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鞭春牛”是什么习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现在很多人会感叹,春节的气氛是一年不如一年,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那种浓浓的年味却渐渐淡去。其实,在小珏看来,现在吃穿住行的需求,已经并不迫切了。年味变淡,最主要还是精神文化的缺乏。特别是许多曾经盛行的年俗,都已经被人遗忘,这就切断了我们的归属感,也让我们失去了先人们的那份眷恋和亲情。
比如说有一种年俗,已经消失了好多年,那就是“鞭春牛”。当然,它不是鞭打真正的耕牛,而是鞭打泥巴制成的牛。这个习俗,在清朝之前的历朝历代都有记载。清代文人富察敦崇就在《燕京岁时记》中如此写道:
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北宋的《东京梦华录》乃至南朝宋时成书的《后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然而,从民间传说来看,这个习俗形成的时间还要更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五帝之首叫做少昊,他不仅是当时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且还是早期东夷族的首领。少昊带领部落迁徙到黄河中下游,即今天的山东境内。他们放弃了游牧渔猎,开始学习耕种,过着定居的生活,少昊命令自己的儿子句芒教习部众如何耕种。第一步就是春天到来时犁田,可当时没有现成的历法,怎么确定冬去春来呢?
句芒有自己的办法,他在寒冬即将过去的时候,将芦苇烧成灰,放置在竹筒之中。到了春冬交替的那一刻,万物复苏,阳气升腾,气温也随着升高,芦苇也会随之漂浮起来。这个时刻,句芒就确信是春天的到来,让百姓准备春耕。
可是,部众都能听从命令,耕牛却懒洋洋地躺在地上,不肯出力。有人建议抽打它,可在当时甚至现在,耕牛都是农耕文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怎么舍得打?于是,句芒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当着耕牛的面,狠狠抽打泥牛。这也就是杀鸡儆猴的道理,耕牛吓得不敢怠慢,只好乖乖地劳动。
农耕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比游牧和渔猎的稳定性要强,更容易丰衣足食,所以民众也愿意接受这种生活方式。句芒被奉为专职农耕的神,鞭打土牛也成为了立春时的重要活动。到了周朝的时候,它甚至被作为祭祀活动的一项仪式。
到了隋唐时,鞭春牛则更具备现实功能。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确定历法的机构,在前一年便已经确定了立春时间。因为当时的农民识字不多,文化水平很有限,朝廷则以另外一种方式传播节气。他们在各地制作了句芒与耕牛的泥像,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之前,句芒的像就站在土牛的前面。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之后,两者位置则相反。
直到宋代时,鞭春牛就固定成为了一项年俗,而且还有一整套有条不紊的规定。首先是立春这一天,由开封府的府衙开始鞭春牛,第二天才由全国各地的县衙鞭春牛,第三天民间才开始在田上鞭春牛。同时,大街小巷之中,还在贩卖泥土做的小春牛,供孩子们玩耍。
到了清朝时,鞭春牛的内涵和花样就更加丰富了。春牛内部放好了五谷杂粮的种子,外面披上各种衣服,甚至还有花饰。鞭春牛时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开鞭,然后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依次进行,等到最后一鞭后,围观的人一拥而上,将土牛打得稀烂,并且“抢夺”洒落一地的碎片和五谷杂粮,埋在自家田里,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
只不过,这个习俗在清朝达到繁盛,也在清朝时走向衰落。由于清朝时,封建经济开始被破坏,越来越多的人并不将务农作为唯一的谋生手段,这个习俗自然没有那么重要。到了民国时,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兴起,也让春节年俗更多地折射当时经济文化风貌。
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全国各地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消失了近百年的鞭春牛年俗,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不少地方还将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申报,不知道您的家乡,还有没有这样的风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