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华夏祖先为什么选择筷子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筷子是我国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父母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教我们使用筷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那根根直立的筷子就像民族的脊梁。关于华夏祖先使用筷子的时间上限还不确定,但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中国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的铜筷子。也就是说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我们的华夏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殷墟出土的筷子
其实中国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叉子了,华夏大地上大概8000年前就开始出现叉子,约4000年前叉子开始广泛使用, 甚至到战国时仍有地区在使用叉子。河南洛阳的战国墓葬曾出土捆成一捆的51枚餐叉。战国以后,餐叉可能被淘汰了,因为记载和实物较少出现。古人在先秦时期就开始用勺子和筷子吃饭,而且分工很明确,勺子用来吃饭,筷子则用来吃羹里头的菜。知识点:筷子的出现大概是3000多年前的殷商,普及于先秦时期。而叉子出现在8000多年前,使用至战国后期开始逐渐被淘汰。
/9/5df84e06ebe90.png"/>
古代餐叉
民间传说曾记载筷子是妲己发明的,相传妲己为讨纣王欢心,用自己的玉簪当作筷子给纣王喂食,自此筷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而后开始出现玉筷子和铜筷子。
/b/5df84e02ee4bf.png"/>
筷子在我国历史上一直都是有文字的记载,只是缺乏实物的佐证,在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古代汉灶中发现筷子的浮雕,是已知唯一的实物佐证,其精致程度足可以和现代的筷子相媲美,堪称当代国宝,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通过这个筷子的浮雕不仅能证明在汉代时期人们就已经在使用筷子,而且更能反映出当时人们富足的生活条件和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用挟,其无菜者不用挟。”郑玄注“挟,犹箸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华夏远古时期(新石器时代)食羹用匙极不方便,以手来抓滚烫的羹中菜,更是不可能的,于是就发明了箸,也就是最早的筷子雏形。华夏祖先常将主食米豆用水煮成粥,副食菜肉加水烧成多汁的羹,食粥用上匕,也就是调羹(汤匙)从羹中捞取菜肉用餐叉和汤匙却极为不方便,而以箸(筷子)挟取菜叶食之却得心应手。至此筷子开始代替餐叉。
匕
华夏先人们之所以在3000多年前放弃叉勺,而选择使用筷子,一方面是出于饮食结构的需求,在古代中国,大部分人的蔬菜食用频率要远高于肉类,因此筷子比叉子更容易普及。而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古代食物烹饪技术的发展,让筷子更容易适合中国的餐饮文化。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咱们吃火锅不用筷子而用叉子和勺子,那该有多难受呀!
华夏文化中筷子的普及同时也影响了很多国家,日本在普及筷子之前还是手抓食时代,直到筷子文化的传播。直至今日,我国周围的部分国家还在使用筷子。现代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到24厘米左右,日本和韩国的筷子可能略短。古代每个时期的筷子大小都不完全相同。现在筷子文化开始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相信在未来某一天,筷子会成为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餐具。感谢各位收看!欢迎评论留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