孕激素下降的情况下,有一个撤退的过程,导致体内的血液浓缩,所以这个方法也不是那么客观、标准。
总之,目前还没有一种能非常准确反应产后出血的方法。但是,在临床中有时几种方法是交替使用、互相印证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产后出血时,正确客观的评估病情,为下一步的决策奠定基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