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改善同伴关系?有位宝妈说自己的孩子三岁了,好像在幼儿园和同伴交往似乎一直有些障碍,经常落落寡合。家长要如何帮助这样的孩子?
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较长时间中,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儿童和成人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学校教育中也把师生关系看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关系,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往往容易受到忽视。
如今,人们则已普遍认识到同伴关系对儿童的重要影响。
儿童不可能一直在父母和教师营造的保护性和教育性环境下成长。
而同伴关系可以使儿童自己选择、自己探索、自己行动、主动发展,为以后真正独立、走向社会提供学习相关社会适应技能的机会和试验或尝试这些技能的场所或情境,它在儿童的社会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品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
没有与同伴平等交往的机会, 儿童将不能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 不能获得控制攻击行为所需要的能力, 也不利于性别社会化和道德价值的形成。
在情绪不稳定的青春期,同伴关系体验是安全感发展的催化剂,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源泉, 它能减少青少年对在这一特殊时期出现的急剧变化的焦虑和恐惧。
同伴关系的功能还有互相证实或共享兴趣、希冀和分担恐惧, 肯定自我价值, 提供爱和亲密袒露的机会。
总而言之,同伴关系承担着不同于亲子、不同于师生的不可或缺的重量。
同伴关系的三个维度:个体、家庭、学校
个人的学习成绩、自我效能感、性别、社交技能等都会对同伴关系产生影响。
成绩高的学生更倾向于评价积极的同伴关系;相比女生,男生显著地更不倾向于报告积极的同伴关系;外向的个体有较高的同伴接纳度,较多的积极友谊和较少的消极友谊。
家庭中亲子关系、同胞关系为同伴关系奠定了基础,儿童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个人品质会延伸到同伴交往的过程中。
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差的青少年其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环境等方面通常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家庭成员间关系的亲密性较差以及情感沟通不畅、复杂问题解决和行为控制等能力落后于正常家庭。
父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高中生的同伴拒绝显著相关;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家庭功能问题越多,友谊质量就越低。
学龄期的孩子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校园的环境、文化、制度、教育理念、师资水平等各种因素都对学生产生影响。
教师接纳、教师态度等因素会对儿童的同伴接纳产生影响,受到老师喜欢的儿童往往也更受同学喜欢。教师接纳对同伴接纳具有很高的预测能力,年级越低影响越大。
萨提亚模式:改善同伴关系的有效秘诀
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会影响他的一生。
治疗不应仅限于“认定的病人”,也需要整个家庭系统的介入。只有所有家庭成员间关系的改善才能带动整个家庭的改变,也才能改变每个个体成员。
我认为,充满关爱、接纳的氛围以及安全信任的环境是每个孩子做出改变所需要的,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够变得足够开放,才能将内部自我与渴望联系起来。
萨提亚治疗模式以成长为取向,认为所有个体具有应付自身成长所需的资源,团体辅导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实现自身改变和成长。它的最终目标是改善沟通,帮助人活得更加人性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