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总抱怨孩子不听话,其实都是因为家长惯的,大人如果总是心太软,总是让步妥协,孩子便不再把大人的话当回事,小心你的“心太软”造就孩子的“无所谓”。
天气越来越热,会所的游泳池里孩子也越来越多。一位奶奶带着一个小男孩也在泳道里。套着游泳圈的小男孩一次又一次地从扶梯上去,又扑通一下子跳进水里,扑腾几下便又爬上去,再跳下来……泳道里的人便只能半途折返,或者挤到其他泳道去游。奶奶也觉得不妥了,便对小男孩喊道:“好好游,不许再跳了啊!”
“再跳一次!”小男孩边喊着边又跳下来。
“这是最后一次啊!跳完不许再跳了!”
“再跳一次!”男孩像条小泥鳅,水淋淋地爬上去,然后一转身又跳了下来。
“这是最后一次啊!再跳就不许你玩了!”听起来像最后通牒。
然而男孩还在继续上岸,跳下来……
再看奶奶,见孙子拿自己的话只当耳边风,索性不再管他,自顾自游起来。
——可以想见,日后这奶奶的话,她的孙子能够听进几分?
孩子不听话,根源在大人。大人如果总是心太软,总是让步妥协,孩子便不再把大人的话当回事。
小时候,倘或考试成绩差了,总是胆战心惊的回家,怕招致一场“暴风骤雨”;参加工作后的早些年,每每考完试后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家长交谈的时候总要嘱咐一番:“别打孩子!”
不过,这些都成了过去时。现在更多的家长在面对孩子的低分考卷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这次没考好没关系,下次努力就行!”但是时间久了我们便发现,这里面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没考好”。
是巧合?未必!
根本原因在于,那些一而再再而三“没考好”的孩子对于考试成绩差这样的结果已经不那么恐惧了,他们已经摸到了家长的脾气——只要把试卷拿出来的时候自己先争取主动,主动坦白自己这次又没考好,主动承认自己没好好学习错了,再辅以可怜巴巴的神情,通常“疾风骤雨”都会变成“毛毛细雨”。既然家长对他们考差了的成绩都能一次次的接受,他们自己面对这些成绩当然也就越发的无所谓了。
不止是考试成绩差了,如今的孩子犯了其他错误也都学会了主动承认争取宽大。主动认错当然是对的,但是如果孩子只要认了错就能被大人轻易原谅,他们会因为没有受到什么惩处、犯错误的代价很小,所以并不吸取教训,造成反复犯错误,甚至错误不断升级。
一位教师介绍,她班上一位家长在公安局工作,经常会遇到十七、八岁到二十多岁的犯罪嫌疑人,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承认错误,请求工作人员原谅他们,然后问:“警察叔叔,我能回家了吗?”好像无论他犯什么样的错误,只要承认自己错了,别人都该原谅他一样。警察叔叔们面对这样的孩子觉得既悲哀又好笑,你都犯法了,是认个错就能原谅的吗?这些犯了罪的孩子难道不是因为以前犯了错总是被宽容才有了一犯再犯,直到犯法的结果吗?
那位老师一个远房亲戚的孩子上大学,拿了宿舍同学的银行卡,取走了上面的现金存在了自己的卡上。当警察把一切证据都摆在她面前时,她说:“我让我爸妈把钱还给她不就行了?”可惜执法机关不是她爸妈,最后她被判刑三个月,前途也毁了。
如果你总是宽容犯错误的孩子,他就会误认为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大不了承认自己错了呗,那就可以得到原谅。这样的经历和生活经验对孩子绝对是一种误导,最终会让孩子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教育孩子不能过度宽容而没有惩罚,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误必须用多大的力度来惩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从孩子小的时候就不过度宽容,该惩罚时决不心太软,那么孩子长大后心中一定会有做人做事的界限和尺度的。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所谓专家在谈及教育问题时,言必称平等、民主、理解、宽容等等。没错,孩子需要平等对话,需要父母老师的关心关爱宽容,但一味的强调关爱就容易成溺爱,一味讲宽容过度则容易成纵容,这个度必须把握好。
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应当及时让孩子知道并接受适当的惩罚,而不是总以怕伤害孩子自尊心为由,处处无原则地宽容孩子,纵容孩子,对孩子的错误无原则地原谅。这样最终会让孩子不知对错,没有是非观,对孩子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益。
有些父母通常总是追求让孩子开心,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于是他们经常回避和孩子冲突,遇到可能出现矛盾冲突的问题往往顺从于孩子。但因为他们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引导,也不会在适当时机教孩子承受后果,他们的孩子在集体中,特别是步入社会后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表现为:
自律困难
容忍力差
不善管理情绪
缺乏意志力
……
自律困难。没有人生来就会自律的。自律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从做运动、饮食健康,到睡觉起床等等自律方面的细节,通过学习、自我内在的建设而得来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怎么强调规范,不重视什么不能做,等孩子长大了,想要做好自律,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对于他人的容忍力差。很多过度宽容的家庭缺失了生活里的一个重要环节:矛盾。矛盾是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同事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乃至婚姻关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人越擅于处理愤怒和意见不合,生活的就更顺心。如果是在不善处理问题、隐藏问题的家庭长大,孩子就没机会学习这种技能。
不擅长情绪管理。由于不想为难孩子,宽容的父母无知无觉的就错过很多可以教会小孩怎样去管理情绪的机会。当一个家长对孩子说“不”,孩子便大哭,这是个极好的教育机会。如同上面的自律问题,如果孩子从小没学到过这些教育,那孩子长大了也很难知道到底要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做事情时的意志力差。当宽容家庭出来的孩子做事情感觉无聊了,做不下去了,家长会说:“没关系的,宝贝。”如果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而选择放弃,家长会说:“没关系的,宝贝。”结果这些孩子长大了,面对难事或感觉无聊的事,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没关系的”然后选择放弃。
……
试想,这样的孩子到了成年,步入了社会,他们会怎么样呢?他们往往会遭遇更多挫折,面对更多不如意。造成了他们成年后如此困境的,正是父母当年的过度宽容。
教育孩子是学问,须得宽严相济,奖惩有度,切不可让自己的“心太软”造就孩子的“无所谓”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