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历史真相 北宋养兵百万,为何对外战争这么弱?

北宋养兵百万,为何对外战争这么弱?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后周大将赵匡胤带领大军北征契丹。走到汴京城外陈桥驿之时,赵匡胤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兵变,一句窃取了后周皇权,北宋王朝由此建立。赵匡胤本人是五代十国末期的名将,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所建立的北宋,却成了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中最为孱弱的一个。

宋太平兴国四年,刚刚建立不足20年的北宋,就迎来了第一次对外战争大溃败。雄心万丈的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辽国,结果在高粱河之战中被辽国打的丢盔弃甲,伤亡惨重,宋太宗差点被人家活捉,“凡行在服御宝器尽为所夺,从人宫嫔尽陷没,股上中两箭,”简直狼狈到极点。

雍熙三年,北宋建立26年后,宋朝再度发起针对辽国的雍熙北伐,企图一举夺回幽云十六州。结局同样让人不忍直视,“为辽师冲击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景德元年,北宋建立46年后,辽国铁骑大举南下,进犯中原。“神奇”到不可思议的一幕又出现了,北宋屯集重兵的北疆防线,竟然形同虚设,对辽军进攻几乎没起到任何阻滞拦截作用,眼睁睁看着辽国大军铁蹄动地胡笳震天,一口气冲到黄河边,与北宋国都汴京隔河相望。宋真宗被迫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从此开始了以岁币换和平的屈辱生涯。

一般而言,古代大一统王朝,在开国初期几十年之内,尚且处于全盛时期,经济发达武备强盛,但北宋却硬生生打破了这一铁律,开国不足五十年就连吃败仗。而且这一局面在日后并未有任何改观。无论是对辽国还是西夏、金国,北宋明明都处在以大打小的优势地位,却几乎都是一边倒的溃败局面。宋神宗对西夏的“元丰西征”,金国南下攻击北宋的靖康之变,哪一次都让北宋吃尽苦头、直至亡国。

那么问题来了,北宋的军队为什么不能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敌国入侵时他们的战斗力在哪里?是因为北宋兵力太少么?错,北宋的兵力不仅不少,反而创纪录地多。北宋兵力数量在当时的亚洲排名第一,即使在整个古代历史上都数一数二。

北宋大臣蔡襄在《养兵之费》中曾经提到,北宋总兵力“通一百一十八万余人”,在《论兵十事》中更是把这一数字精确到个位数:“一百一十八万一千五百三十二人”。可见北宋的兵力无论绝对数量,还是占总人口比重,都几乎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

北宋的兵力既然如此雄厚,在对外战争中为什么表现却窝囊透顶?其实这并不奇怪,从古到今,兵员数量只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之一,兵员质量和战斗力、高级将帅的指挥能力,对战争结局的影响更为关键。

北宋兵力虽多,战斗力却极为低下,属于典型的有量无质的乌合之众。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北宋军队连日常最基本的操演训练都难以保证。靖康元年二月十五,也就是靖康之变前夕,面对经过咄咄逼人的攻势,一向是甩手掌柜的宋徽宗,也因为危急形势而忧心忡忡。

靖康元年二月十五,宋徽宗专门对军队将领下发一道圣旨,告诫他们要整军经武积极备战。圣旨中专门提到军队的训练问题,他认为“军兵久失教习”,“今三衙与诸将招军,惟务增数希赏”,“收充既不精当,教习又不以时”。这么多士兵不训练都去干什么了?“既到军门,惟以番直随从服事手艺为业,每营之中,杂色占破十居四,不复教以武艺”。

原来,北宋时期有一个不良风气,军队参与经商、创收现象十分严重。北宋士兵除了上战场,还有一项重要“职能”是充当武将们的牟利工具。士兵们经常被大批调走,从事“纲运”等长途贩运,要么直接学会各种手艺,成为工匠,“营中多是技艺工匠”,“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工之类尽出军营”。

这种现象在北宋非常普遍,“诸州军禁旅虽多,训练盖寡。其间至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堂堂大宋士兵不练刀枪不学武艺,却成了各式各样的匠人和施工队。各级官吏武将捞得盆满钵满,军队战斗力却低下之极,最后导致“人不知兵,无一可用”的恶劣结果,到了真刀实枪上战场时,“用之御捍,何异驱市人而战”,等于让一群毫无军事技能的老百姓上战场,虽不欲败,岂可得哉。由此可见,富国与强兵,从来都缺一不可。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明朝贪污60两银子就砍头,那清朝呢?
下一篇
在唐朝名噪一时的一首诗,却经不起推敲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