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拒绝家长的要求?孩子不听家长的话该怎么办呢?养过娃的人都知道,要让孩子“听话”,是一件多么累人的事。让孩子刷牙、睡觉喊100遍都没用?其实换个说法,孩子立马行动。
“宝宝,到家了要先洗手”“不好,我要先玩!”“宝宝,该吃饭了”“我不饿,我不要吃!”“宝宝,到时间睡觉了”“不好,我还要看动画片!”真的是每一个要求提出去,都有被孩子否定的可能。不过,虽然孩子有他的小脾气,我们做家长的也可以有我们的小智慧。
同样的要求,只要换个说法,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了。
01 让孩子听话的秘密:沉锚效应
怎么换个说法,给孩子提要求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小样妈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家汉堡店,店里有两个收营员,我们姑且叫他A店员和B店员。
虽然顾客点餐是随机选择的,哪个队伍短就往哪边排,但奇怪的是,A店员每个月的营业额都比B店员高。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每次给客人点完餐,A店员都会问一句,“你要加1个煎蛋,还是2个煎蛋?”
所以跟A店员点餐的顾客,大部分都会选择加蛋。
而B店员点完餐后,只是问客人“你要加一个煎蛋吗?”
所以B店员的客人有的选择加蛋,有的就不加了。
A店员在这里用了一个心理学的效应:沉锚效应。
也就是说,我们人在做决定时,会受到先前信息的影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会把我们的想法固定在某个地方。
A店员把客人的想法固定在1个蛋和2个蛋之间,而不是加蛋和不加蛋之间,他的营业额自然就比B店员高了。
同样的,我们在给孩子提要求时,也可以用这个效应来影响孩子的决定。
比如叫他洗手,我们不要问“好不好”“行不行”这类轻易就能否定的问题。
而是应该问,“宝贝,你想用肥皂洗手,还是青蛙洗手液洗手?”
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在你给的2个选项中做选择。
又比如,孩子不肯睡觉,你不要问他“我们睡觉了好不好?”
而是应该问“你想听妈妈唱宝宝睡,还是小星星?”
孩子做出选择后,我们就可以关灯陪孩子躺下,然后一边唱歌,一边陪孩子进入梦乡。
在用这招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注意这样几点。
1. 你不想执行的选项,就不要说给孩子听
比如你不想给孩子刷牙,就不要问“你要爸爸给你刷牙,还是妈妈给你刷牙?”
2. 保证选项里有一个是孩子喜欢的
比如前面提到的青蛙洗手液,孩子很喜欢用它洗手,那这招就会比较灵验。
3. 要尊重孩子做出的选择
比如出门前,让孩子在2件衣服里选一件,孩子选好了,你就不要再说“这件不好看,还是穿那件吧”这样的话。
不仅会很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也会让你的这招“沉锚效应”彻底失效。
02 自己做决定,让孩子变的更独立
让孩子做选择的这个方法,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沉锚效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满足了孩子自己做主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1-3岁的孩子,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成长任务,就是培养自主性。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1岁后,什么事都想自己来。
想自己吃饭,自己脱鞋,自己扔尿不湿。大人要帮忙,他还会跟你着急、发脾气。
在这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需求,给他机会自己做事,同时多鼓励,少批评。
那么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孩子不仅能慢慢的把事做好,为你减轻不少负担,还能培养起自信、独立、愿意接受挑战的优秀品质。
但反过来,如果家长事事包办,还经常批评孩子做事做不好。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失去自己做事的动力,变得自卑、依赖性强、害怕面对挑战。
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让孩子练习做决定,学习独立的机会。
比如孩子每天都要穿衣服吧。
我们可以在前一天晚上,选出2套衣服,展开后摆放在宝宝的床上,让他自己选一套。
经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逐渐的把选衣服、穿衣服、折衣服的工作移交给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是可以自己说了算的,所以相比命令式的指令,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也更享受这个“长大”的过程。
03 练习做选择,让孩子更果断
让孩子做选择,除了能让他更听话,更独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他在做决策的时候,变的更果断。
小样妈是个很不果断的人。每次买个奶茶,我都会看很久的菜单,纠结到底要选哪个口味。
表面上,我只是想的比较多,做决定比较慢。
但在这个背后,其实隐藏着我不够自信、害怕选错、没有信心承担后果的心理。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从小都习惯了别人帮我做选择。
所以当我真的有机会自己选时,我已经不会选了。
其实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要在大脑里权衡利弊,分析不同的后果,经过一番计算后,才能得出最后的决定。
这个过程很复杂,就像我们学开车时,要管住手,管住脚,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但通过不断的练习,这个过程会慢慢的熟练,慢慢的自动化,这时我们就不再觉得它难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成千上万次选择。
有些选择不重要,比如买哪个口味的奶茶,但有些选择很重要,比如选工作、找对象,生孩子后是当全职妈妈还是职场妈妈。
选择不同,我们的人生也会变的全然不同。
所以说,做选择这个能力真的很重要。
正是因为它那么重要,我们更要让孩子从小练习,从小培养。
这样孩子将来面对重要的选择时,才能既明智,又果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