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绘本阅读 读《绘本聊斋》,感受汉语言之美

读《绘本聊斋》,感受汉语言之美

前几篇博文里都提到了《绘本聊斋》,也引起了博友的兴趣。我觉得《绘本聊斋》好,实在是觉得这样的绘本是我们所需要的。我之前一直在想,我们经典文学的入门、“纯正”汉语的学习,不一定非靠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吧?也不一定非要看大部头的三国、西游记吧?我曾经想过山海经啥的,真的没有把聊斋给拎出来,好的是,《绘本聊斋》它就出来了。

《聊斋》我本来担心5岁5个月的葫芦和2岁10个月的妹妹对这样的文本,对这样的图画的兴趣,实践来看,我们的担心真是多余的。他们有各自喜欢的,比如葫芦喜欢《聂小倩》,《白秋练》,妹妹喜欢《劳山道士》、《种梨》,没想到的我认为是中国变虫记的《促织》,却不在他们的反复阅读之内。

有一天晚上,喝多了茶,睡不着觉,就爬起来,想了想《绘本聊斋》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称赞:

一、《绘本聊斋》有孩子所需的汉语言素养

跟孩子共读,很重要的是所读语言之美。现在流行的皆为引进版本之绘本,虽然也有信谊、启发等绘本品牌注重翻译质量,但其语言基础毕竟是西方文字,进行转化后译者又要考虑原文只意境,又要斟酌中文之贴切,还要思量儿童语言之趣味,这样的多重压力下,译文虽说合适,却已失原文之妙。而我们自己的古典文学中的短篇之王《聊斋》则是最适合着其精华,图文结合地与子共读。 

比如篇幅最短的《种梨》,开篇第一页就连说了“吝啬”,“一毛不拔”,“铁公鸡”这样三个同义词语,一下子就把我们平常用的“小气”一词丰富多彩。还有,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破烂不堪,和颜悦色,稽首,施主,莫名其妙,热气腾腾,里三层外三层,众目睽睽,这样的词语透着美感。还有一句动态的语言美,“小树苗一出土就伸了个懒腰,然后伸胳膊蹬腿,出枝长叶了”。

另外我在将《聂小倩》中的的精彩词语罗列一下,这些都是在普通的绘本中难得一见的:

闲步、信步、歇息、秉烛、张牙舞爪;

榻、幽雅、荒凉、正殿,廊上,耳房、石棂,翠竹,朦胧、清风徐来、皓月当空,良宵美景、苍松古柏、雄伟壮丽、玲珑剔透、万籁俱寂,月白风清;

窈窕、秀丽、毅然、凄恻、孤僻、翩然、絮絮、性情豪爽、为人正直、正人君子、端庄秀丽、妩媚动人、铁石心肠,刚强正直、洁身自爱,伤天害理;

虚掩、无妨、不啻、夜叉、妖魅、不义之财、自言自语、阴阳相隔、毛骨悚然、深以为然、心旷神怡……

汉字和汉语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只有在传统语文中恢复它的真实和美感。

二、《绘本聊斋》有我们都需要了解的传统文化

比较引进畅销绘本中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经典桥段所呈现的文化,如《Goognightmoon》中的“公牛跃过月亮”,《陌生人》中的“霜”Frosty等等。

那些是西方国家经年累积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讲增加了解是可以的,但是从幼儿开始就大量阅读这样的文化,未必合适。还是应该把我们传统中的能够体现出经典文化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比如《劳山道士》、比如《种梨》、比如《促织》。

在绘本聊斋中,有传统中的因果、孝道、礼仪、婚娶、报恩、道行、阴阳、息事宁人等文化基因,虽然不能一下子让孩子们理解吸收,最起码可以埋下小小的种子。

三、国学经典也可从小说开始

国学经典未必非从经典诵读开始,儿童之兴趣、好奇乃好学之本,从歌赋、诗词、元曲、小说的中国文学的发展中,《聊斋》这样的小说的合适篇章也非常适合给幼儿做文学启蒙。

四、经典文学同样具有儿童品格教育功能

所选作品也具有适合教育儿童的品格教育作用,这种教育力也只有在传统得以承继的前提下,后者氛围中方可放出光芒。

在《种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吝啬的不满,间杂着“分享”;在《白秋练》中的乐于助人;《劳山道士》中的不浮夸;《促织》这样一个国产变虫记中的“承担”,等等。

而且,这些同样适用于当下国人的品行,是在婉转的故事中娓娓道来,也不是有些认为的那么生硬和直接。,

五、反映了美好生活的愿望

正统儒道所不语的“怪力乱神”在聊斋中却大行其道。可这些个妖魅神怪各有特点,包含人性的优点,当然还有些就是反面,有些也走了弯路。在《绘本聊斋》里的几个故事中,曲折离奇的故事结尾,大都包含了一些美好的愿望,比如《聂小倩》中,最后一页“几年后,采臣中了进士,有有了儿子,一家人一直生活得平安幸福。”在《白秋练》中也是“此后数十年,一家人的生活一直美满幸福。”《促织》经历压迫和儿子离别的痛苦后也是美满结局。

这样的安排也蛮适合儿童的阅读,既能看到生活中的曲折不平,更能看到生活中的希望,隔以前是封建迷药,现在看来这种寄托未尝全是不好。

六、中国特色的“桥梁书”

形式上因为是连环画的重新编排,有些页数长了点,不过这也正好是对孩子们从图画书向文字书过渡的有中国特色的“桥梁书”。

我儿子都知道这几本书“好长啊”,他都知道《白秋练》有70页,他喜欢的《聂小倩》有62页呢,还好《种梨》的29页和《劳山道士》的38页都算是时髦的图画书长度。

不过,我们抱着共读、慢读经典的心情去欣赏大师的图,大师的文,再把孩子带入到传统文化中,其乐无穷。


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月子餐猪蹄做法大全
下一篇
激发个性发展与融入的《动物远征队》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