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名将,都有两个共同的梦想,一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二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只不过,这两个梦想,也仅仅是梦想,华夏民族传承了五千年,能够完成者,却少之又少,就连较为简单的第二点,都少有人做到。单以三国时期为例,彼时的名将,有人得以善终,例如赵云;有人死于天灾,例如董袭;有人死于宵小之手,例如张飞;有人则郁郁而终,例如马超,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也属于最后一类。他跟随曹操近三十年,曾是曹操的心腹爱将,却先被曹操批叛,后被曹丕羞辱,最终因忧郁而逝。这个人是谁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他不是别人,正是位列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于禁,字文则,原本出身微末,后来得到王朗的举荐,并受到了曹操的重用,成为了一员大将。最初的时候,曹操非常倚重他,每次亲自出征,都让他担任先锋,每次退兵,都让他担任后卫。而且因为他每次出征,缴获的财物都不会藏私,所以曹操每次对他的封赏都非常丰厚。《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太祖每征戍,咸递行为军锋,还为后拒;而禁持军严整,得贼财物,无所私入,由是赏刚特重。”通过这些记载,我们不难看出曹操对于禁的看重。
可是曹操对他的态度,最终还是发生了改变,此事发生于公元219年。当初刚刚被刘备拜为前将军,并得以假节钺的关羽,突然发动了北伐,出兵襄樊,围困了曹仁。于是曹操将于禁作为援兵,派往了前线。可惜的是,当时恰逢汉水暴涨,于禁被水淹七军,最终投降了关羽,而与他同去的庞德,则誓死不降,终被斩杀。消息传回之后,曹操曾感叹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也就是说,信任倚重了于禁三十年之久的曹操,对其失望了。
而曹操的儿子曹丕,则做的更绝--于禁先降关羽,后降东吴,终于辗转回归之后,曹丕命人将于禁投降一事,刻成了曹操陵墓中的壁画。于禁看到这幅景象后,羞愧难当,不久病逝。《三国志·于禁传》记载:“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huì)发病薨。”
众所周知,于禁虽然晚节不保,但是他为曹魏征战三十余年,可谓战功赫赫。其最终投降一事,也非战之罪,而是无奈之举,可曹操和曹丕为什么都对他如此失望,甚至大肆羞辱他呢?要知道,刘备的部将黄权,迫不得已降魏之后,刘备可是从未口出恶言的,难道曹操父子的气度,远不及刘备吗?其实不然,与其说曹操厌弃于禁,是恨其投敌,倒不如说,于禁的思维,已经跟不上曹魏发展的脚步了,彼时的他,于曹魏而言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他投降一事,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于禁以治军严明著称--曹操收编的青州兵,一向被曹操纵容,宛城之战时,他们趁机叛变,于禁却敢于对他们进行镇压;同样是在宛城之战,曹军大乱,他却能够率众且战且退,即使有人伤亡,也不会四散奔逃;后来曹操厌恶降将朱灵,于禁仅率十余名骑兵,到了朱灵的营寨,便夺下了其兵权,后来朱灵在他帐下效命,也不敢表现出不满,更不敢反抗,由此可见于禁有多令人敬畏。
然而与此同时,《三国志》中,却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然(于禁)以法御众,不甚得众心。”这一点,反应的不仅是于禁与其部下的关系,也同样反映了曹魏当时的状况。我们都知道,曹操曾提出了唯才是举的口号,不过他虽然敢任用不贤之人,却不会纵容所有人,为了保证治军严明,他采用了法家的观点,执法非常严苛,于禁这类人才,自然能够得到倚重。可是随着他势力的发展及稳定,只依靠执法严格,是行不通的,于禁这样人,面临的便是退出曹魏历史舞台。毕竟,他不是曹操,做不到让自己的观念迅速转变。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于禁虽然最终晚节不保,但是这并非是曹操厌弃他,曹丕羞辱他的根本原因,或许就算没有此事,他也终将会退出曹魏的权力中心,遭到上位者的抛弃,毕竟,他的性格,他的作用,已经不再适应当时的曹魏了,可是已经年迈的他,根本无力做出任何改变,只能选择在关键时刻投降乞求活命。最后,还是在回到曹魏的时候,羞愤而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