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玩具三分钟热度怎么办?给孩子买几个益智类的玩具,一个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再就是也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可是千挑万选之后,孩子也就三分钟,扔到一边不玩了,妈妈再怎么劝说也没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妈妈都有熊孩子三分钟热度的苦恼!
每个从抽屉翻出来的新鲜物品,只经过了左手捣右手的短暂时间就“失宠”了。上了三节书法课就不想去了,当初为之狂热的钢琴练了半学期再也没了热情,“三分钟热度”是很多孩子的共通“毛病”,让家长担忧。可你知道吗?
三分钟热度其实是每个孩子的必须要经历的一个成长阶段—— 心理学教授Kathleen Kannass通过研究发现:2岁以下的孩子以无意识的注意为主;2岁半的孩子可以专注在一件玩具上的时间大约为4分钟;3岁的孩子,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完全投入其中将近9分钟;5-6岁的孩子可延长到15分钟;6岁以后,孩子的注意时间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由此可见,三分钟热度是在孩子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延长。不过,在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的一些行为却助长了孩子的“三分钟热度”慢慢孩子就养成了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的习惯!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要知道孩子玩玩具的时候也会遇到困难,有些父母可能感觉困惑,玩具不是玩就行了?还会遇到什么困难?会的!
你如果让一个1,2岁的宝宝玩拼接类积木,这种玩具不仅需要手指有足够的力量,还需要按照步骤拼搭。当这个2岁的宝宝想拿起积木模仿他6,7岁的哥哥拼一辆小汽车时,他可能很快就会情绪崩溃,因为他难以做到。他不仅体会不到乐趣,还会因为困难过大而倍受打击。
小桦妈妈记得在儿子小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儿子愤怒地把积木推翻,撒了一地,转身玩汽车去了。这套积木是昨天刚刚给儿子买来的。拿到新玩具,儿子喜欢的不得了。怎么会这样?
原来,就是因为刚才一个积木块摆不上去,儿子那种喜欢的感觉瞬间荡然无存。其实已经发生过好几次这种情况了,比如玩走迷宫、下棋当时,我也疑惑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见硬就回的儿子呢?
孩子的能力需要家长培养获得。孩子做事情的耐心、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的挑战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长一点点培养。这样看来,孩子有这种表现,是正常的。孩子很想把自己设计好的那块积木摆到楼房的最顶端,可是总放不上去,还总是把已经垒高的楼房碰倒了,实在是太令人灰心了!
设想一下,如果让你把500斤的麻袋扛到海拔5000米的山顶,你是不是会觉得太难了,想办法取消这个任务呢?那块总也摆不上去的积木,给一个5岁男孩带来的困难的感受,可能比500麻袋带给我们的困难的感受要难上一万倍!但是我们大部分父母是这样认为的,希望小孩能养成独立探索玩具、自己从玩具找到乐趣的习惯,所以他们很少陪孩子玩!即使孩子要求我们陪他玩玩具的时候,我们只会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孩子,或者用“多好玩”来试图再次吸引孩子!而没有参与进来,引导孩子但是你全然不知道,我们正在试图掩饰困难,而放弃帮助孩子,已经让他们失去了兴趣,自然就会三分钟热度,丢到一边了!
我们要学会这样引导孩子!
不掩盖困难
“学钢琴可好玩了,很容易就能学会,可以弹奏美妙的乐曲!”部分家长会试图渲染优点来“哄骗”孩子学钢琴,可是现实哪有那么美好?不妨尝试如实地告诉他:“学钢琴有很多乐趣,能让你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同时也需要持之以恒,必须每天练习才能够学好。” 把优点和困难放在一起说,客观、务实地和孩子沟通,并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中。如果孩子依旧选择学习,即便今后再遇到困难时也没有那么容易放弃,因为这些困难在选择开始时就已预见到,容易接受。
制定合适目标
没有孩子天生就有目标感,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不太明白为什么而做,自然容易丧失兴趣。所以,帮助孩子制定合适的目标,也是在间接延续他的热情。
但是我们对他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应该一步一个台阶。在锻炼他的能力时,先从低级的目标开始,并且用一个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的成果。父母应该循序渐进,避免功利化的培养目的。选择玩具的时候也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考虑!
帮助孩子发掘乐趣
孩子对一件事情感兴趣的出发点往往是好不好玩,而家长也容易停留在用好玩来吸引孩子:宝贝,你看跳舞多好玩,还有漂亮衣服穿……但好玩却是容易丢失的一个属性,一旦孩子觉得它不好玩了,就会失去热情。当小孩需要帮助,及时地帮一把。当小朋友从玩具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感,就能驱动孩子更多地钻研玩具,甚至驱动孩子自发创造出玩具的不同玩法和其中的乐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