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宝玉为何独钟情黛玉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曹雪芹从人情人性角度,将人分出了三六九等的。而这一点恰恰可以从“情”这个问题上辨别出来。
《红楼梦》将男女之情分作两类:意淫和皮肤滥淫。意淫的代表人物就是贾宝玉、林黛玉、晴雯、妙玉等,皮肤滥淫者就太多了,男性有贾赦、贾琏、贾蓉、贾瑞、薛蟠等等;女性也有代表,比如多姑娘、鲍二家的之流。小说也写了许多处于灰色地带的人物,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秦可卿、贾珍、秦钟、智能儿、尤二姐、尤三姐、袭人、司琪等人。
《红楼梦》里最重要的爱情,也是最高级的爱情,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感动、落泪、唏嘘、长叹,徒留无限惆怅和遗憾。宝黛爱情,也是小说一条非常重要的主线。
《红楼梦》里的爱情组合很多,比如贾珍和秦可卿、秦钟和智能儿、张金哥和李公子、贾琏和尤二姐、贾蔷和龄官、司琪和潘又安,他们为了爱而不得,为了成全,可以自杀、殉情、遁世……对于他们个人来说,人们不用怀疑他们爱得深、爱的真。可是,他们的爱情,只能或多或少地部分打动读者,有的,甚至会引起读者的反感。
爱情分层次、分高下,这是曹雪芹呈现给读者的,留给读者充分的思考空间。
说宝黛爱情是爱情最高极,除了两个人分别呈现出来的态度、情绪和表现之外。还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让读者产生更深刻地体会。
一方面通过上述列出的几组爱情关系来对比。还有一个方面是通过贾宝玉和多个女性的关系和互动来说明,可见宝玉对待其他的女性和对待林黛玉的本质不同。
第一种,是贾宝玉和袭人、宝钗的关系
宝钗、袭人当然是宝玉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爱慕她们,敬重她们,甚至产生对她们的依赖,却唯独不动内心最柔软的那个部分。
根本的原因是她们和宝玉价值取向上的截然不同。宝钗和袭人她们遵守社会对于男性的普遍要求,她们希望不缺才华的宝玉能认真钻研典籍,进而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目标,实现为官做宰的人生价值。宝玉将这些视为禄蠹,把宝钗、袭人这种原本纯洁的闺中女儿却沾染上了禄蠹之气的女子,他从内心感到嫌弃和可惜。
宝玉是精神需求第一的,宝钗、袭人超出了他能接受的范围。宝玉一般不给人下不来台,但对于宝钗和袭人,她们两人都享受了宝玉的这一待遇。没有办法,两条平行线,永无相交的可能。
第二种,是贾宝玉和妙玉、湘云、晴雯等人的关系
晴雯、湘云和妙玉,是贾宝玉心目中仅次于林黛玉的女性。宝玉敬爱着她们,晴雯之死,要了宝玉的半条命;家败之后,湘云后来和宝玉重逢,这个重逢,应该是悲感交集的,之所以如此安排,黛玉死了,这世间可能也只有湘云能给予宝玉的内心些许的慰藉和温暖。而妙玉,是性情孤清冷傲,心灵洁癖到极限的黛玉化身。如果没有林黛玉,这三个人宝玉都是可以接受的。
第三种,是贾宝玉和芳官、四儿、小红等女孩子们的关系
这一类可以看作是和宝玉没有发生情愫的群体。对于年轻的女孩儿们,贾宝玉秉承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尊重和欣赏她们。他的小厮在这个问题上非常理解他,说“保佑二爷来生变个女孩儿,再别托生这须眉浊物了。”宝玉不是今天人们理解的性别错乱,他就是纯粹地认为女孩子就是清爽可爱,男子浊气逼人。
