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你让孩子乖,却从没想过隐藏了这么深的伤害!

你让孩子乖,却从没想过隐藏了这么深的伤害!

乖一点的孩子会存在什么隐患?前几天奶奶带瓜瓜在小区里玩,别的小朋友想玩瓜瓜超宝贝的玩具小汽车。瓜瓜不乐意,奶奶一定坚持要他分享,结果小汽车被小朋友不小心磕掉了一小块油漆。他伤心极了,两眼泪汪汪地回来了,一看到我,就委屈地扑了过来。让孩子乖却从没想过隐藏了这么深的伤害!

奶奶教育瓜瓜:小汽车磕坏点有啥关系啊,你有那么多辆。你不能做一个小气的宝宝,看隔壁沐沐多懂事啊。

一说到懂事的沐沐,我就不由得心疼。

一个才3岁的孩子,无时不刻需要遵守爸妈的各种规矩:

如果吃饭慢了,或吃少了,受罚;

如果弄脏了衣服,受罚;

如果没见到隔壁阿姨没叫没有礼貌,又要受罚;

想要商场里的玩具,爸妈干脆把被扔在大街上假装不要他管自己走了……

如果沫沫表示反抗,爸妈立刻拿出手握生杀大权的高姿态:不许顶嘴!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都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坏了,没规矩!

被惩罚多了的沫沫,变得比同龄人安静很多,会观察爸妈的脸色,特别小心翼翼。

虽然经常被夸,也成为了很多大人们口里“别人家的孩子”,但沐沐明显不快乐,很少看的他和同龄孩子那般没心没肺地嬉笑。

这样的“懂事”,我宁可瓜瓜没有。

懂事,只为讨好大人

有一次,陪瓜瓜去参加小伙伴生日派对。那户人家两个孩子,姐姐6岁,妹妹3岁。

小朋友一起吃蛋糕,妹妹已经吃了两块还想要吃姐姐的那份。

姐姐不太乐意,妹妹就向妈妈撒娇,哭着说自己要。妈妈对姐姐说:妹妹小,你就让给她吃吧。

姐姐一脸委屈,嘟囔着说:这是我的生日蛋糕哎。

妈妈马上说:你是姐姐,你要懂事。

然后姐姐极不情愿地把蛋糕给了妹妹,眼巴巴得看着妹妹开心地吃。

等到姐姐拆生日礼物环节,妹妹又想要姐姐最喜欢的洋娃娃。妈妈又对姐姐说:你是姐姐,你最懂事。

然后姐姐再次极不情愿地把洋娃娃给了妹妹,转身默默去了自己的房间。站在她的房间外,我听到了小声的哭泣。

后来闲聊时,那位妈妈说:姐姐特别懂事,每次只要大人说了,都会让着妹妹,就是感觉她好像沉默了很多,是不是因为长大了?

懂事的孩子,也只是孩子。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

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

剧里的二姐德善,被爸妈各种忽视。甚至于在煤气取暖中毒的冬夜,母亲拉着大姐,父母拖着弟弟逃,唯独只有她被遗忘在屋内,靠自己爬出来捡回一条命。

她伤心地哭着说:为什么永远都只能和大姐一起过生日吃蛋糕,弟弟有新鞋,自己却没有。

其实,小孩子的“懂事”,就是他们照顾大人的方式:不争不抢,不哭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

可是,一些麻木的大人,却把这些孩子的“懂事”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把“你最懂事了”当成一句咒语。

而不少二胎家庭里,像这对姐妹一样,有更令人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

会撒娇的孩子会得到更多关爱,而相对懂事乖巧的却往往被忽视,太懂事不会哭闹的孩子真的没糖吃!

