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年,在灵宝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伏击战,此战中哥舒翰败大败于安禄山部将崔乾佑,史称灵宝之战。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哥舒翰败给了安禄山,其实并不是真的打不过安禄山,而是败给了当时复杂的时局,败给了君王的猜忌。准确来说,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
这事,其实还得从头说起。
唐朝初年,李渊从太原起兵,一路打到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本就是隋朝的顶级大贵族,所以实际上,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很多制度也都是承袭前朝。
这些制度当中,就包括军制。
唐朝开国之后,在军队系统方面,选择承袭隋朝的府兵制。府兵制其实也不是隋朝发明的玩意儿,而是当年南北朝时期的大权臣宇文泰首创。府兵制的核心,就是兵农合一。不打仗的时候,士兵们去种地;打仗的时候,士兵被召集起来,去前线打仗。
这种军制,在南北朝那会儿,其实是相当先进的。因为这套制度,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国力,促进生产,保障经济发展。相比维持大规模的常备军,国防开支的压力,要下降太多太多。
但是,到了唐朝,这套制度的问题开始逐渐体现出来。最开始的时候,这套制度还比较好用。李家能够统一天下,这套制度也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唐朝地盘越来越大,问题开始出现了。以前的北周和西魏,地盘都比较小。士兵们打完了仗,回家也不耽误收麦子。但是到了唐朝就不行了,因为唐朝的地盘实在是太大了!
尤其是到了李治时期,唐朝的版图,东至朝鲜半岛,西到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地区,北到贝加尔湖。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关中地区的士兵,原本正在家种地呢,忽然听说要去中亚那边打仗了。所以就得马上集结到长安,然后大军开拔,从长安一路跑到中亚那边,打一仗,然后再回来。就算再怎么顺利,也不是一两个月能够完成的。等回到家的时候,地里的麦子估计早都烂没了。当时唐朝人也不傻,谁愿意放着地里的麦子不收,大老远跑到中亚那边去打仗啊?所以到了后期,唐朝征兵也是一大问题。
这咋办呢?我大唐的士兵,不能把时间都花在赶路上面啊!
于是,到了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决定,将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所谓募兵制,就是招募职业化的士兵。士兵的所有开销,一律由国家承担。募兵制之下,国家的国防开支肯定会很大,但是以当时唐朝的国力来说,好像也不算什么。
除了改为募兵制之外,李隆基还做出了一些改变。比如,当时唐朝人都不愿意去边疆当兵,那干脆就在当地募兵,招募当地人当兵;因为距离太远,后勤补给太麻烦,所以允许当地的驻守将领,拥有一定的财权;为了降低国防开支,只在边疆驻守大军,唐朝内地的军队数量极少。
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国家的军队问题,确实解决了,但是也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远在边疆的领兵将领,手里既有兵权,又有财权,所辖地区完全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再加上唐朝内部基本处于不设防的状态,完全有机会从边疆一口气打到长安。这样的条件下,就算没有安禄山跳出来造反,也会有张禄山、李禄山之流造反。
募兵制开始实行以后,唐玄宗在唐朝边疆地区,设置了十个军镇。军镇的老大,名叫节度使。而且在这其中,东北方向的平卢、范阳两镇的节度使,西北方向的河西、陇右两镇的节度使,往往是由一人担任的。这倒不是李隆基觉得节度使的权力不够大,还想给他们再加点权力,委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东北方向,需要应对北方的游牧民族;而西北方向,则需要防备吐蕃。如果不同军镇各自为政,肯定就乱了套,打仗的时候就容易出乱子。
场景已经搭建,演员请就位。
安禄山,登场吧!
