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要上班,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老人、保姆,是很多家庭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妈妈担心这样会延误早教。这种担心虽然有它的道理,但未必真的如此。
首先,早教不排斥任何成员。老人、保姆也是有益的补充。孩子成长的过程,终归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每个人与孩子相处的模式不一样,多一些人与孩子接触、互动,他就有机会学习到更多。即便他们的方式不“科学”,也可以转化。毕竟,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个不完美的世界,因此,我们也没必要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相反,即使我们真给了孩子一个完美的世界,将他包裹起来,与我们不认可的一切隔绝,令他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一无所知,也未必是好事。
教育没有十全十美,也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理念,都有优有劣。引导孩子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凡事找到它的积极意义,我们就因此传递给孩子更多的正能量,帮助他养成积极、乐天的人生态度,这会是更有益的滋养。何况,我们如何与那些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这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从我们身上,孩子学到的是处理问题的办法,他将来也会复制同样的模式去面对持不同意见者。所以,把重心放在将一切遭遇做正面的转化,好事坏事、好人坏人有时只是一转念间,如此,我们便满手都是好事,又谈何延误呢?
况且,即便早教的工作完全由妈妈承担,也不见得就是好事。我也观察到不少人辞职在家当全职妈妈,因为与外界脱节,经济上需要依赖丈夫,不能得到个别家庭成员的理解,很容易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内心无有依托,将孩子当成体现自我价值的心理拐杖,与孩子过度粘连,反而影响孩子成长。而且,妈妈本身有什么样的生活、工作态度,也是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这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
因为上班,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自然减少。要实施早教,对很多妈妈来说似乎也成了问题。不过,早教成效如何不取决于时间的多寡,而取决于陪伴质量的高低。只要有心,哪怕我们每天花比较少的时间陪伴孩子,一样可以达到早教的目的。一生中真正影响我们的事,往往是那些带给我们强烈情绪体验的事,或激动、或兴奋、或恐惧、或悲伤、或无助、或沮丧,也因此,上班的妈妈们无须过于焦虑。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了,陪伴孩子时做到全心全意,哪怕每天只跟孩子一起玩一个简简单单的游戏,一样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每个貌似简单甚至无聊的游戏,只要孩子喜欢,我们都可以巧妙地融入众多的教育元素,滋养孩子的头脑,让他受益一辈子。
作者简介
林怡,著名早教专家,亲子畅销书作家,林怡育儿网站、育儿会所创办人;本着“教育的目的是有一天可以不教”的理念,帮助父母学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用对方法去爱。曾出版畅销书:《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上幼儿园不用愁》等,深受父母喜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