懂事的孩子,长大不是叛逆就是懦弱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也是在“懂事教育”下长大的。

笑笑是我的初中同学,小时候是公认的懂事乖巧、成绩好的标杆,妥妥地大人嘴里那个“别人家的好孩子”。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一个人照顾笑笑又要工作,对她的要求非常严格。为了能得到更多肯定,童年的笑笑一直按照母亲的肯定积极努力:

她从来不像同龄的孩子那样哭着喊着要父母买东西,眼巴巴看着别的同学穿着当年流行的亮闪闪的公主鞋和美美的公主裙;

做梦都梦到钢琴,却觉得太贵,不敢开口。

但是,不管笑笑如何努力,母亲还是不断“挑刺”,想听到句表扬肯定的话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快乐的情绪压抑太久终于爆发,高中离家住校,笑笑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叛逆。

叛逆的实质往往是为了逃离父母控制,渴望绝对自由:

曾经懂事的小大人,突然成了问题少女。

一个好学生,成绩大幅下滑;

一个乖乖女,早恋;

一个曾经令大人无比省心的孩子,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极度悲观、适应能力极差、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在受挫后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笑笑说,除了爸妈,她对别人都特友善,其实是希望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和喜欢。

不管别人怎么欺负自己,都会努力包容和理解。时间久了,居然养成了身边人“欺软怕硬”的模式。

而在亲密关系里,笑笑却不知所措:

不会撒娇,因为莫名害怕失去而压抑真实想法,有明显的沟通障碍;

觉得自己从小缺爱,内心渴望得到更多爱,却不懂得如何表达,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崩溃,歇斯底里。

时间一久,再喜欢自己的异性也吓跑了。反复折腾了几段感情都未成正果,婚恋之路特艰辛。

几年前看过的一段徐静蕾的采访,里面提到老徐父亲小时候对她非常严厉,造成了她极度向往自由的性格。

老徐说:“自由就是随心所欲,就是我想干嘛就干嘛,谁也别管我。我对自由的要求,我觉得可能是我的人生第一要求。就是我都可以不健康,但是我要自由。”

当时40岁的她,语气中依然有小女孩式的任性。

原来特别崇尚自由的人,可能源于对于小时候过于严格教育的反抗。

他们表面上独立自主,但内心却始终有个不快乐的孩子,也随时可能与这个世界的规则发生对抗,让自己受很多不必要的伤。

在他们看来,规则就像束缚,就像潜意识里父母无所不在的控制。

而有些孩子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小时候是听话给父母省事了,长大了却极其可能被父母嫌弃“没用”。

哎,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哪个小时候是乖宝宝啊?

如何不让孩子陷入懂事的陷阱

自认为含辛茹苦的中国父母,常常凄凉地长叹:辛辛苦苦一辈子,儿女却如此不亲近、尊重自己,甚至像仇人一样啊。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或许,错就错在,你太早要求孩子懂事,太过于不遗余力地想控制孩子。

》》尊重孩子的天性,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任性

调皮捣蛋是孩子的“专利”,是成长过程不能被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常常为那些被大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物感动震惊:为什么冰箱里那么冷?为什么水会流动?为什么手机能打电话……

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搞清楚这些为什么,做出各种看着像调皮捣蛋的行为:钻进冰箱、打开水龙头哗哗流、抱着手机不放……

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允许孩子的任性。

还有,你的经历和感受,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片空白:

比如很多父母特别讨厌孩子会不分时间段、场合地提出各种要求,会忍不住不耐烦地呵斥: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都已经累了一天了!

大人要让孩子体谅,首先应该先让他们了解自己要做哪些工作,让他们参与家务,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切身体会父母的辛苦。

而不是硬拖着疲惫的身体陪孩子去玩了,结果却极可能动不动冲孩子发脾气。思想简单的孩子,是读不懂大人复杂的逻辑。

》》别轻易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我不觉得瓜瓜只是因为小气、不懂事,不愿意给小伙伴玩心爱的小汽车。两三岁的宝宝,可能会拒绝跟人分享,只是因为他们开始有了“自我”的概念。

贴负面标签是很糟糕的教育方式,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儿童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两组智商差不多的4岁孩子,学习拍球。

一组被鼓励,一定能学会;另一组常说否定,“真笨,这样学不好”。

结果,被积极鼓励的那组孩子几乎都在很短时间里学会了新技能,另外那组被贴负面标签的孩子却很少学会。

大人对孩子的正面鼓励就是他们前进的最好动力,请一定要不吝啬。

》》有分寸的管教,抓大放小

现在家庭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都盯着一或两个宝宝。不少爸妈就开始担心,会不会被老人宠坏啊?为了防止出现一个无法无天的混世魔王,就对他们进行过于严厉的教育。

沐沐的爸妈就是这么想的。实际上,需要被惩罚的事情真有那么多吗?

