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如浩瀚的大海,而诗词无疑是最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上下5000年里随处可见诗词的身影,言简意赅,意境优美的特点使得它被争相传颂。而诗词文化在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无数的诗词明星点亮了哪个时代的文化之光,相比李杜而言贾岛这颗星星显得就有些暗淡了。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诗歌,人们首先会想到唐诗三百首,因为在唐代的文化发展空前繁荣。许多才华横溢的学者诞生了此。也在这个地方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流传几千年的名篇。写诗是一种艺术创作,不仅需要天赋,还需要灵感。灵感来临时,便能下笔如飞一口气写出许多华丽的词章。如果没有灵感,即使才华横溢,也只能一筹莫展。在唐代,有一个诗人因为创作两句诗花了两年而被冠以“最懒”和“最笨”的头衔。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两首诗非常经典,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后人的称赞。这个人就是贾岛。
在古代,人们经常喜欢给诗人贴上标签,以展示他们杰出的诗歌才华。例如诗仙、诗圣、诗鬼等,而这个贾岛被称为“师奴”。这个称呼略带贬义,主要是因为他对写诗非常严格,有点处女座的完美主义。他写诗的最大特点是喜欢“挑字”,经常因为一首诗中的某个词或字不能完美表达意境而反复删改。
然而,贾岛花了三年时间才想出这首诗,题目是“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起初,当贾岛写这首诗的时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然而,其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他却想了两年。事实上,贾岛的原诗是“僧推月下门”,因为平时也都习惯推门进去了。然而,他后来仔细琢磨,认为“敲”更合适,于是用“推”还是“敲”的取舍贾岛一想就是两年。
有一次,贾岛外出遇见了韩愈。交谈之后,相见恨晚非常开心。然而,韩愈很快发现贾岛似乎有心事,于是便问贾岛。贾岛也毫无保留的将想法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韩愈,韩愈想了想,告诉贾岛最好用“敲”这个词。因为,在微弱的月光下,在踏入废弃的花园中使用“推”不可避免地略显突兀,“敲”更符合意境。于是,诗中那句“僧敲月下门”诞生了,与此同时“推敲”一词也流传了下来。
就在贾岛一波三折地写完这首名为《题李凝幽居》后,他自己也被韩愈的点拨和成诗的曲折感动了,又写了一首名为《题诗后》的诗: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其中“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本是无意中产生的,但后来几千年来一直流传不息。还经常被用作比喻那些去北京参加考试的学生尽管困难重重,仍然寒窗十年坚守初心的孤独和寂寞。
也正因为如此,贾岛的名字才逐渐为人所知。然而,由于贾岛对诗歌的严格态度,使得他常常为一个词花很长时间斟酌,这导致他一生中的作品很少,还因此被冠以“笨”诗人的“雅号”。
贾岛为了一两个字词而花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在如今很多人眼中是可笑的,这恰好反应了如今的我们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浮躁的内心。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对人生进行推敲,贾岛能够青史留名正是因为他的严谨和严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