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魏晋政府所奉行的选官制度为脱胎于两汉察举制的九品中正制,该制度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看脸、看家世、看声望。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的美男子特别多:潘安、夏侯玄、嵇康、卫玠、王濛&hellip &hellip 个个都是帅名远播的翩翩绝世佳公子。并不是说这一时期盛产美男子,而是这
在六朝博物馆看见了谢鲲的墓志。大意是说,谢鲲是某地人,妻子是某地人,他曾经做过豫章内史,原先葬在荧阳,后来迁葬南京。然而谢鲲老师的人生可比这短短几十个字精彩得多。刚巧之前写过谢鲲老师的故事,于是来一发。毕竟,故乡遇故知(个屁),值得纪念。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两晋时期名士、官员,太保谢安的伯父,太常卿谢裒之兄,因官至豫章太守,世称谢豫章。谢鲲弱冠知名,早年为王衍四友之一,后名列江左八达。他在西晋末年曾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后避乱渡江,被王
第四案:&ldquo 反间计&rdquo 案袁崇焕这个名字,因为金庸的缘故,广为人知。袁崇焕像磐石,横亘在金兵入关的路上,坚不可摧。金兵几次撞击,如以卵击石,头破血流。开创满清大业的努尔哈赤,可谓是一代天骄。可是这位天骄,撞到袁崇焕这块石头上,一命呜呼。明天启六
魏晋时期盛行志怪小说,这是适应当时风气而生的产物,两晋时期的人好谈神鬼,甚至连篇累牍地写进史书,因为那时候科学思想尚未萌芽,人们知识未开,将一切事物都视作妖魔鬼怪,从这种观念出发,就使得志怪小说泛滥一时,但其内容情节大多雷同,缺少新意,久读容易使
郭澄之,字仲静,阳曲人。少有才思,机敏过人。东晋末年曾任南康相。在南康任职期间,正遇卢循在广州起义,率义兵攻打南康、庐陵、豫章等郡,澄之见义兵势众,于是主动放弃南康,转辗流离返回南京。当时刘裕执掌东晋朝政,他任命郭澄之为相国参军,随他北伐。义
郭澄之,字仲静,生卒年不详,晋太原阳曲(今太原阳曲)人。似应为随家族南渡乔居江南东晋的移民。史称其少有才思,机敏过人。逮东晋末年曾为南康(今江西赣县)郡相。所谓&ldquo 相&rdquo ,乃郡守之副职。在任内时,恰逢卢循在广州起义,义军挥师北上,连克南康、庐陵、豫章
唐攻龟兹之战: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太宗李世民派兵攻灭西域反唐政权龟兹(今新疆库车)的战争。唐朝建立后,龟兹王苏伐叠遣使朝唐。贞观四年(630年)又遣使献马。太宗赐其以玺书,抚慰甚厚。后龟兹臣属于西突厥,并在唐军攻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后周军诸将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连取滁州、扬州、泰州等长江北岸州县,所向克捷,使南唐都城金陵直接暴露于后周军力的威胁之下,南唐元宗李璟大为惊恐,赶忙于显德三年(956年)三月遣使李德明等人过江求和,同意去皇帝尊号而改称南唐国王
南北朝时,北周平定尉迟迥余部的作战。陈太建十二年、北周大象二年(580)八月,北周在消灭叛将尉迟迥后,迥部将席毗罗仍拥兵10万,屯于沛县(今江苏沛县东),欲进攻徐州(今江苏徐州)。周河南道行军总管于仲文侦知席毗罗家人均在金乡(今山东金乡),遂派兵
檀渊之盟是宋朝和辽在经过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之后才缔结的盟约,但是这个盟约就有点奇怪,因为这是两方都想和谈的盟约,当时的辽想要和谈而有优势的宋也想和谈,是什么让有着血海深仇的双方都放下武器和谈的哪?宋朝的檀渊之盟到底值不值?首先我们来看下背景,
王原祁是清初的一位著名画家,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王原祁简介。王原祁字茂京,号麓台,又号石师道人。出生于公元1642年,江苏太仓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的孙子。康熙九年,王原祁高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人称王司农。王原祁画像王原祁继承了董其
1854年4月29日,太平天国北伐军在林凤祥、李开芳带领下,冲破重围,自阜城南下,于5月5日攻克连镇。为接应北伐援军,李开芳又与林凤祥相商,于5月28日统带630余名骑兵南下,次日占据高唐,在高唐与胜保为首的清军相持9个多月。1855年3月7日,
历史上明朝曾出现多次大移民的现象。明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骤大体有遣返、军屯、商屯、民屯等几种。更多的还是采用招诱、征派的强迫的办法。再说中原地方好,几年不纳粮,谁也不愿迁去,只好制定徙民条例,按 四口之家留一 六口之家留二 八口之家留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画家,早年的时候曾经被聘为小吏,中年当过中台察院椽吏,后来因为被人诬告下狱,出狱之后拜师金月岩,加入全真教。看破红尘的黄公望,此后沉浸于山川之中,用自己的画笔记录名山大川,终成一代山水画大家。黄公望五十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画山水,
《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出生于公元1269年,去世于公元1354年,是元代著名画家和全真教道士,字子久,号一峰道人,又号大痴道人。黄公望原本的名字叫陆坚,因为幼年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双双离世,族人于是将他过继给永嘉洲平阳县一位姓黄的人家。此后陆
在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尚的身影,小编一直很萌《旋风小子》里那个小和尚啊,又调皮又可爱!今天小编所要讲述的就跟和尚有关,不过不是小和尚。古装剧里和尚的头顶上总有几个圆圆的圈,通俗的讲就是香疤,不过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之中称戒疤。为什么和尚头上要烧戒
儿科一直都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受到婴儿孩童身形小,没有长全,十分脆弱的原因,给小孩看病比给大人看病难多了。在现代社会,借助各种医学工具给小孩看病都是一个问题,在古代技术落后的情况下,给小孩看病更是难上加难。古代医者将儿科称为&ldquo 哑科&rdquo ,