安禄山出身特别低,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是突厥部落里的一个巫师。安禄山长大之后,恰好赶上当时唐朝人都不爱当兵,朝廷只能招收边境民族的这股浪潮。进入军伍之后,安禄山凭着自己圆滑的交际能力,舍得送礼,再加上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很快就在军中一路高升,最后进入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视线。
天宝年间的李隆基,已经不复当年的英明神武,渐渐老迈。遇到说话好听,又会办事的安禄山,自然越发喜欢,安禄山也就由此搭上了李隆基这辆车,最后被升为范阳、河东、平卢三大军镇的节度使。
当然,要说李隆基从来都没怀疑过安禄山,那也是扯淡。只不过,李隆基也是实在是没办法。
一方面,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是因为李渊取得了关陇贵族的支持。所以开国之后,那些传统的关陇贵族,势力也都比较大。这就使得后来的数任唐朝皇帝,主要任务就是要摆脱关陇贵族集团的束缚。而在募兵制之下,李隆基很怕边军将领,和朝中的势力勾结,威胁自己的统治。所以,相比那些出身贵族的将领,李隆基更愿意用安禄山这种出身低微的藩将。因为藩将如果想要混得好,只能依赖他这个皇帝,叛变的可能性较低。
另一方面,唐朝那会儿,讲究文武不分家。在边境打仗打得好,是有机会回朝做官的。如果打得特别好,甚至有机会做宰相。而唐玄宗中后期,因为宰相李林甫专权,害怕这些边军将领回来和自己抢权,所以就积极在李隆基面前献策,让李隆基任用安禄山这种少数民族作将领。
按照唐朝当时的惯例,少数民族将领,打仗或许还行,但绝不可能有宰辅之才。所以,这些少数民族将领,就算军功再大,也不可能回朝中抢了李林甫的位置。
李隆基倒是也曾暗中怀疑过安禄山,曾派人去安禄山那边探查情况。但结果,下面的人到了安禄山那边,就全都被安禄山给贿赂了。回去之后,也只会说安禄山是如何的忠心耿耿。
就是在这些原因的集体作用下,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终于发动了叛乱。
安禄山所辖的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是当时唐朝军队最多的三个军镇。除了三镇军队之外,安禄山还招募了不少边境势力的骑兵。这些军队加起来,总数超过二十万人!
这二十万大军,可不是什么乌合之众,而是真正的大唐嫡系精锐。整整二十万强大边军的叛乱,让承平已久的唐朝,瞬间吓傻了。
从李世民那个时代开始,唐朝就只有边疆才会打仗,内地根本就没有战事。再加上实行募兵制后,李隆基为了大幅减少内地的军队。这就导致安禄山起事之后,打得无比顺利。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拿下了河北、河南、山西等地,甚至一路攻下了洛阳。
十一月初九,安禄山正式起兵;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阳;正月初一,安禄山已经在洛阳登基,国号大燕。
整个叛乱过程,看起来是如此顺利。强大的大唐王朝,似乎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但是,唐朝真的弱到了这个地步吗?
当然不是!
安禄山能够如此之快地攻占洛阳,主要是因为当时唐朝的精锐力量,都布置在边疆。内地承平已久,没见过战事。但是,等到唐王朝彻底反应过来,安禄山的麻烦就来了。
十一月十五,就在安禄山正式造反六天之后,李隆基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同时从边疆撤回唐军的精锐,开始在关中地区募集士兵。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平叛。
不得不说,当时的大唐王朝,家底还是很厚实的。就算被安禄山这么一闹腾,丢掉了不少要地。但唐朝真正的精锐力量,依然还在。如果这时候李隆基继续保持当年的英明神武,凭着手上的这些牌,想要收拾掉安禄山,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问题在于,直到这时,唐朝高层依然继续内斗!
身在前线的封常清、高仙芝,远比远在长安的李隆基,更清楚战事的复杂。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知道当下唐军的优势和弱势。当时唐朝真正的精锐,都在边疆。临时从关中地区募集的军队,根本无法形成足够的战斗力。反倒是安禄山那边,坐拥二十万百战精锐,战力极强。在这种局势下,正面抗衡,无异于找死。
所以,两员老将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放弃潼关以东的全部地盘,退守潼关。凭借潼关天险防守,安禄山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去的。等到唐朝精锐回援,安禄山必死无疑。
从战术上来说,这个判断,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从政治的角度来说,这却是大错。
远在长安的李隆基,不是想不到这个办法。但问题是,在李隆基看来,封、高两人的这种选择,无异于是放弃抵抗。在这种时候放弃抵抗,退守潼关,拱手将洛阳以及大量地盘让给叛军……你们是不是也想造反啊!