饭吃得不好,可能是他不饿或者饭菜不合口味;

玩耍难免会弄脏衣服,可以让孩子自己洗,让他知道清洗的麻烦;

孩子怕生人,一两次没叫不代表永远没有礼貌……

虽然惩罚可能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样的懂事,只因孩子怕受惩罚,只能按照父母意思去做,讨大人开心。

我对瓜瓜一般以鼓励为主,做错事情也有惩罚,但分轻重和尺度。

比如,他没有安全意识,可能会让自己或别的小朋友受伤时,我会惩罚他;但如果只是一顿饭没吃好,那就算了,饿了他自然下一顿会多吃。

这样下来,瓜瓜反而对大错误和小错误有了明确的区分。

》》别让孩子做父母不和的牺牲品

有一次,我和瓜爸因为要不要给瓜瓜多穿一件衣服的小事,当着他的面争执起来。

我生气地跑回了房间。不一会,瓜瓜推门进来,小小的人儿满脸的惊恐,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手里拿着一个苹果,小心翼翼地问:妈妈,你要吃吗?

那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大人间闹情绪一会就好了,但对小小的孩子来说,却是超级恐怖的大事。

我赶紧叫来瓜爸,一起拉着瓜瓜的手说:没事哦宝贝,我们稍微激动了点,这么说话不好,不是你的错。

听完这话,瓜瓜这才“哇”得哭出来……

儿童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归因认知”:孩子们总会把父母、家庭中的任何变化,归因于自己。

父母吵架对孩子而言无外乎天塌下来,他们会觉得是自己表现不好,才“毁”了这个家。他们自责、内疚,想做点什么去挽回这个局面。无奈能力太小,很多时候他们变得懂事,故意去讨好父母。

所以,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发生了矛盾,一定要告诉他(她):这不是你的错,只是大人在沟通,我们都很爱你。

最糟糕的情况是,在争吵不断的婚姻里,有些母亲甚至抱着孩子哭诉自己的痛苦:我都是为了你,才只能这么苦。

仔细想一想,难道这样的母亲真的完全是因为孩子才坚持不幸婚姻的吗?

也许为了孩子,才是自己没勇气迈出围城的最好借口。

但是,有些母亲却以此为柔性控制,让自己的不幸福成为懂事孩子的“训练棒”。这样的母爱真的令人集思恐密。

》》父母也会错,及时道歉就好

原本该任性的年龄变得懂事,大多出于恐惧:只有懂事,才能得到关注和爱,否则就会被否定、批评,甚至失去爸妈的爱。

所以,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绪,默默承受内心的委屈和无助。

这段是最近《爸爸去哪儿里》,陈小春父子的一段对话。

当爸爸生气指责儿子时,小小的儿子却可以淡定地回答:

爸爸,你怎么了?你可以不生气了吗?

结果,爸爸愣了下后,对儿子说:

对不起!

看完好暖,不被强逼着懂事的孩子没觉得自己错时,敢于要求父母解释。

不用像一般“听话、懂事”的孩子,先检讨自己。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谁都会犯错,包括父母。

当你愿意为自己的过错,包括一时发脾气向孩子道歉,超级爱爸妈的他们一定会原谅你,亲子关系也将更亲密。

写在最后:

情感鸡汤里有一种说法,如果女朋友对男朋友任性,证明她心里爱着你、依赖你。某种意义上说,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孩子和父母之间——

虽然你的宝宝可能不如别人家的宝宝懂事、乖巧,但他(她)能在爸妈面前任性撒娇,其实正说明了亲子关系建立得好,有足够的安全感。

从儿童心理学发展角度来说,如果在人生初始几年里,没有获得足够安全感,那么,这一辈子的安全感积攒也有相当大的难度。

而自我安全感不够的人生,将举步维艰。

所以,如果孩子还会任性调皮,恭喜你。

如果人人都在夸你的孩子懂事,你却可能得检讨下自己了。

愿我们的孩子只是简单快乐的孩子。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西安小区母子坠亡 是什么原因让平时和睦的一家三口中的两人坠楼
下一篇
小小春jasper是什么星座 爸爸去哪儿第五季jasper星座大揭秘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