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这在古代历史上不仅意味着获得侯爵,也泛指显赫功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公爵实际上是比较罕见的,或者说是因为汉朝的惯例,文臣武将是几乎不会获得公爵待遇的,因此,能被封为侯爵,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了。比如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就时常将东汉王朝册封的“汉寿亭侯”挂在嘴边,并且引以为傲。
作为能力完全不输蜀汉五虎上将的曹魏五子良将,虽然实际上是曹操的手下,不过,在名义上来讲,曹魏五子良将都获得了东汉王朝册封的侯爵。那么,问题来了,就曹魏五子良将,也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谁第一个封侯?谁最后一个封侯?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封侯顺序如下:
第一个是徐晃(192年),都亭侯。
第二个是乐进(194年),广昌亭侯。
第三个是于禁(197年),益寿亭侯。
第四个是张辽(199年),关内侯。
第五个是张郃(200年),都亭侯。
一
首先,就徐晃来说,徐晃出生于河东郡的杨县,出生年份早于关羽。也即徐晃和关羽都可以说是今山西人,并且,就年龄长于关羽的徐晃,成名时间也相对较早。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提拔为骑都尉。初平三年(192年),王允和吕布诛杀董卓。
不过,在董卓死后,吕布和王允却无法控制局面。对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趁乱攻破了长安城。在此基础上,不仅王允被杀,汉献帝刘希也有性命之忧。于是,徐晃说服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入洛阳。汉献帝渡河至安邑时(今山西夏县北),自然要封赏护驾的功臣,所以,徐晃早在公元192年就被封为了都亭侯。
二
由此,在笔者看来,徐晃的都亭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都是亭侯,而且名义都是东汉王朝册封的,具有较高的含金量。更为关键的是,徐晃早在公元192年就封侯,这不仅早于关羽,也在其他几位五子良将之前。
在徐晃之后,曹魏五子良将中,第二位封侯的是乐进。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在曹操和吕布的较量中,乐进不仅身先士卒,而且攻入敌人的营垒或阵地,所以立下了战功,这让曹操上表东汉王朝,将乐进封为广昌亭侯。在时间上,乐进封侯的时间和徐晃只有两年时间的间隔。
三
在乐进之后,第三位封侯的是于禁。建安二年(197年),于禁随曹操至宛,张绣投降。旋即张绣复叛,曹操的阵营被张绣军队忽然袭击。在此背景下,曹操可谓损失惨重。对此,于禁能在混乱中整顿军队,追讨抢掠的恶行,安营筑寨地坚守,无疑是混乱的将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然曹操刮目相看,除了口头表扬之外,曹操还录于禁前后功,封为益寿亭侯。也即考虑到于禁在之前的功劳,所以将于禁封为益寿亭侯。
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早在公元前184年就和曹操相识了。正是因为跟随曹操的时间较早,加上屡立战功,于禁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这体现出曹操对于于禁的信任和重用。
四
最后,在于禁之后,第四位封侯的将领是张辽。公元199年,曹操击败吕布,而原先跟随吕布的张辽,张辽率领自己的军队归降曹操。面对小有名气的张辽,曹操将张辽拜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也即张辽在没有立下战功之际,就被曹操封侯,这既是对张辽的笼络,也是对张辽能力的肯定。在张辽之后,曹魏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位封侯的,自然就是张郃了。
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非常感到高兴,对张郃说:“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并将张郃拜为偏将军,封为都亭侯。由此,和张辽一样,张郃在归降之后,就立刻被曹操封侯拜将了。并且,曹操给张郃的评价,可谓非常高了,也即将张郃比喻为韩信,秦末汉初之际,原先跟随项羽的韩信投靠刘邦,最终帮助刘邦建立西汉。同样的,张郃归降曹操后,后者也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