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想要孩子自律,如何给孩子制定“行为契约”呢?

想要孩子自律,如何给孩子制定“行为契约”呢?

行为契约这么神奇,究竟是个什么东东?很多家长抱怨陪孩子写作业太辛苦,陪娃写作业千万别崩溃,签份契约更有效!

很多家长平时经常会不自觉地唠叨孩子“不要看电视,抓紧时间写作业”、“写作业不要做小动作”、“写作业不要马虎”、“看你写的字这么潦草”……

其实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是负面强化,虽然用的是禁止、劝诫的句式,但强化的却是“看电视”“做小动作”“马虎”“写字潦草”,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上面来,表现在行为上就好像跟家长拧着来,殊不知恰是家长们用错了方法,表达方式有问题。

寒假,8岁的童童到小姨家小住几天,带了很多作业。

每天,不用人督促,这孩子都会早早起来,写完当天的作业,然后就开始疯玩。

这个8岁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自律?

他妈妈说:“我就是跟孩子签订了一个简单的行为契约,答应他写完当天的作业之后,时间都是他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且我说到做到,不再给他添加其他任务。”

这个孩子写作业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过,每天都是先写完作业再去玩,也不需要家长检查。他跟父母说:“你们不用给我检查,做错了老师会找我,我会负责任的。”

行为契约这么神奇,究竟是个什么东东?

什么是行为契约呢?

简单的说,所谓行为契约就是设定非常清晰明确的目标,列出孩子要做到的目标行为、要完成的学习量、要达到的准确率、作业完成要花费的时间等等,避开家长言语的负面强化,直接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

托马斯·戈登认为:“青春期孩子反叛的不是其父母,而是对抗他们的权力。如果父母从孩子出生起就能较少地依赖于权力,更多地依赖于非权力的方法来影响孩子,那么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就没什么可反叛的。”

行为契约就是这样一种“非权力的方法”。一方面,父母要制定合理的契约,必须要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契约,孩子也看到了讲理的父母,愿意和父母沟通了。

如何给孩子制定“行为契约”呢?

1.签行为契约前,先测测家长说话算数的指数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孩子三岁,有一天孩子特别闹,不听话,朋友就吓唬他:“你再这样闹的话,一会儿爸爸妈妈出门不带你,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没想到,孩子特别淡定地看了他一眼,说:“你肯定不会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的。”然后继续疯玩。

您看,孩子才三岁,就已经能分辨出您说的话是不是有效,更何况那些已经有多年“斗争”经验的孩子。如果孩子发现爸爸妈妈说话是不算数的,那么不管之后爸爸妈妈跟他讲什么,他都不会再相信,更不用说去做了。

签订契约之前,家长可以先问问孩子:“你觉得我说话算数吗?”看看孩子怎么回答。

虽然我们能理解家长的做法,知道家长都希望能够约束孩子的行为,但无论哪种情形,家长说话不算数都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以致后面再说什么都很难有效果。

2. 确定行为契约的模板

如果具备了第一步的条件,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行为契约模板,来看看和孩子订的契约有什么特别之处才使得小小的契约具有如此大的魔力。

3. 填写目标行为

确定目标行为时,要选择父母和孩子都想要改变的某个行为或习惯,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提高写作业的效率,养成预习习惯等。目标包括孩子要达成的目标和父母要实现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制定契约,不要一开始就挑战“不玩电脑”“不看电视”等高难度的目标,最好选一个双方都比较认可的目标,因为孩子一旦不接受,契约就没法继续了。

确定大目标之后,再将其细化、拆分,把它变成具体的、可以量化的目标,这样才更有利于执行。

家长也要参与到制定“契约”的过程中,可以问孩子希望爸爸妈妈有什么改变。比如,孩子希望“妈妈不要在我做作业的时候唠叨”“爸爸不要在我旁边玩手机”“我要是写得不好不要骂我”等。父母可以将自己愿意改变的行为写到契约中,严格执行,给孩子做好榜样。

4. 商定奖惩清单

如何商定奖惩清单,这是契约起作用最重要的一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完成目标后希望获得的奖励,完不成目标该接受什么样的惩罚。

奖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避免单一。比如,孩子做到了,可以获得家长的陪伴,增加看电视的时间,增加零花钱等;如果做不到,就要做家务,减少零用钱等。

家长也要有奖惩,做到了,可以得到孩子的奖励;做不到,同样要接受惩罚,比如帮助孩子整理房间等。如果孩子的奖惩对家长没有吸引力的话,也可以由其他家庭成员提供,比如,爸爸奖励全家出游等。

5. 父母和孩子签字承诺时要注意什么

双方签字承诺的这个部分,大家一定要先回顾前两个部分的内容,确认无误后方可签字。

建议家长和孩子签订契约时要尽可能营造一种庄严的仪式感,譬如,像国家元首一样签字、握手、拍照、彼此承诺与祝愿等。

几个简单的步骤,一份行为契约就完成了!

6. 家长签订契约后更要严守承诺

“行为契约法”的理念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不是简单的“命令”与“服从”的管理关系,也不是一方监督一方遵从的单向契约关系,而是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协商、共同遵守的双向契约关系。

家长一定要严格遵守契约的条款,接受孩子对您的监督,否则,孩子会觉得契约就是家长给自己的紧箍咒,从而拒不签约。有的孩子会问父母:“凭什么只要求我,不要求你自己呀?你总要求我学习,但你一回来就看手机,从来不学习。”

当家长也参与契约,和孩子一起改变时,孩子不仅可以感受到父母对契约的重视,也会从父母身上学到很多。

有个孩子给妈妈制定契约,目标是控制脾气,不能发火,妈妈接受并签订了契约。

有一天,妈妈看到孩子的小测验成绩单,习惯性地火冒三丈,孩子提醒说:“妈妈,你要执行契约呀。”妈妈瞬间愣住了,但当时确实很生气,想了想,还是出去走走吧,冷静冷静。出去后,她给好朋友打电话吐槽了一番,这才平静下来,回家给孩子做饭去了。

孩子看到妈妈的变化后,自己也更努力地遵守约定。父母以身作则,做出努力、克服困难,都是给孩子做出了好榜样。

家长要达到的目标最好是和孩子商量,让孩子谈一谈对家长的期待,选择一项或两项来改变。家长与孩子探讨对自己的期待会是个很有趣的过程,认认真真地听一听孩子的感受,一定能增进彼此的了解,加深感情。

孩子就像一面镜子,您可以从他身上反照出自己的状态。有位妈妈和孩子聊,问过孩子对自己的期待之后,不禁感慨:“我发现自己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另一位妈妈说:“我感觉自己对孩子管得太严了,她居然没有任何要求,说妈妈唠叨她是为了她好。”

家庭是个系统,父母的改变一定会带动全家的改变。在我多年的咨询经历中,会遇到一些孩子不愿意去咨询,只有妈妈接受咨询的情况,但只要这位家长愿意改变,不到场的孩子也相应地越来越好。

萨提亚家庭治疗法的创始人萨提亚曾经用“绳子游戏”来展现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将家庭中任意两个人用绳子绑上,父母之间、父子之间、母子之间……之后,当一个成员移动时,整个家庭都要跟着移动。

这就是系统的力量,只要有一方开始改变,其他成员就相应地改变了。哪怕孩子不愿意执行契约,只要家长做到,孩子也会有一定的改变。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只要父母心够狠,就能解决“分离焦虑”吗?
下一篇
孩子的时间是他自己的,不要给孩子报太多兴趣班!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