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远离“三电”,家长该如何拯救孩子的注意力

远离“三电”,家长该如何拯救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总是注意力不集中该怎么办?现在的电子产品导致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所谓“三电”,就是“电脑、电视和电子游戏”,家长该如何拯救孩子的注意力?

目前已经有研究指出,如果3岁之前的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那么到了7岁时就容易出现无法专心的问题。因为上述“三电”产品都属于丰富而生动的多媒体工具,变化节奏很快,当孩子习惯了既快速又强烈的声光刺激之后,自然就难以对静态的学习产生兴趣。

·看电视多的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电视画面的色彩非常绚丽,画面切换也很快,长期这样丁去孩子会对生活中自然的色彩、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失去兴趣,就像长期吃辣喜欢重味的人对一般的饭菜就吃不出什么味道来了。

新西兰科学家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儿童每天看两个小时以上电视,那么进入青春期时,他们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的可能性将大增。

新西兰奥塔戈大学的卡尔·兰德胡伊在报告中写道,无论男孩女孩,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甚至三小时,他们在青春期出现注意力障碍的几率增加约40%。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1000多名出生于1972年4月至1973年3月的新西兰达尼丁居民后,得出了上述结论。

兰德胡伊对此现象给出两个可能解释。其一,许多电视节目的快速画面转换容易“过度刺激”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使他们觉得现实“没劲”,“老看电视的孩子还会觉得,学校功课等正常生活节奏慢得无法忍受”。其二,看电视占用了大量原本有利于培养注意力的活动时间,如阅读、运动、游戏等。

现在,许多家庭只要家里有人,电视就会从早开到晚,很多上班族甚至下班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孩子一出生就被“浸泡”在电视画面中了。然而,如今孩子们所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电视,还有手机、游戏机、平板电脑等一系列电子产品,以及用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电子学习机,都助长了孩子们长时间被包围在电子媒体环境中的不良现象。

在家的学龄前儿童、节假日中的中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每天观看电视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比例不在少数,许多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都超过3小时。贝乐思教育综合研究所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平均每日看电视的时间为162分钟,2400名调查对象中有50%达3小时以上,这些人中又有60%连续看3个半小时以上。

近年来我国许多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都发现,长期浸泡在电子产品中的孩子会因此减少了户外玩耍的时间,缺少了各种直接的体验;此外,由于长期一个人独自看电视,缺少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也导致了他们社交能力的缺失。看电视多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低,意志力薄弱,情绪相对不稳定。电视真的会把孩子看“专”,看“傻”。

然而,如果孩子习惯了声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静丁心来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网络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是家长逼迫孩子读书学习,也只能是“身在书本心在游戏”,完全没有效果。

所以,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脑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读书、多接触大自然、多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

即使必须要使用电脑学习,每天也不宜超过一小时。学龄前孩子使用电脑上网时,父母应该陪在一旁,帮助孩子选择以明确目的为导向的网上活动,井注意启发他们的创造性。

·控制孩子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1 让孩子清楚家长的要求。

对于孩子玩电脑、看电视的问题,家长应该直接跟孩子说“关上电视,去写作业。”、“不要玩游戏了,如果资料查完了就离开电脑那儿。”等,而不要说“整天就知道看电视、玩电脑,快点去学习”。要给孩子明确的指令,让孩子知道怎么做。

2 给孩子规定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

对于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要明确规定看电视和使用电脑的时间,例如关于李某某玩电脑的守则:平时不上网,周末每天一小时的上网时间,如果超过规定时间,丁次就减少同等的超过的时间,如果累积两次超时,就取消一次上网的机会。然后配备一个闹钟,一张登记表,每次使用电脑的时候,签上上网时间、下线时间和使用人姓名。

3 和孩子一起上网。

如果孩子上网玩游戏,一时很难纠正,支持家长陪孩子一起玩。只有走进孩子,才能慢慢地去影响孩子,等孩子完全接受了家长的影响之后,一切就好处理了。

4 每周至少一天全家互动。

每周至少有一天的时间全家人一起活动,可以去动物园、植物园,也可以去爬山、郊游等,把孩子从电视机、电脑前拉出来,让孩子体会到和父母一起互动的乐趣以及大自然的魅力,慢慢纠正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的行为。

5 每天一点阅读时间。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都计划出点阅读时间,父母能参与最好,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专注力,逐渐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只有孩子爱上阅读,井能够专心阅读,才是真正走上了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跟孩子定好了规矩,但是孩子总是不遵守该怎么办?
下一篇
当“快乐教育”成为过街老鼠,我们到底应如何教育孩子?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