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幼儿教育 孩子,犯错后仅仅说“对不起”,还远远不够!

孩子,犯错后仅仅说“对不起”,还远远不够!

1、前几天,朋友带儿子在公园玩沙。在一起玩沙的还有一个4岁左右的小朋友,他总是将沙子往后撒,没多久,就有一个小朋友被他撒得全身都是沙子。

朋友见小男孩的父母不在身边,就好意提醒他说:“小朋友,玩沙不可以往后撒,这样会撒到别人眼睛里,很危险哦!”小男孩没听见一般,就跑别处玩了。

突然,一堆沙从天而降,朋友的儿子脸上、眼睛里全是沙子,孩子难受得又哭又叫,原来,又是刚刚那个小男孩在撒沙子。朋友立即找水帮孩子清理眼睛里的细沙,就在这忙乱的时刻,小男孩的爸爸走过来连声说抱歉,小男孩也对朋友说:“对不起!”朋友告诉那个父亲,刚刚有一个小朋友也被撒得全身都是!

那个父亲听了只是尴尬地笑,并没有承诺任何积极的做法。一回头,那个惹祸的小男孩又继续在撒沙子玩!朋友气恼地说:“如果没有任何积极的改正做法,说句‘对不起’又有什么意义?”

2、这让我想起一次去餐厅吃饭的经历。隔壁桌的两个小男孩先是开心地打闹,后来不知为何推搡起来。

结果,我们这桌上的一杯果汁不小心被打翻在地。孩子的父母看到后,立刻训斥孩子,要求孩子向我们道歉,两个孩子立刻说了“对不起”,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了。

我和朋友在收拾玻璃渣的时候,刚好看见两个孩子在看着我们,我对大一点的孩子说:“能帮忙拿一个塑料袋来吗?”他回答:“我们已经说了对不起了。”

孩子的妈妈显然还在气头上,她让俩孩子坐好,开始严肃地讲起道理来:不应该影响别人、要尊重别人、做错事要说对不起等等。

就这样,妈妈一边看着我们收拾,一边训斥孩子,没有一个人来帮忙,也没喊服务员来处理。

3、孩子做错事,父母会要求孩子说“对不起”,当孩子道歉了,也表示接受父母的说理时,这个管教就结束了。然而这整个过程中,却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个故事里小男孩伤害了别人,还在继续自己的行为;在第二个故事里,男孩认为说了“对不起”,这事就跟自己无关了。孩子犯错,除了教他说“对不起”,我们还要需做什么呢?

让孩子为犯错行为负责

孩子做错事,父母的管教重点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他做的事造成什么后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这件事的后果负起责任。例如,孩子因为边吃边玩而打翻了碗盘,父母不必大发雷霆,但要让孩子负责把打翻的东西收拾干净:教他收,盯着他收,不收完不可以去做其它事情,直到他清理完毕为止。下次他就会知道,吃东西要好好吃,否则要收拾很久。真真切切让孩子体验到我为什么不再做这样的事,因为我要为这样的行为承担后果。

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

孩子之所以未能认识到 “对不起” 的真正含义,许多时候是因为缺乏移情能力。在冒犯他人时未能体会他人的感受,或是在受委屈,被其他小朋友冒犯时没有真正体味过对方给自己道歉的感受。

因此,要让道德规则真正成为孩子行为的启明灯,就必须培养孩子的移情能力。例如,孩子把别的小朋友弄伤了,则要带着他去看别人流血的伤口,让他看受伤的小朋友接受治疗的过程,让他看见他是如何造成了别人的痛苦,如果受伤的小朋友需要协助,尽量让孩子动手帮忙。

让孩子真正体验他人的感受,产生对自己行为的愧疚感,进而将“对不起”的真正含义内化,成为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

给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年龄小一些的孩子有可能并不知道怎样去改正错误,所以在批评孩子时,一定还要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告诉他犯错之后应当怎么办?并尽量促使他按照您的要求去行动。这样会减少孩子犯错或是重复犯错的可能。

孩子犯错时,别让“对不起”只是成为孩子一个逃避责任的工具。幼年的生活经验是孩子未来人格特征形成的基础,如果孩子在错误中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行为模式。所以,当孩子不小心犯错时,除提醒孩子认错外,更要从错误的行为中学习,让犯错这件事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是谁?为何她会选择自杀呢?
下一篇
唐朝为什么多位公主选择出家当道士了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