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学会去爱别人,并不是去讨好别人,这两者是有差异的,家长朋友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妈妈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爱的人,当然是好事,但当我们开始讨论是什么样的事,让妈妈们想到这个问题时,却发现,事情不太对劲儿。
妈妈们不安的缘由,往往是五六岁、六七岁的孩子,在妈妈不舒服、生病时,没有表现得特别关心,或自觉地乖一点,甚至主动照顾妈妈。
“孩子身上有点什么小异常,我们做大人的都紧张不已,为什么孩子对大人不能付出同样的爱呢?这太让人寒心了!”
要的是爱,还是“讨好”?
真心爸妈对此的看法,可能和很多爸爸妈妈不同。
我们觉得,如果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对妈妈生病不闻不问,确实是个问题,但期待五六岁的孩子就表现得特别会关心妈妈、照顾妈妈,是大人要求过高了。
对这么大的孩子来说,被爱的需求,还远远高于爱别人的需求,他们本能地想要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却还没有学会像大人期待的那样,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大人就不能期待孩子关心父母的程度与父母关心孩子的程度相同,接受这一点,你会愉悦很多。而且,孩子就是孩子,他并不是完全不关心妈妈,常常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做什么才能帮得上忙而已。
我们的经验是,大人言传身教,孩子都能看在眼里,也会慢慢习得,大约要到十岁左右,大人才会明显感受到孩子非常自然的关心。
当我们希望五六岁的孩子在妈妈生病时表现的特别有爱时,其实我们想要的不是孩子的爱,而是孩子的“讨好”,这么做,是在不自觉地培养孩子的讨好型人格。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很多人在成年后通过咨询心理医生或者阅读心理书籍来探索如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都会碰到一个让他大为吃惊的词——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者们对它有不同称呼,比如取悦型人格、迎合型人格、顺从型人格,但大体上指的都是下面这些特征:过于注重他人的看法;过于渴求亲密关系和归属感,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需求;压抑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去取悦和迎合他人。
如果你肯花几分钟时间,到网上稍作搜索,你会发现数千万个页面,都在讨论这种让当事人相当困惑和痛苦的人格特征,而它的成因,恰恰主要来自一个人早年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换句话说,幼年和童年时期与父母的相处模式,是这种人格特征的主要成因。
这么说,可能很多父母都会大呼冤枉,“我怎么可能有意培养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呢?”当然,这种培养确实大部分时候是无意之中进行的,但可怕之处在于,那些不经意之间造成孩子讨好型人格的细节,在父母们的育儿实践中比比皆是。
造成孩子讨好型人格的几个重要细节
1、经常让孩子感受到不安
一位妈妈说,自己发烧不舒服,告诉三岁的孩子要安静,因为妈妈需要休息,但孩子完全无视妈妈的要求,就是不肯安静,一会要抱抱,一会儿要讲故事,甚至一会儿又要挠痒痒,妈妈说不行,孩子就哭闹不休,直到妈妈威胁“你再不闭嘴我就不陪你了”,孩子才肯安静下来。
在这里,妈妈表达的是对孩子不能体贴妈妈烦恼,却忽视了,孩子的这些表现中,隐藏的其实是他的不安。孩子对妈妈不舒服感到不安、对妈妈不能像往常一样陪伴自己感到不安,而妈妈的威胁,更加剧了孩子的不安,最后孩子的妥协,其实并不是理解了妈妈的不适,而是在妈妈的压力之下顺从了,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不安。
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来说,这其实就是种下了一颗压抑自己、迎合大人的种子。
2、经常表示需要孩子的安慰和照顾
典型的情况,就是大人生病时,期待很小的孩子的关爱和照顾。
一些父母偶尔发烧感冒,就希望孩子能无微不至、嘘寒问暖;一些常年体弱多病的父母,更是经常对孩子表现出自己的脆弱,以博取孩子的关注,有的甚至经常用自己的病弱威胁孩子,让孩子觉得,不因此对父母百依百顺,就是不爱父母,就是不孝顺。
就我们观察,父母有如此表现,孩子确实会更容易乖巧、懂事、听话,但代价是,长此以往,孩子的“讨好型人格”也会慢慢养成,变成一个过于关注父母和他人看法,时时处处压抑自己、取悦别人的人,这对孩子本人来说,无疑是相当痛苦的事。
3、经常对孩子甩脸色,逼迫孩子服软、道歉
一位妈妈问“我家三岁多的宝贝心事重,担心大人生气,性格敏感,该如何引导?”孩子的具体表现是:
每次做错事,会条件反射地说“对不起”,有时候大人很生气,他一看大人不原谅他就马上抱着大人哭,还特别可怜的说“求求你别生气了吧”。
这位妈妈认为孩子有此表现,是因为性格敏感,其实我们认为,不是孩子的性格让他习惯于采用这种方式,很可能是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孩子逼成了这样。
当我们把孩子的表现,放到他的生活背景中去分析,可以推测孩子的日常生活环境可能是这样的:
家里有个特别喜欢生气的爸爸或者妈妈,自己稍有不高兴,一定会在脸上表现出来,告诉别人“我不高兴了”,然后需要别人来道歉、承认错误,说一些“对不起”、“求求你别生气”了之类服软、讨饶的话,他才满意,才肯“放过”那个惹他不高兴的人。
此类成人,会对配偶采用这样的方式,也很容易对自己的孩子采用这样的方式,孩子有什么不听话的地方,或者做了什么大小错事,他会首先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高兴”“爸爸妈妈很生气”,甚至威胁孩子“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之类”,非得孩子承认错误、道歉,才会不情不愿地表示接受,然后恢复对孩子的好言语、好态度。
当然,在有老人参与育儿的家庭中,有如此表现的,可能不是爸爸妈妈,而是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中的某一个。无论这个人是谁,这样的表现,都会让孩子时刻敏感、紧张,经常小心翼翼地讨好大人。
4、经常要求孩子取悦别人
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时,小朋友想要玩某个玩具,无论自家孩子多么不情愿,大人都在一边不停鼓励孩子出让玩具:“宝贝是好孩子,好孩子要懂得分享哦!”
比如,自家孩子见到不熟悉的亲朋好友不喜欢打招呼,大人往往会抬出“好孩子要有礼貌”的大帽子来逼迫孩子叫人,甚至当着别人的面批评自家孩子没礼貌。
再比如,有的父母喜欢让自家孩子为来家里的客人表演某种才艺,唱歌、跳舞、弹琴或者背诵诗词,孩子不配合,就批评孩子胆小、害羞、内向等等。
孩子不愿意分享、不爱叫人、不喜欢当众表演,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爸爸妈妈通过逼迫孩子达到自己的目标时,其实就是在告诉孩子:你是不重要的,别人是重要的,你应该放弃自己的想法,取悦别人。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教育着要乖巧、要听话、要懂事,真心爸妈认为,对大人来说,这可能是好事,因为乖巧、听话、懂事的孩子,让父母更省心省力,也更有面子,但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样的孩子,最后常常变成具有讨好型人格的成人,让自己活得压抑、疲惫,甚至痛苦不堪。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当妈妈不舒服时,五六岁的孩子有没有嘘寒问暖、悉心照顾妈妈,并不重要,大人更不需要因此寒心,孩子还小,你的小病小痛,孩子还帮不上什么忙,但孩子在父母有意无意的影响下形成的“讨好型人格”,却很可能跟随孩子一辈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