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赢了孩子”还是想“赢得孩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和孩子是一对非常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很多家长并不能正确客观的看待这种关系,有些家长总会利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孩子,让孩子完全听自己的话,每次都会“赢了孩子”,但是孩子内心并不愉快,口服心不服;还有一些家长很智慧,每次都会让孩子心悦诚服,充分配合自己的教育,这就是“赢得孩子”。
其实,想要“赢了孩子”其实是很难的,因为我们需要时刻监督孩子的行为,当他表现好的时候奖励他们,当他们表现不好的时候要惩介他们。我们需要在他们面前营造出一种“你看我比你强,所以你时刻都得听我的”的氛围,以此来显示家长的权威。但我们可以来想一想,在这样一种控制下长大的孩子能够学到什么?他们不能学会自律,他们会失去责任感,他们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赢了孩子”会招致孩子的疏远、敌意、反叛、报复,以及偷偷摸摸地做他们想做的事以避免被抓到,最糟糕的是会导致孩子形成“我是一个坏人”或者“我凡事都需要别人认可”的心理状态。
与之相反,“赢得孩子”并不意味着要给他们想要的一切,而是家长本着相互尊重的态度,激发孩子合作的愿望。“赢得孩子”会带来亲密、信任与合作的亲子关系。“赢得孩子”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以尊重的方式邀请孩子们一起解决问题,让他们参与寻找对每个人都管用的解决方案,而不是针对他们或代替他们做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将学习到思考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等等技能。一旦你和孩子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并且共同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你就贏得了孩子的合作。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才能“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呢?
比如当你累了一天下班到家,发现还有脏衣服没有洗、饭菜都没有做,这时候孩子偏偏缠着你,要你陪他玩,“赢了孩子”的做法是给孩子一通长长的说教,责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体谅,命令孩子自己玩去,别缠着自己。当事情过后,自己又会陷入深深的自责。
那么“赢得孩子”的家长会怎么做呢?
当孩子要求妈妈陪玩的时候,可以尊重地告诉孩子,妈妈还需要整理衣服、刷锅擦地,一做完这些家务活就可以陪宝宝玩,接下来问问孩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妈妈快点做完吗?或者说“你愿意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吗?这样妈妈可以快点陪你哦”,接下来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叠衣服等等。有了孩子的帮助,做家务也会变得有乐趣很多。家务做完、感谢孩子的帮助,然后就可以开开心心的一起玩了。
请再看一个案例:
当孩子想喝可乐而你不允许的时候,“赢了孩子”的做法是一大通说教:喝可乐不好,并强制命令:坚决不许喝可乐,有时候给予奖励措施:听话,你不喝可乐,妈妈就让你看电视……可孩子会怎么想呢?妈妈就知道唠叨,烦死了;我下次出去自己买,喝完再回来,不让她知道。“赢得孩子”的方式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也喜欢喝可乐,为什么可乐这么好喝呢?咱们一起来查查成分吧!”接下来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查可乐的成分,再查查健康饮食的标准是什么,人吃多了糖有什么危害……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孩子学到知识,知道健康饮食,又能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赢得孩子的合作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