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棒!少年》听名字和介绍都很热血的电影,本质上是在讨论教育的话题。电影的背景虽然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近,但它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棒!少年》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困境少年,被选进北京市郊一个爱心棒球基地,组成了一支特殊的棒球队,跟着70岁传奇教练“师爷”从零开始学习打棒球。
少年马虎以“刺头”状态闯进了基地,天天打架干仗;而“元老球员”小双心思细腻敏感,对未来满是怀疑和不确定。
不同家庭背景和心性习惯的少年在一起训练、生活,一支棒球棍,把他们带进无尽的冲突和欢乐,也带给他们久违的热血与梦想。
几个月后,他们将飞往美国,代表中国登上世界少棒的顶级赛场,但基地的球场和宿舍却面临拆迁…… 少年们能否逆风挥棒,叫板自己的命运?
01
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在我们城市家庭的孩子和电影中的孩子相比,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当时有朋友说“我们的孩子有完整的家”,也有朋友说是“有父母的爱”。但我认为,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孩子可以失败好几次。
假如我们的孩子,棒球没有打好,我们是还有机会的,换个方向重头开始就好了。或者我们还有经济实力,不断支持他再打一场比赛,美国这次打输了就去英国再打一场,英国不行再去别的地方打一场。
但是电影里的这些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是贫困儿童,他们的家庭多数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很少,很可能失败一次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所以我在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心里一直觉得特别苦涩。
尤其是小双的故事非常残酷,比赛失败后,小双没有回到球队,甚至进入了抑郁的状态。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双很懂事,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自己没有再尝试的机会。
当然我们很多成人看了都会说,他还年轻,他还是可以再尝试的,像马虎就没有这么一个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也会发现,你对现实生活越了解,你就越容易发现现实的残酷。
所以我其实特别希望各位父母能再想一想我们这么努力,我们给孩子创造的更好的环境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我这么努力为了给孩子创造试错的机会。你可以失败很多次,这没关系,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
在城市的家庭里,容错率却常常特别低,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你就应该很走得很顺利。这恰恰剥夺了孩子的试错空间,但试错本身就是一种权利。
试错就像得感冒,外界的帮助不能解决问题,它需要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只有生过这种小病,我们的免疫能力才能慢慢地起来。
02
电影里的孩子特别容易被激励,吃肉就是一种幸福,你只要告诉他有肉吃,他马上就愿意留下来好好打球。
我们身边的孩子其实更难搞定,你鼓励他吃肉有用吗?没有用的。他会说他不吃肉,他可以吃素,电影里的激励机制对我们的孩子没有用。
当然我们的激励机制放在他们身上也没有用的,让孩子更有价值感,回答“你是谁”没有用。他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我能不能温饱?我能不能活下去?我能不能活得更好一点?”
我在很多地方做讲座,就说我的理论只适合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家庭。我也去过一些偏远地区做讲座,就完全不是这套逻辑。
对他们来说,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已经是一个很好了。
所以你会发现,现在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自家的孩子比电影里面的孩子更难管,就是因为现在孩子的目标改变了,他要活得有意义,有意思,有乐趣。
所以我这几年也一直在做能量逗的桌游,希望能让孩子的成长变得更快乐一些,这是这一代孩子需要追求的。
对比电影里孩子们的物质条件,我们父母还是应该更放轻松的,因为我们的物质条件更好一些。
但我也希望家长能让孩子思考,虽然我们比他们有更多的失败的机会,但是我们的处境跟他们相比较,是更好的吗?
03
我常常跟我儿子说,当你进入了初中之后,就会直面残酷的人生。
因为很多孩子都会认为,学习很辛苦,我可以走其他发展道路,比如打游戏,或者电影里的打棒球。
当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告诉孩子,他将要面对两个残酷的现实。
第一个是,从兴趣到职业很难
现在孩子都喜欢玩《王者荣耀》,一到休息的时候,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开一局游戏,特别欢乐。但你一旦想把它当成工作,去打电竞比赛,那就完了,因为没有乐趣了。
因为你一旦想在某个专业领域里成为职业级别,就必须咬咬牙去突破大家普遍能达到的点。
教授为什么是个职业,因为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突破常规人考虑的层面,再向上走一步。
从兴趣到职业,最重要就是突破业余这个点,当你寻求突破的时候,每件事情都会变得很辛苦。在现代社会进行竞争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价值。
所以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也可以让他客观评价一下,是不是能比一般人打得更好,能够达到职业的水平线,那就可以把它作为职业方向。
第二个是,竞争很难
我们一直说学习是很辛苦的,但是你去做体育、艺术、游戏,想要寻求突破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都比学习本身要更残酷。
我们每年考大学,全国每年上千万孩子,大概有16%的孩子能考上还不错的大学,约3%可以考上“985”“211”,这个比值是很高的了。
如果你踢足球,总共只有那么点人能进省队国家队,这个比例太小了,其他方向也是一样,它们的竞争更加激烈。
所以像我这种宠溺孩子的会说,算了,不要那么辛苦,还是读书吧,读书相对来讲,竞争没那么残酷,考上大学其实也是个证明自己的标志。
我们搞体育,搞音乐,或者打游戏,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成就,就很难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只是一个业余爱好,没有办法成为将来安身立命的手段。
如果你没有考虑清楚就去硬上,可能真实的生活就像电影的结局一样,没有逆风翻盘,也没有皆大欢喜,就是输了比赛。所以家长们也要告诉孩子,这些生活的残酷。
04
电影有两位主角,他们性格截然不同,却有着相似的问题。
主角之一的马虎,有冲劲,有潜力,但是常常不守规则。这类孩子只要努力就能发挥出自己的天赋,但是他没有。
和他相反的是梁正双,自己很懂事,也很努力,但是他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没法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一遇到困难就往后退缩,他也没有成功。
他们都是家庭关系有问题的孩子,马虎有问题向外攻击,不断惹他人来寻找关注和存在感;小双是向内攻击,让自己内心生病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两种情况,虽然表现方式截然不同,但是背后的原因却是完全相同——缺少父母的爱与关注。
很多家长会觉得,比起他们的父母,自己做的很好了,但是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比例来看,城市中孩子的比值是更大的。
要知道,电影里的孩子,他们虽然很苦,甚至出现了问题,但他们及时反映了出来,他们的情绪要比我们这些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发泄得更快。
马虎和其他孩子打架,打完了以后,又能睡在同一个房间。小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养,现在也回到了队伍。
今天的孩子,他们在身体上要舒服得多。但是在心理上的问题更严重,他们没有地方可以发泄情绪,可能要在很久之后才会暴露,到时候就很难补救了。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也需要重新反省一下,孩子的某些不合理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给孩子的爱是什么?孩子真正需要的陪伴是什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