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凳子这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具,无疑是提高舒适度的伟大发明。坐在凳子上吃饭办公唠家常,已经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宋朝女人“坐凳子”的行为是违背礼教的,且会受到当代理学家的批判,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并不是笔者编出来的情况,而是历史事实。在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明确写道:“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杌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照此说来,现在市面上全部宋史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穿帮的嫌疑。
不论中外,以进化论的观点来说人类是从原始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在原始社会人类尚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习惯。说起中国人是什么时候脱离“席地而坐”的,还得追溯到汉朝。不过汉朝也没有出现凳子,当时的人习惯坐在床上,且保持着盘腿的坐姿。至于汉朝以前,人们顶多在地面上铺张席子,这便算是坐姿中最讲究的一种了。
时至今日,韩国、日本仍保留着席地而坐的传统。为了提高舒适度,日本人还发明了“榻榻米”这种房屋结构。
其实,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
在北方地区的乡村里,“炕”无疑是最舒适的家具,大家都习惯盘腿坐在炕上,坐在凳子上反而显得拘谨。南朝末期,有些地区的人民脱离了盘腿的习俗,以“跛床垂脚”坐到了床边。一般来说,地位尊贵的人能够独坐一张床的,客人则只能与其他人共坐一张床,至于地位卑贱的人,非但没资格坐在床上,或许连“坐”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始于南朝的习俗,是从西域引进的,所以当时的人们又称专门用做坐床休息的床为“胡床”。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家中总会摆一张胡床。一些地位显赫的人在出行时,其随从也会扛着胡床伺候着,随时供主子坐下休息。既然能被随从扛在肩上,那胡床势必不会像现在的床一样臃肿且沉重,胡床的形状和现在的凳子大体相仿。只不过,当时中国人还没有“凳”的概念,所以便习惯性地称其为“床”。
到了唐宋之后,凳子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凳子是用来休憩的家具,床则是提供睡眠环境的家具,二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明显,不会再出现混用的情况。
至于宋朝的女人为什么没资格使用凳子,笔者认为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当时的“凳”是一种时髦的新玩意,而妇女的坐姿尚未被写入礼教中,所以时人觉得女人坐在凳子上不大雅观;
二是在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兴盛,男权至上的风气越来越严重,女人连穿堂入室的资格都失去了,又怎会有男人允许她们大剌剌地坐在客人面前呢?
虽然,凳子是在唐宋时期逐渐风靡中国的“新兴家具”,但估计唐朝女人坐在凳子上并不是什么怪事。众所周知,在唐朝妇女的地位并不低。最起码,女人能像男人一样走街串巷且不受歧视,而且她们能自由地穿着开放的服装。
所以,唐朝女人若坐在胡床上小憩,想必并不会招致偏见。
根据学者骆昌芹的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凳子种类五花八门,单形状就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梅花形、桃形、六角形、八角形、海棠形等五花八门的样式。讲究人家的凳子,往往还会搭配纹绣美观的坐垫及座套,让凳子更具舒适性。
其实,古汉语里的“凳”字,指代的并不是用来坐的家具,而是“蹬”的意思。“蹬”在古代比较常见,通常用于与椅子、床组合使用。在上床时,古人会先踩在蹬上,就像登楼梯一样。此外,蹬还可供坐着的人放置双脚。
最早的椅子坐面比较高,所以若人坐在上面,小腿便会被架空。如果事先准备一个蹬,便于安放脚丫,这样无疑更加舒适。至于将所有没有靠背的椅子一律称作凳,这一习惯起码要追溯到明清时期。
总而言之,凳子并非我国古代工匠的发明,而是一种外来家具。凳子的出现,直接改变了中国人席地而坐的坐姿。时至今日,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凳子。
说起来,活在当下还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至少,现在的女性同胞可以随意地坐在凳子上享受身体的放松,无需考虑到“伤风败俗”等道德约束,这便是一种值得称颂的进步。
参考资料:
【《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老学庵笔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