现在的医术越来越发达,当然古代的医术也是不容小觑的,中国古代的神医有很多,他们凭着一手好医术二闻名于天下,扁鹊、华佗就不用多说了,还有更多有名的医生。世界之最笔者为你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最有名的神医都在这了。中国古
针灸之祖&mdash &mdash 黄帝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脉学介导者&mdash &mdash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
在对邲之战简介前,顺便应该提一下晋国和楚国的第一次交战城濮之战。这场战斗中晋国打败了楚国,奠定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但是楚国虽然暂时失去了争霸中原的能力,但是国力并未因此受损。在楚庄王时期,楚国的国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因此爆发的邲之战是齐楚争霸的
邲之战或称两棠之役(因泌水入荥阳称&ldquo 蒗荡渠&rdquo ,可写作&ldquo 两棠&rdquo ,故此战又作两棠之役),即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争霸中原的战争,楚庄王率军在郑地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晋军晋军的重要作战。1 战争简介邲(bì )之战,指中国春
阴晋之战是指公元前389年,秦军为夺取被魏占领的河西地区,而动用50万大军攻魏,而魏军在名将吴起率领下以在阴晋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1 概述阴晋之战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魏军在阴晋(今陕西华阴东)反击秦军,最後以少胜多痛歼秦军
阴晋一战,秦国50万大军荡然无存,其可以说是&mdash &mdash 元气大伤!倘若,魏国此时大举进攻秦国,其后果&mdash &mdash 不堪设想!那么,魏武侯会不会不给秦国以喘息的机会,趁此时刻立即消灭秦国呢?秦惠公11年 前389(阴晋之战同年),魏武侯抓住机会的喉咙&mdash &mdash
阴晋之战,著名的军事家吴起时任魏国将领以五万兵力大败秦军五十万大军,其间必有缘故,那魏国究竟用了什么计谋呢?阴晋之战图片阴晋之战使用的计谋包括:稳扎稳打的战略 避敌正面,迂回后方、两面夹击、战前激励等战术 一场战争的胜利与否,取决于多
《孙子兵法》之行军篇中说:&rdquo 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 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ldquo 横渡江河,要在离江河稍远的地方驻扎 如果敌军渡河前来进攻,不要在江河中迎击,而要乘它部分已渡、部分未渡半渡时予以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常州无锡梅里(今江苏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等,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三人并称为&ldquo 元四家&rdquo 。倪瓒的洁癖究竟有多深?我们看看古籍中的记载就知道了。No 1高层厕所厕所一般是家中比较脏
如果说,徐渭很狂很酷,唐伯虎既炫且衰,王维幻灭静寂,那倪瓒却酷炫狂拽外加从容不迫地好自在。生在大地主家里的倪瓒自小清高孤傲,不问政治,不愿管理生产,自称&ldquo 懒(嬾)瓒&rdquo ,亦号&ldquo 倪迂&rdquo 。古来文人就好高洁,但倪瓒确是身心俱洁的艺术家范例,正是他的干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居士、云林子,或云林散人,别号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幻霞子、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懒瓒、东海瓒、奚元朗。江苏无锡人。倪瓒博学好古,家雄
元四家&mdash &mdash 指元代的四位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四家既有各自的鲜明个性特点,又都具有元代山水画的时代风貌。他们强调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状物寄情,属于典型的文人画,对明、清绘画影响巨大。黄公望(12
隐于医学是清初明遗民逃避政府的征招与羁縻的一种方式,他们涉猎医学,大大提高了医生的素质,促进了中医学的快速发展,成为清初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和特点。关键词:明遗民 傅山 清初医学清初部分明遗民,选择从医以逃避政府征招,他们对清初医学发
张璐(1617~约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州人(今江苏苏州)。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17~1699年间,享年八十二岁。与喻昌、吴谦齐名,被称为我国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张氏早年习儒,在明末战乱时期,曾隐居于洞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官员、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ldquo 清代四川三才子&rdquo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
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
&ldquo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亦难矣。&rdquo 相信即使合上书本多年,《为学》当中的经典名句依然能够唤起很多人的回忆,却很少有人知道文章作者彭端淑是我市丹棱县人。彭端
院棚巷,紧邻达城中心凤凰头,东起柴市街,西至翠屏路,北接文化街,就是这么一条很不起眼、甚至被不少市民忘却的小巷,曾经叫考棚街、院棚街,至今已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达官贵人聚集、莘莘学子敬仰的地方 这里,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有着满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