此时已经老迈昏聩的李隆基,已经无法再做出最正确的判断了。在他看来,死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击败叛军,稳固住自己的皇位!
为了保证前线将领不再叛变,李隆基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办法:派宦官去监督军队。李隆基觉得,身边的宦官才是最可信的,前线的将领则有叛变的风险。但李隆基万万没想到,他派去的宦官边令诚,根本不在乎家国天下,只在乎如何能搂更多的钱!到了前线之后,边令诚不在乎到底能否击退叛军,只是一个劲地向封常清、高仙芝索贿!
两员老将,这下也火大了。
老子在前线打仗,为国家平叛,你一个宦官不出力也就算了,反倒向老子要钱?上一边子去吧!
两位老将的耿直,固然是一种美好的品格。但这种品格,也彻底葬送了他们。边令诚见索贿不成,直接向李隆基打小报告,说两人是故意将地盘拱手让与叛军。老迈的李隆基,已经没有足够的思考能力,竟然真的听信了宦官的谗言,将封常清、高仙芝两员大将,直接杀掉了!
临阵换将,已是大忌,更何况是临阵杀将?
封、高两员大将一死,军心顿时大乱。
此时的唐玄宗,在杀掉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后,其实也很头疼。他不是不知道两员大将的重要性,只是多年的歌舞升平,已经让他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如今杀了两人,接下来派谁去统军,也是一个大问题。
此时的李隆基,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老将哥舒翰,一个是安思顺。
这两人合适的原因,要说起来其实也是相当的复杂。简单来说,唐朝当时最精锐的边军,都在十大军镇当中。安禄山反叛占了三个;安西、北庭、岭南距离太远;剑南军镇则是因为李隆基之前对南诏用兵,一直没恢复过来;所以能迅速增援的,就只有朔方、河西、陇右这三个军镇的精锐。而朔方精锐,之前已经增援山西方向,所以潼关这边,就都是由河西、陇右过去增援的精锐。
所以,李隆基必须要找一个在这两大军镇精锐心中,能够压得住场子的大将。这样的话,就只有哥舒翰和安思顺最合适。哥舒翰常年统领陇右、河西两大军镇的军队,安思顺也相差不多。
但是,安思顺是安禄山他们家的亲戚,当年安禄山的父亲死了以后,安禄山的母亲带着安禄山改嫁。安禄山的后爸(安禄山是随他后爸的姓氏),和安思顺的爹,是亲兄弟。有这层关系在,李隆基自然打死都不能用安思顺去守潼关了。
所以,哥舒翰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在杀掉封、高两员大将后,李隆基不得不紧急任命正在长安养病的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远赴潼关平叛。
哥舒翰率领的这二十万大军,和之前封、高两人率领的紧急召集的军队,可不是一回事。封常清、高仙芝率领的大军,是临时召集的,战斗力有限。而哥舒翰率领的这二十万大军,则是陇右、河西两大军镇来援的精锐。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当时唐朝能拿得出来的最精锐的家底,也是最后的家底。
哥舒翰领兵到了潼关之后,很快就发现,原来之前的封常清、高仙芝两人,一点毛病都没有。他们选择的战术,是最正确的。所以哥舒翰也选择继续坚持这种战术,决定在潼关耗死安禄山。
如果这个战术,能够继续坚持下去的话,这场安史之乱,最多也就能闹腾个一两年,而且只能局限于潼关以东,不会殃及整个唐朝。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唐朝高层又开始内斗了。
哥舒翰领兵之后,麾下将领开始建议他,分出两路兵马。一路去守通过,另一路返回长安,去杀杨国忠。因为安禄山起兵的理由,就是诛杀杨国忠。杨国忠一死,安禄山就没有继续造反的理由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