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和《小熊》两本图画书,搭配起来亲子共读很有些意思。三岁、四岁的孩子已经在适应离开母亲的怀抱,但又担心与母亲真得分离了那该怎么办?同样,爸爸妈妈眼看着孩子在长大,是该让他们跑的更远一些了,虽然有些儿担心。
在这两部作品里,对于景物的描画,大到建筑的风格样式、墙窗砖瓦的造型安装,小到雕梁刻柱的装饰、陈设物品的肌理,甚至于书架上陈列的每一本书籍的书脊版式以及蛋糕店里豪华蛋糕上面的细小花纹,两位画家都细细地描画出来。这样,读者在欣赏图画时,总是觉得画面层次特别丰富,内容特别多样,每次翻看,都有新的发现。
画面里对于情节的表现和推进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在古德机敏细腻的笔端也被刻画得让人拍案叫绝。
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一书中,姐弟两个在每一个页面里都变化着身形体态,眼神表情也随着环境人物的更换,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配合着文字,将孩子们对于成人的真实感受传神地表达了出来。大多数时候,孩子们并不理解大人之间因身份、地位、职业、贫富所造成的区别,可是孩子却能最直接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直感。
每位出场的女性,在古德的笔下都显得活灵活现。无论你对她们欣赏与否,你都不得不承认,古德笔下的这些女性都个性十足,有她们各自吸引人的独特魅力。看看面对不同女性时孩子们的表现吧:或茫然、或紧张、或畏惧,甚至还有出于孩子的理解角度而产生的不屑与无奈。这些逐一出场的女性在孩子们简单的话语中都反映出她们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不足。孩子们心中妈妈的完美形象也因此被折射得越来越丰满,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故事的结尾处,筋疲力尽的警察最终帮助孩子们找到了妈妈。可当他看到这位妈妈仅仅是一位衣着朴素、行色匆忙的普通女性时,露出了诧异的神情。此时此刻的读者呢,肯定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没错,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在孩子们的眼中却是绝对的完美优秀,只因为,她是妈妈。
古德对于画面的巧思独蕴还不仅限于此,她将故事的推进过程在图画中处理得自然流畅,不着痕迹。我们注意到妈妈离开前的那一页,她让孩子坐在行李堆的旁边不要动。就在她转身离去的时候,古德精心安排的戏剧性变化开始了:搬运工尽职尽责地开始工作,而“奉命”与行李待在一起的孩子们并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儿,直到身边的景象发生了明显改变的时候,才意识到走失的危机。情急之下的孩子们忘记了妈妈的叮嘱,接下来,警察根据孩子高度抽象的形容,带领孩子环游巴黎寻找妈妈的故事进程,就显得是十分符合情理了。
另外,《我们的妈妈在哪里》仅仅是简单概括故事梗概的一个问句式的题目吗?当然不是,翻开歌剧院的页面,除了躲在幕后观察的姐弟俩和警察,另一位主角也在这里出现,看到二楼的观众席吗?看到那个俯身寻找的身影吗?身着灰色套装、头戴装饰紫色花朵的帽子、怀中抱着的白色毯子里露出我们熟悉的蓝色小帽子!哈哈,接下来,在商店的窗外、马戏团演出的观众人群中、教室的窗外,妈妈的身影如影随形,一闪而过。
这不禁让读者联想到画面中没有表现出的另外一个场景:追回帽子的妈妈在车站不见了孩子们,于是沿着相同的路线寻找,只是因为作者戏剧化的安排而没有让他们碰面。其实,妈妈一直都陪伴在孩子们的身边。古德的图画构思在平面空间里制造出了电影蒙太奇一般的戏剧效果,实在令人叹服她的机智。
这一机智的设计也将这部作品转化成一本可以和孩子进行互动的图画书。想象一下,当你和孩子共享这个有趣故事的时候,一个现成的游戏就藏在书里面:和孩子一起找一找,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再翻回头来看看古德为这个故事设计的场景——巴黎火车站,全书共有三个跨页来表现火车站内的全景。众多的“群众”角色在这一场景里出现:南来北往的乘客,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个人都围绕着故事的发展被刻画得细致入微。尤其是人群中出现的孩子们,无一不灵动活泼,在画面中起到了与姐弟俩相互呼应的点睛作用。
车站里交谈的男女,街边喝咖啡的人们,努力工作的劳动者和购物看戏的贵妇轮番登场,让我们似乎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真实生活气息。优雅闲情的消遣与奢华矫饰的社交,擦身而过的邂逅与甜蜜相随的情感、纷繁辛勤的劳作与视若无睹的冷漠,诸多世态人情在古德定格的画面上一触即发。跟随古德丝丝渗透的精心描绘,我们领略到了巴黎大都会永不褪色的风情画卷。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