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不做情绪化的家长,好好“听”孩子的话

不做情绪化的家长,好好“听”孩子的话

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和困惑,特别是针对不听话的孩子该怎么办呢?该不该对孩子发脾气?下面看看如何不做情绪化的家长,好好“听”孩子的话。

面对熊孩子,家长再好的脾气也会来火,只能使出她的“必杀技”—河东狮吼。

记得杨澜在谈子女教育时说过,不要做情绪化的妈妈。

懂得教育的父母,一定是“听”孩子话的。

前不久播出的《爸爸去哪儿》,相信大家都被陈小春和Jasper。其实,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陈小春不善言辞、没有耐心、不懂得和儿子相处,还时不时的冲着小小春发火……

Jasper对扩音器感兴趣,多玩两下,他就瞪着眉毛问:你在干什么?言下之意:你赶快放下!

Jasper走错路。他二话不说,一只手就将他拽下了台阶。

Jasper人小腿短走路慢,他非但不等他。还只会大嗓门重复“快点,快点!”

Jasper忘记穿鞋将脚踩在地上的时候。他又立即脸红脖子粗的训他:你把袜子踩脏了,马上去床上待着!

如果你遇到这样动辄河东狮吼的爸爸,是不是吓得肝都颤了?

然而Jasper的大概是这样的:

爸爸不让玩扩音器,我就关掉,不玩好了。

走错路,爸爸拽一下,我也不反抗,偷偷生会闷气就好了。

爸爸催我快点走,我腿短实在快不起来,就让他催去吧。

爸爸责怪我不穿鞋子就踩在地上,我明明是口渴要去拿水杯忘记穿鞋的嘛。

可是他还是不依不饶想骂我,我实在忍不住了,必须提醒他几句:

今天真是生气的一天,爸爸你生了好多次气!

这句话成了点醒陈小春的灵丹妙药,每当他因小事朝儿子吼叫和命令的时候,Jasper就会问一句:爸爸,你能停止生气吗?

陈小春就会立即从黑脸爸爸,变回满脸歉意的好爸爸。

也许在陈小春眼里,听到儿子的话,让他突然醒悟,站在他面前的这个瘦小男孩,不是小动物,而是有血有肉会思考的生命,是独立平等的一个“人”。

陈小春看到孩子犯错,虽然是个凶巴巴的“严父”,但是他听得见孩子的声音,看得见孩子这个人,会反思,会道歉,明明是一个值得鼓励和欣赏的爸爸。

美剧《This Is Us》中,有个很让人动容的情节:

夫妻俩带着亲生儿女Kevin、Kate和领养的孩子Randal去泳池玩耍,Kevin因为调皮,脱离了父母的视线险些溺水,他挣扎着爬上岸之后朝着父母发火:

你们只关心Kate是不是又在暴饮暴食,只关心Randal是不是受到了排挤。我差点就溺死了,叫了你们好多声,你们却不搭理,你们一点都不关心我!

我闭着眼睛都更替Kevin的爸妈找到许多证明自己没错,同时捍卫家长权威的理由:

“我们带着三个孩子本来就已经很忙很累了,你还要乱跑给父母捣乱,真是不懂事……

你现在不也是好好的吗?别在这瞎喊叫添乱……

我们就算是错了也是你父母,居然敢跟我们这样说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可是他们没有。

他们只是跑过来,蹲在他身边,安慰他,拥抱他,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对不起,并承诺一定会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当着那么多围观的人,低声下气的给一个七岁的小孩子赔礼道歉,一定很没面子吧。

可他们不在乎。

事实上,绝大部分家庭的真实写照: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在冯小刚主演的电影《冤家父子》中,有一个意象经常出现:帘。一个在外头、一个在里头,彼此设防,看似近在眼前,却又相隔万里,父母听不懂孩子的心声,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我们习惯于对孩子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的道歉,都觉得自己孩子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好好说话,认真倾听,冷静但不冷漠,温和但不懦弱,坚定但不强硬。

那才是你能够给孩子创造的,最好的家风。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怎样帮助孩子轻松有趣地认字?原来就这么简单!
下一篇
夫妻之间有冲突,需要避开孩子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