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主公刘备去世前的一段故事被称为“白帝城托孤”,大概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刘禅和蜀国的江山一起交给诸葛亮来报关。这一幕画面流传到现在,也是很多君臣们感怀的典故,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刘备并不是出于真心,而且猜测在附近就隐藏了很多刺客,意思就是如果诸葛亮意思不好的话,那么就要立刻斩杀。不过这也只是一种传闻罢了,不必当真。
刘备是一个匡扶汉室的国家英雄,受天下人们的认可,最终刘备去世的时候,刘禅已经十六岁了,快到了成年的年龄了,虽然可以亲自执掌政权了,而刘备为什么还选择让诸葛亮亲自掌控全部权利,主要是在刘备眼里诸葛亮不单单是一个丞相而已,应该像辅佐自己一样辅佐刘禅,因为说到底无论是匡扶汉室或者中兴汉业的理想诸葛亮都是要比自己的儿子刘禅更强,但是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接手,而继承给刘禅呢?
刘备奋斗了一生只是为了能够在这个天下割据一方,而家族的产业都为子孙继承,虽然诸葛亮的功劳是刘禅根本没办法想象的,但是谁让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呢。所以刘备是为了保护刘家稳拿江山的权利,其实也可以看出来刘备的心胸太狭隘了。而诸葛亮这个千古留名的谋士也明白刘备心里所想的事情,而刘备也不会暗藏刺客之类的事情,因为刘备和诸葛亮等人见证了蜀国的壮大,而且如同兄弟一样,刘备如果在试探诸葛亮的话,肯定会伤诸葛亮的心,而且还伤了自己的名声。
而且此时蜀国的现状接近烂摊子了,因为蜀国经历了夷陵之战后损失了四万精军,再加上投降的部队什么的加起来大概损失了有八万的兵力,再加上关羽和张飞的去世,还有马良等骨干将士都去世了,包括谋士法正,左将军马超和后将军黄忠,五虎上将也只剩下赵云一人,而赵云年纪也大了。并且荆州和南中各损失了三个郡。
不过当“白帝城托孤”后刘备就是经历了这些失败后,决定为了大局考虑,抛弃了个人的私心,虽然由刘禅继承,但是让诸葛亮当一把手,掌控蜀国的江山,这也是出于自己的真心,决定让诸葛亮掌控的。而诸葛亮也是鞠躬尽瘁来为蜀国续命,而诸葛亮执政后为了恢复蜀国的能力,去收复南方,而刘备的做法也让诸葛亮可以彻底一展才华,重振蜀国的威风,而这件事也让后人对刘备的评价提高了一个档次。
“白帝城托孤”虽然名为托孤,但是刘禅实际只是继承了一个皇帝的名声而已,但是诸葛亮才是刘备真正心里所想的蜀国继承人,所以当刘备死后,诸葛亮便控制整个蜀国的大权,大小事一人包揽,但是诸葛亮自己却没有坐上皇帝的位置,可以说诸葛亮是真心为了蜀国和刘备的遗指而努力。不过诸葛亮如果要谋反的话也完全没有必要,大家都知道蜀国的实际君主就是诸葛亮,刘禅只是一个表面傀儡而已,所以诸葛亮没必要篡自己的位。
而此时的蜀国也需要诸葛亮为了蜀国的发展,尽到最大的努力壮大蜀国,而这也是他应该尽的君臣义务,而在魏国和吴国的大臣都认为诸葛亮是和曹睿和孙权同等身份的政治权利的首脑,也可以称之为主公,并不是刘禅这个明面主公,但实则无用。包括吴国和蜀国的结盟书上写的就是诸葛亮威名远扬,根本没有提到刘禅半句话。在刘禅上位十几年内,蜀国的政权其实都在诸葛亮的手里。而诸葛亮在历史地位上也是和大臣们不一样的,诸葛亮的地位和摄政君主差不多。
而单单靠一个皇帝的名声,就被全国人们所屈服和效忠的只是小学生的思想,大臣们忠诚的是国家,并不一定忠诚的是皇帝这个人,所以有些时候皇子为了夺得权利破坏了国家的秩序从而威胁到国家的话,理所当然的也被废除了。可是刘禅上位后,如果刘禅想独揽大权,废除诸葛亮什么的话,才是真正的背叛了父亲的指示,才算真正是蜀国谋反人员。因为刘备说过一句话,如果可以刘禅听话,就可以帮助他,但是如果不听话,那么诸葛亮可以随便处置。
辛亏刘禅的智商一般,而且听父亲的话,也有自知之明,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前一直都听从诸葛亮的话,也算遵从了父亲的遗言。也不负诸葛亮和刘备对刘禅的大度的评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