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原话是“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当然有权术成分,主要是打感情牌,指望用道德约束诸葛亮走到篡逆这一步。从另一方面看,人死如灯灭,刘备其实也管不了身后事,于是他退而求其次,说这话留一个因果:假如事态真发展到那一步,诸葛亮可以摆明说先帝有言在先,这样大家对夺位的反弹会小一些,诸葛亮也就没有必要斩草除根做得太绝,更有可能保全刘家血脉。
其实,取不取代刘禅,都不是很重要的,托孤遗言在于,收买了孔明之心,想尽孔明感念知遇之恩,一定到竭尽全力,辅佐刘禅。刘备做事一向如此,当年赵子龙在长坂坡,在万军之中,左冲右突,救出阿斗,刘备不是摔了镪保中的阿斗,“为此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把子龙收买的死心塌地。可私下呢?“子龙不可重用也”。帝王的心术,大抵如此。
双方心知肚明,这话后面的玄机。如果诸葛亮有不臣之心,刘备也不会没有应对之策。至于制约的手段,刘备不说,诸葛亮也不知道,不过他也不会去以身试法。最后,是刘备定下了他死后蜀汉的格局。刘禅垂拱而治,诸葛亮主持全局。为了防止刘禅这边有问题,避免因外界原因,逼诸葛亮改变初衷,专门给了诸葛亮制约的权力。
从语言环境中可以判断,刘备更多的是在提醒诸葛亮不要像曹丕一样篡汉!同时,刘备也深知其子刘禅年纪尚幼、暗弱无断,若诸葛亮自立将无人能够阻止。所以,刘备之意也有对身后之事,无可奈何之意。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