很多的读者认为宝玉见一个爱一个,比如他去袭人家里,看见袭人的表妹,就可惜他怎么没有生活在荣国府,送葬秦可卿,村姑二丫头的娇憨深深吸引他,让他恨不能随了二丫头而去。还有那位素未谋面的傅秋芳,仅仅听了她的一二事,傅家来两个婆子,他能看在傅秋芳闺情的份儿上,让这老婆子进他的卧室也能给几分面子……
但是我们不能理解为宝玉对她们产生了感情,而是曹雪芹为了证明宝玉尊重女性的佐证。《红楼梦》是一部为闺阁做传的作品,其主题就是歌颂女性、赞美女性的,这不是几个人或者一部分人,而且全体闺中女儿,小说虽然名列了十二钗,那也是众多女性的佼佼代表。而这个赞美,是通过贾宝玉的来进行的。搞通了这一点,也就清晰了贾宝玉和所有女性互动的根本逻辑了。
贾宝玉的爱情生活里,只有一个人,就是林黛玉,通过上述的分析,读者明白,他和黛玉的爱情是在他生活的环境里能达到的最高感情要求。如果具体起来,可以归纳为四点:
一是宝玉亲口说过的,林妹妹从来不说混账话。
宝玉口中的混账话就是仕途经济的那一套,很多读者对此不认同,这属于个人认知和立场问题,这里不展开,但宝玉的立场,黛玉是和他保持高度一致的。骂为官的人都是禄蠹,这是那个社会的异数,所以,宝玉面临的道德和责任压力都是很大的,可是他无法更改,这一点,只有黛玉真正懂他。
晴雯也支持他,但这个支持是不明就里盲目的无理由支持,贾母也支持他,可这个支持是源于贾母可以周全他后半生生计的包容。只有林黛玉,是真正懂他为什么这样,真懂他的需求,而且,黛玉和他的认知是一样的。这个懂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知己之爱。
二是黛玉的才华和宝玉在文化上的追求高度一致。
大观园几次起诗社,大家作诗,冠亚军全被宝钗和黛玉包揽,其实黛玉、宝钗、湘云,加上宝琴,她们作诗的水平都是很高的,但是让宝玉来评,他发自内心认为林妹妹的最好。做海棠诗时,李纨说宝钗的诗含蓄浑厚,当为冠。宝玉不服,和李纨争执不下,李纨说:我是社长,你再多说就罚你,宝玉才不吭气了。黛玉的海棠诗写:
半卷湘帘半卷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通篇在讲海棠的神韵,以白海棠为喻赞美拥有这样精神和品格的人。一说到这个层面,算是说到宝玉的心坎里了。宝钗的诗再好,她在写一个淑女应该具备的品德要求,在精神上也不大容易被宝玉认可。而李纨在这个问题和宝钗更易达成一致性。这次的冠军之争,说白了,是两种价值观的竞争。若说诗本身的优劣,在读者看,宝钗黛玉的确不分伯仲。
三是黛玉的回应总是熨帖的。
《红楼梦》里绝大多数的故事是围绕着贾宝玉展开的。尤其是在大观园内,宝玉更是一个核心。他和所有人的互动里,黛玉的回应是迥异于其他人的存在。宝玉不缺乏关爱、呵护,他是贾府里的活龙凤凰,他的仆从班子就有四十多个人。
但是,贾宝玉日常里最常常出现的情绪就是痛苦和孤独。下人们觉得他是个傻子,宝钗、袭人们认为他是不务正业闲出来的,要是一天想着正经事,哪里还会有时间想这些个?王夫人深度焦虑,觉得儿子都被身边的女孩子教唆坏了,贾政看他是恨铁不成钢。就连亲朋旧友也认定他不过是空长个好皮囊的草包罢了。
唯有黛玉的回应最熨帖,比如他伤春悲秋,黛玉会和他一起陷入特定的情绪,像共读西厢之后的葬花。如果没有黛玉的参与,所有人便又要嘲笑宝玉呆了,黛玉参与了,便成为了两个人价值共鸣下的一场重要的行为艺术。宝玉所有的情绪,其实他都可以在黛玉这里寻找到答案。两个人相爱的最高形式是什么呢?就是我所有的诉求,在你这里均能得到回响,尤其是精神上的。
四是没有缘由地的向往。
《红楼梦》开篇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神话故事,给出了宝黛爱情的根由。将二人的感情上升到天数这样的高度。不管是一见钟情,还是说不出的亲切感,那种没来由的对彼此的向往就只有这一种答案——天作之合。
天作之合却遭遇了俗世里最难以抗拒的金玉良缘,宝黛爱情遂成悲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