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请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理解和倾听不是终点

请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理解和倾听不是终点

教育孩子需要方方面面,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不容易,你可以允许自己的孩子失败,但是不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失掉自尊,请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理解和倾听不是终点。

在开启我们今天的话题之前,父母们可以跟着我一起先想象一个这样场景。

有一天,你的孩子在学校和老师发生了冲突,原因是老师认为他在课堂上讲话批评了他,而他认为自己是为了解答同学的问题才说话,老师批评自己是不对的,于是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

老师打电话给你,认为你的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还不尊重老师,并且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面就有了三个选项。

做法一:你根据老师的电话上来就批评孩子不应该上课讲话,还和老师顶嘴。

做法二:你询问并充分倾听了孩子讲述,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安抚了他的情绪。

做法三:你在询问并充分倾听了孩子的讲述,在安抚了他的情绪之后,和孩子一起思考课堂上应该怎么做,目前能做些什么?老师的情绪来自于什么?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怎么办?

让我们来看看这三种做法的区别:

第一种做法不但没能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反而会造成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巨大矛盾,而父母仅仅是把老师的压力传递给孩子。

第二种做法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但对孩子的行为缺乏进一步指导。

第三种做法父母在理解孩子的情绪后和引导孩子理解老师的情绪,并思考目前应该怎么做,以后需要怎么办。这是帮助了孩子,让他有所进步。

你认为哪种最有效?或者,你能做到哪一种呢?

“共情,理解孩子,倾听,感受情绪”是近年来众多讲座和培训中出现的高频词。

我们在体会孩子的情绪,感受他们情感上遭遇的一切。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我们已经从毫不顾忌孩子情绪进步到尊重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并且愿意倾听他们的想法。

但,这是目的吗?

理解孩子的感受是为了帮助他更好的释放情绪,但是,当孩子的情绪被释放和理解之后,他的问题就解决了吗?他是否知道下一步自己应该怎么做?遇到相同或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怎么处理?

孩子在学校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后回来家里,他最需要什么?除了自己的情绪被理解之外,他生气愤怒的潜台词是“请告诉我,我还可以怎么办?”

显然,如果我们只是止步于接纳孩子的感受,是无法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帮助。

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我们都需要明白,理解孩子的感受绝对不是目的,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基础。

不理解不共情,一是无法和孩子建立沟通关系,二是不能理解孩子所处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把“理解”作为目的,会让我们陷入下一个困境。

首先,在理解孩子情绪的过程中通常父母采用的方法是询问,不断的确认孩子的感受,不断的提问他的情绪。这样,难免会陷入“啰嗦”的循环,让整个谈话变得冗长。

其次,过度的“共情”和“理解”容易让孩子分不清“情绪没有对错”和自己的“行为对错”之间缺乏判断。只限于“自己”的共情让孩子无法理解和体会别人的感受。

最后,情感释放结束以后,孩子应该怎么办?

在每一次冲突中,孩子成长的需要是学会更好的处理问题。这个诉求显然在只有“共情”的谈话中无法得到满足。

而孩子每次愤怒的潜台词都是:“到底我应该怎么做?”

所以,我们才会屡屡经历这样的循环:出现问题—释放情绪—得到理解—再次出现问题。

孩子需要的进步和帮助仍然没有得到满足。父母也会觉得孩子没有进步,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

我通常的做法是,共情是必须的,理解是必要的。但它仅仅占到20%,我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方法,以及理解对方的情绪,而非停留在自己。

孩子成长的过程需要完成从被理解到理解别人的转换。情绪没有被理解的孩子可能很难理解别人,而情绪总是被接纳和理解的孩子也许止步于被理解,进入自己必须“被理解”的认知。

在我心中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分界线,上濒的大孩子们都知道。

在12岁以前,父母在和孩子的沟通中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更主动的理解孩子的感受,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需要逐渐的承担主动责任去理解父母们的感受了。

我认为,这个也是孩子成长和成熟的过程,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在所有的环境中都能够充分被理解的。

而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的就是能够面对这个不以他自己为核心的世界。委屈,不被理解,误会,很多时候也是自己成长的过程。

而作为父母,我们的情感,压力和痛苦也需要被理解,被孩子理解。只有这样的亲子关系才能和谐平衡。

孩子发生冲突时,安抚情绪很重要。但止步于“安抚情绪”和“理解感受”的做法对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帮助显然不够。

孩子在情绪被理解和安抚的过程中获得的是面对已经发生事件的理解,但是下一次遇到同样事件,他应该怎么办?他可以怎么做呢?

我们当然需要关注孩子们的情绪,但是孩子需要的帮助绝不仅有这些。

事实是,大多数的我们走到“情绪”这一步就筋疲力尽,或者认为已经大功告成了。原因在于我们把“共情”当成了终点。

当我们在共情中感受孩子的同时,也投入了自己,忘记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解。

哭过,笑过,拥抱过之后,他们需要的是用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面对世界。

做到共情实属不易,但共情绝对不是句号。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怎样锻炼孩子选择能力?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一个选择困难户
下一篇
孩子玩电子游戏怎么玩才能“利大于弊”?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