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时父母会遇到的问题
小学和幼儿园之间的巨大差异,不仅让孩子无所适从,连家长也是问题重重:
◎幼儿园都是随孩子开心就行,上小学了就得严加管教吗?
◎需不需要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在外报拼音、识字、算数班为上小学做准备呢?
◎抱着各种疑问,听着身边朋友的各种说法,这时,家长应该是消极回应,顺大流改变自己的观点,还是积极坚持自己的教育方法?
2.先请您对号入座,幼小衔接你持哪种观点?
观点一:习惯是阶梯。要让孩子顺利从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习惯等方面过渡到小学,这时候家长更要关注的是知识以外的东西,良好的习惯培养,才是孩子走向小学生活的衔接内容和成功“阶梯”。
观点二:情感影响更重要。与其忙着为孩子“衔接”小学课程,不如先了解、抚慰孩子的内心情感,帮助他平稳度过人生第一个转折期。
观点三:衔接就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拼音要会40个;古诗词掌握100首,哪些名篇要背要会认,老师一点就能读出来。
3.3岁时,就该预知6岁时遇到的问题
问题一 把衣服弄湿了不会换 一年级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操场上的雨水积水里,衣服裤子全打湿了,却不知道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穿了一天湿衣服,结果感冒了。 问题二 常常找不到厕所 小学里一个楼层只有一个很大的公共厕所,而且分男女。刚上小学的孩子,常常找不到厕所,有时着急地哭起来,有时来不及了还尿在裤子上,有时找到了却进了女厕所,或发现没有带纸巾…… 原因:自我服务能力不足。 家长应该怎么做:针对问题一,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寻求帮助。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第一时间告知老师,请老师先在班级协调,实在不行老师再联系家长。针对问题二,幼儿园每个班都有男女小朋友公用的厕所,老师还准备了纸巾让孩子随意拿取,这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巨大差别。在公共场合,家长可引导孩子区分男女厕所,带纸巾等。 问题三 上课爱插嘴打断老师 对于很多孩子,老师既喜欢他,又头疼他——上课很爱回答问题,但是每次总是不能等老师把话说完,就站起来回答,还总是爱插嘴打断老师的讲课。 问题四 上课铃响才想到上厕所 有的孩子进入小学已经几个月了,但却总是忘记课间10分钟应该先上厕所。当上课铃响起时,才慌慌张张跑去上厕所,影响任课老师的正常上课。 原因:规则意识薄弱。 家长应该怎么做:幼儿园是游戏化教学,不规范的低控制占游戏教学的主导部分。平时,家长可以教给孩子一些家庭礼仪,比如,父母和朋友说话时,小孩子不能随意插嘴,明白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是很不礼貌的。 幼儿园里孩子随时可上厕所,而到小学后,则只能在课间10分钟去上(特殊情况除外)。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先上厕所,然后准备下节课需要的东西,最后才是玩。 问题五 不会收拾书包 打开孩子的书包,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塞在一起,卫生纸和乒乓球拍放一块,作业本和小汗巾放一块,水彩笔和小背心放一块……这样找起东西来很难。 问题六 经常忘记带作业本 你的孩子是不是经常忘带作业本!不光如此,老师让孩子们把作业拿回去让家长签字,通知家长参加某个活动,从家里带一盆小植物装饰教室……很多都记不住,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很头痛。 原因:独立能力差,缺乏任务意识。 家长应该怎么做: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有意识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包括家长的玩具、书籍,玩过以后要归位,同理,自己的书包也应该分类整理好,以便拿取。幼儿园老师每天也会给孩子不知一些小的家庭作业,虽然不像小学书面的居多,家长也应该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幼儿园老师和孩子一起完成:编一个故事、唱一首儿歌、栽一盆植物等,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孩子的良好任务意识。 4.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幼小衔接呢 小、中班家长实践 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⑴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⑵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⑶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⑷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⑸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个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老师,要学会自理生活、学习和劳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要培养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2.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和习惯,逐渐减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顾。在日常生活中,让他们学会自己睡觉起床,脱穿衣服鞋袜,铺床叠被;学会洗脸、漱口、刷牙、洗手、洗脚、自己大小便;学会摆放、洗涮碗筷、端菜盛饭、收拾饭桌;学会洗简单的衣物,如小手绢、袜子等。 3.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和玩具;学会使用剪刀、卷笔刀、橡皮和其他工具,并能制作简单的玩具等。 4.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温馨提醒: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5.大班家长实践积极有方引导 要让大班的孩子顺利渡过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家长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激发孩子的兴趣。 1.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这一阶段,孩子开始羡慕小学生的生活,希望有自己的新书包、新铅笔盒等。家长要好好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 2.让孩子熟悉校园,减少距离感。 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校园转一转,熟悉环境,乘机诱导孩子:“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他们教小朋友认字、数数、唱歌、跳舞、学知识。”除参观主要教学楼以外,要熟悉食堂、饮水处、操场、厕所等地及它们之间的路线。 3.结识榜样,增强入学愿望。 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尤其对于大哥哥大姐姐,都有一种打心底里的崇拜之情,对他们的一些言行有很强的模仿动机。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结识几个正在读小学的哥哥姐姐,让他们多接触、交流,让孩子更加了解小学生活,增强入学愿望。 温馨提醒: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 6.知秀网小编今日说 孩子始终还是要经历这样一个转折点的,无论你觉得小学里有多少你不能接受的条条框框。如果你身在中国,你还是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读小学,继而读中学,通过高考以后进入大学!其实,很多时候起作用的是你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你希望给孩子的价值观:你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育是长远的、孩子一生的教育,而非现在的教育,不要因为这一小阶段的冲突和困难,就否定自己的价值观或者对孩子的期望。要相信,你所坚持的,是让孩子适应整个社会,而不是小小的一个小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