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唐朝粮食,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在唐朝以前,中原粮草一般都是以北方供应为主,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王公大臣们都是一边啃着馍馍一边上朝理政的。
可是到了唐朝中后期,中原粮草逐渐转而由江南供应了。每个人都捧着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唠嗑了,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转变呢?
01安史之乱,扰乱了北方中原地区。
唐玄宗和杨贵妃收了个好干儿子安禄山,这哥们重达三百多斤,还得了糖尿病,每次出行都要一堆人抬着他,可是他到了杨贵妃跟前,却变成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小胖子。
在取得唐玄宗的信任以后,安禄山的军权越来越大,最终爆发了这场叛乱,跟他合作的,还有老乡史思明。他们俩都是粟特族人,说起悄悄话来,谁也听不懂。很可能唐玄宗在朝堂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他们在底下就已经偷摸着在商量起兵的事情了。安禄山兵强马壮,刚起兵就夺取了长安、洛阳这些繁华的北方大都市。整个唐朝都蒙圈了,完全没有应对之策。所以安禄山在唐朝的北方可以说是横行无忌,没有人敢阻拦。事情到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父自立以后,才逐渐转好。
可是当时的北方已经沦为的刀山火海,根本就没有百姓有耕种的想法,因为叛军一到,粮食就都被抢了,百姓们只能被活活饿死。
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禁卫皆市井商贩之人,乃开左藏库出锦帛召募。因以高仙芝、封常清等相次为大将以击之。禄山令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旧唐书》
而安庆绪的大军打算南下的时候,遭到了张巡的强烈抵抗。张巡死守睢阳城,为唐朝保住了南方的粮食基地。唐肃宗这才有了足够的粮饷镇压安史之乱。
所以说当时的淮南地区没有受到安史之乱的兵祸,老百姓们依旧安居乐业地耕种,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唐朝中后期的大粮仓了。
02河朔三镇等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对其失去了控制权。
在唐肃宗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总算是被平息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河朔三镇逐渐开始独立,完全不受唐朝中央的控制。
河朔三镇指的就是盘踞在河北、山东地区的三个节度使力量,分别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以及魏博节度使。
范阳节度使占据着河北北部,成德节度使占据着河北中部,魏博节度使占据着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等地区。
魏博传五世,至田弘正入朝,十年复乱,更四姓,传十世,有州七。成德更二姓,传五世,至王承元入朝明年,王廷凑反,传六世,有州四。卢龙更三姓,传五世,至刘总入朝,六月,硃克融反,传十二世,有州九。淄青传五世而灭,有州十二。沧景传三世,至程权入朝,十六年而李全略有之,至其子同捷而灭,有州四。---《新唐书》
这三个节度使对自己的地盘上,拥有绝对的自治权。他们也不称王称帝,从名义上看依旧是唐朝的封疆大吏,但是经济、军事、人口上完全和唐朝中央断绝往来。
本来长安、洛阳这一带就遭受了安史之乱的巨大祸患,整个中西部的生产力基本荡然无存了。这边河北的军阀们却也不向唐朝中央上交赋税了。
其他节度使一看,原来节度使还能这么搞,于是分封开始效法河朔三镇,打算各自为政。虽然唐朝中央讨伐了一部分节度使,可是在北方始终搞不定河朔三镇。
为此唐朝中央算是彻底失去了在北方收粮的打算,于是他们便将生产重心开始往南移动。只有南方还能给他们一口饭吃。
03南方各路节度使开始自我经营,加大生产力度。
南方人相对来说真的比较温顺,他们可不像北方节度使那样拥兵自重,这些节度使最初还是听从唐朝调遣的。
在北方处于一片战火的情况下,南方各路节度使身负重任,他们不仅要带兵保卫家园,而且要想办法多生产点粮食供应前线。打仗打的无非就是粮草,只要粮草备齐了,打仗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唐朝中后期,不断平定各路节度使,花费了大量的粮草,这些粮草都要从南方收取。久而久之南方节度使们个个手里都有了充足的粮食生产能力,他们也开始动起了小心思,逐渐打算自立。尤其是在朱温灭唐以后,各路节度使纷纷自立。唐王朝都不存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忠于一个不存在的王朝呢?
于是南方建立了各种小国,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吴越国和南唐。这两个国家占据着长江以南最富庶的一片地区。
在他们的辛勤耕耘之下,这里已经成为了粮食大丰收的地方。此后他们虽然不断依附于中原王朝,可是论富庶程度,中原王朝还真的比不上他们。
是时中原多事,西川王氏称蜀,广陵杨氏称吴,南海刘氏称汉,长溪王氏称闽,皆窃大号,或通姻戚,或达聘好,咸以龙衣、玉册劝王自帝,王笑曰:“此儿辈自坐炉炭之中,又踞吾于上邪!”却之不纳,而诸国主亦无不以父兄事之。---《十国春秋》
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吴越国不战而降,南唐与之交锋,多次兵败,最终也选择了投降。所以北宋时期,南方凭借吴越和南塘打下的基础,依旧成为了中原王朝的重要粮食基地。
尤其是到了靖康之役以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建立了南宋,再次大力发展南方,从此南方就彻底成为了经济富庶的产粮重地。
总结:最早开发南方,要从东吴孙权说起。
其实在两汉时期,南方的经济水平,真的没办法跟北方中原地区相比。北方人口多,良田也多。南方当时人口稀少,开垦的良田也少。
所以到了三国时期,孙权和刘备加一块儿都比不上曹操,因为曹操掌握着经济最繁华的中原地区。不过孙权也没有自暴自弃,既然比不上人家,那就自己好好发展。
他曾经多次迁都,其实意义非常大,从镇江到南京,从南京到武昌,各种迁都就会让官员们不断在新的都城置办家产,这么一来南方经济就能够得到一个均衡化的发展。
为了有实力对抗曹魏,孙权也在南方不断开始发展农业,可以说南方经济第一次被重视,那就是在孙权手里。
此后西晋王朝被司马家给玩坏了,司马睿又到南方建立了东晋王朝,再次发展了南方的经济,这两次发展,真正改变了全国的经济格局。虽然暂时南方还比不上北方,不过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南方经济会越来越发达,这是事实。
一直到了宋朝,南方经济彻底超越了北方,此后数百年,基本都是如此,清朝更是以南方生产作为最重要的粮食来源。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十国春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