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中国的山水诗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山水可以格物,可以启思,可以冶情,更可以寄托古人委婉含蓄而变化多端的情绪。经过诗人们在漫长历史中的不懈创作,山水诗数量庞大,异彩纷呈。
在醉心于描绘美景的优美诗句之际,你是否有想过去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吧~
山水诗的萌芽
山水描写最早出现在《诗经》、《楚辞》等古老作品中。在那时,山水多作为人物背景或比兴的材料出现在诗歌中,纯粹的山水描写几乎不可见。山水描写就这样以一种附庸的方式,与其他类别诗歌混杂了颇长的一段岁月。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山水诗中山水描写必须占据主导地位,而穿插于其中的哲理、情感等虽是亮点,但不仅建立于山水描写之上,就连其本身在诗中也是可有可无。因此,模山范水是山水诗的应有之义,也是其根本所在。
以上文的角度去审视,最早的山水诗应当是曹操的《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汉)曹操《观沧海》
诗中,曹操登上石碣山,居高望远,大海长风都在脚底。树木丛生随风而响,秋风浩荡卷起长波。寥廓的海天之色里,日月在眼前沉浮,星汉在这里回转。
苍茫雄浑的景色撞入胸怀,穿云豪气自然而生,以至于在诗中,曹操本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但其气韵沉雄与志向远大却传递到了每一个读者心中。
虽然曹操此诗极为惊艳,在山水诗中算得上绝品,但在那个时代终究只是个例。东晋以来的一些玄言诗中常出现山水诗句,但它们也仅仅用来验证老庄哲理,山水诗还是没有自己应得的地位。直到南朝宋时,以谢灵运为首的一众诗人出现,山水诗才脱离了原来的窘境,蔚然发展起来。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很多作品对后世山水诗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例如下文列举的这一作品。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北朝)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此诗叙写了作者从石壁精舍到湖中一天的游览情况。前四句总括全诗,概括景色怡人,早晨傍晚皆有风韵,游山望水引人忘归。
接下来的八句里,作者具体描写了湖中乃至岸边山谷中的景色,远近结合,晨晚交替,整幅图画既复杂又清晰。
末四句作者从景物描写中自然生发出对“理”的叙述,说明只有思虑淡泊才能像他这样寄情于山水,心情愉悦而不受外物所动,此即诗家所言“玄言的尾巴”。
从诗歌景色中“人情”的参与度来区别,山水诗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即“鉴赏类”、“抒情类”、“纯写山水类”。
鉴赏类诗歌往往在对景物进行充分的描摹后,从中引发出对哲理的思考,上文中的《观沧海》、《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与鉴赏类差别较大的是,抒情类虽然也抒发内心的感慨,但后者的情感并非由景物引发,而是在观赏景物之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借观赏景物抒发而已。
这些情感可以是对山水的热爱,也可以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也可以是醉心江湖的隐逸之情。抒情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杜甫的《剑门》,鉴于篇幅较长取其名句,另举林散之的一首诗为例。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唐)杜甫《剑门》《青城杂诗十三首选二·其一》(近现代)林散之修松落落寒,古观宿长生。道人意更懒,卧我以虚楹。远游殷烦忧,转侧梦不成。披衣坐中庭,晴月光正明。沉沉丹灶寂,耿耿秋虫鸣。我心本如潮,至此更难平。斯境诚何境,不可得而名。
该诗由古观中的松树到月光的皎洁明亮,再到秋虫的低鸣,以周围环境衬托自己夜不能寐、忧于远游的思绪。
纯写山水与以上两类山水诗截然不同,它不说理,也不谈情,甚至连一点情理的暗示都没有,而是纯粹描摹景物,因此也被成为“酷不入情”。
中国古诗的传统中,情与理才是一切诗歌的重点,其余部分应当为之服务才对,因此纯写山水这一风格不被大多数诗看好。
但我认为,“存在即是合理”,这类诗歌也有其特有的天然之妙,独具风味。在此列举古今诗人两首纯写山水诗歌以供品鉴:
《游太平山》(南北朝)孔稚圭石险天貌分,林交日容缺。阴涧落春荣,寒岩留夏雪。《蜀游杂咏·峨眉山》(现代)黄宾虹浮青万叠山,一折累千级。悬梯绝壁飞,云房天咫尺。
这两首诗将功夫全下在了描写景物之上。前者描写粗中有细,错落有致,自然之下不见人工雕琢;后者刻画细腻,工笔描摹,将景色像一幅画一样绘于纸上,以画入诗,不愧为一代著名画家。
山水诗在中国诗歌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山水可以为任何题材的诗歌服务,也可以令情感、哲理依附其上自成一派,甚至可以脱离一切以清新自然让人迷醉。这就是山水诗,诗歌中的“万金油”,用途最广的那一类诗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