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们都说好了,要出去玩儿要练车,现在什么都干不了......我翻身都要别人帮我,我想站起来......”18岁的小刘躺在病床上,边说边抹眼泪。
去年7月,刚高考完的小刘偶然得知附近一家娱乐场馆办活动,于是就与两名朋友结伴来玩。
然而,小刘在体验一个名为“蜘蛛塔”的蹦床项目时,意外发生了:她从五层高的蹦床倒下后,重重摔到垫子上。
“我感觉那个蹦床特别松,根本没有拦住我”,小刘说。摔倒后她腰部剧痛,下半身完全没知觉。周围人见状赶忙将小刘送医。
经初步检查,小刘胸12椎体骨折、腰1椎体骨折、胸椎12棘突骨折。
娱乐场馆负责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小刘下落的姿势不对导致,但小刘的家人坚持认为该娱乐场馆的设施有严重安全隐患,正常‘蜘蛛塔’项目应该是每层都停留一下,有缓冲时间,但小刘却是垂直掉了下去。
近年来,一些新型室内运动项目在年轻人群体兴起,蹦床便是其中一种。但解压刺激的背后,可能是巨大的健康威胁。
年轻人喜欢的“网红运动”,没少出过事!
除了小刘之外,还有不少像她这样的年轻人,也遭遇了不幸。
福州的年轻女孩小原(化名),来到主题公园玩了一个风靡网络的“黏黏墙”蹦床游戏,参加者穿上特定道具服后,借助蹦床的弹力和魔术墙的粘力,使自己粘到魔术墙上。
但当小原跳上墙后却立刻转身,表情非常痛苦——她发现公园提供的道具服卡住了她的裆部,小原当时忍着剧痛到厕所查看,发现自己的下体流血了。到医院检查后,报告单显示外阴部出血2cm。
小原认为是衣服的质量不过关导致她在游戏过程中被卡档,造成下体撕裂。
徐州一名90后的医学系女研究生琪琪(化名),在某蹦床馆进行“人体炸弹”游戏时,头朝下摔进了海洋球池内,当场无法动弹。琪琪的男友迅速把她送到了医院急诊,医生的诊断结果是完全性截瘫,伤势严重。
琪琪的朋友表示,蹦床馆的工作人员在他们进行游戏前,并没有安排观看任何培训视频,且没有任何安全提示,只是简单地交代了玩法。琪琪与家人都认为,蹦床馆需要负主要责任。
蹦床是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城市娱乐项目,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也很有人气。但是这类运动安全隐患很大,近两年年轻人玩蹦床,摔伤事故频发。
蹦床:快乐的背后是巨大的风险
现代的年轻人从小就被各种娱乐活动包围着,相比起普通的项目,他们更喜欢寻找刺激。可是刺激往往与危险并存,快乐背后隐藏着“灭顶之灾”。
即使是蹦床运动的专业选手何雯娜,在一次采访中也曾坦言,自己虽然热爱蹦床,但是对动作很恐惧,因为容易受伤。甚至在低谷期因为受伤,她产生了退役的念头。连专业选手都直言危险与恐惧,更何况是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普通人,只能说是无知者无畏。
蹦床常常因为落地姿势不正确,力度过大等原因,让人受伤,轻则拉伤扭伤,重则骨折瘫痪。当从最低点向上弹起的时候,人会处于超重的状态,此时将形成强大冲击力,若落地时出现头朝下,或者地面缓冲措施不充分,将直接造成巨大伤害。美国儿科学会直接表示,蹦床是专为体育运动员设计的一种训练器械,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不宜从事这项运动[1]。
到底怎么玩蹦床?专家给出建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张培训表示,蹦床在起跳的过程中,需要全身肌肉良好地协调,才能控制身体在空中的动作和方向[2]。
因此,张教授建议:
· 蹦床爱好者应该在运动前经过充分的热身锻炼,把肌肉和关节活动开,有助于避免拉伤。
· 运动时要注意姿势正确,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单腿起跳,也不要多人在一张蹦床上进行运动。
· 如果未经过严格训练,不要做一些复杂的空中动作,避免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跳出床外。
· 运动后也要进行拉伸,放松肌肉,缓解因活动带来的肌肉胀痛。
小知识:蹦床中若出现颈椎损伤,如何及时处理?
颈椎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分,里面包裹着脊髓。如果颈椎发生了骨折或位移,很容易损伤脊髓,破坏神经,造成肢体功能麻痹而致残。万一玩蹦床等项目中损伤了颈椎,可以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处理。
不要立即搬动病人,检查其呼吸道是否有阻塞,再检查有无脊柱脊髓的损伤,切记保持脊柱的稳定;并且不要随意转动伤者的颈部,以免给伤者造成二次创伤;如需要将患者搬运到担架上,需要3到4人一起合力。一人专门负责头部的牵引和固定,保持搬运过程中头部和躯干成一条直线,其余3人在同一侧托起躯干和下肢。放在担架上后,需要将伤员的头颈部用沙袋固定,及时送医。
网红蹦床游乐设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青睐,许多人趁周末放假都喜欢去玩一玩。然而,蹦床导致受伤的报道屡见不鲜,这种“网红”项目真的安全吗?出了事故,又该谁买单呢?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第一要务是保护好自己的安全,然后才是追求刺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