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未解之谜 靖难之役建文帝占据绝对的优势 朱棣为什么能成功翻盘

靖难之役建文帝占据绝对的优势 朱棣为什么能成功翻盘

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靖难之役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之后,国内形势相当不错,并没有什么突出的社会矛盾,但是最终却被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给逼下了皇位。其实,总体来看,建文帝的实力是占绝对优势的,为何最终却被藩王朱棣成功翻盘而登上皇位了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建文帝自身的三个致命失误导致他失败的结局。

其一,过于妇人之仁

建文帝从小到大基本上都是与诗书作伴,因此他对文人颇有好感,这就是为什么他登基之后,格外重用黄子澄、方孝孺等名孺的原因。所以,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建文帝,就形成了宽厚仁德的性格。这原本是他的一个优点,尤其是作为帝王,容易受到群臣喜欢百姓爱戴,毕竟天下人谁不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宽仁的君王统治之下。

可是对待敌人过于的宽仁,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相反甚至可能会带来灾难。当时的燕王早已野心勃勃,对建文帝表现的十分无礼,到了“行皇道入 , 登陛不拜”的地步。可是建文帝却说:“至亲勿问。”在靖难之役早期的时候,建文帝给朱棣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可是建文帝在大战前夕却下不杀叔父诏,力求 “毋负朕有杀叔父名” 。这让燕王朱棣在白沟河之役、东昌之役等多次战役中侥幸逃脱。

建文帝以为自己的宅心仁厚能让朱棣醒悟,可朱棣是绝不会感恩戴德的,相反他早就下定决心拼死一战,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绝不会对建文帝心慈手软的。而建文帝的妇人之仁,却最终葬送自己的大好江山。

其二,识人用人上的严重失误

建文帝在识人用人这一块,可以说十分的失败,就拿李景隆来说,建文帝对他颇为信任。把60万兵力全部交给他,但是他的无能几乎葬送了所有的兵力。遭此大败的李景隆被诸大臣指控,建议杀掉他。可是建文帝却念在李景隆是他的表兄弟,竟然毫无节操的宽恕了他。

建文帝丝毫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埋下了多么深的隐患。当燕王朱棣逼近京城的时候,李景隆立刻变成墙头草,竟然大开城门让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杀进了京城。当然,除了李景隆这也的叛变之人,还有很多建文帝任用的将领,诸如张信、李友直等人都出现了叛变的现象,暗中勾结朱棣,导致朝廷的实力一步步被削弱。而这一切都是建文帝在用人上失误导致的,若他有足够的识人之明,怎会把自己推向败亡的境地。

/b/5df83efe29440.png"/>

其三,削藩策略的失败

建文帝为了稳定自己政权,采取削藩原本是一件正确的决定。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藩王对朝廷的威胁,历史上也有少这样做的皇帝。但是建文帝犯下的错误不是在削藩这件事情上,而是在于策略上。当时对于削藩的意见,朝中大臣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认为应该先从实力较小的藩王着手,然后再削弱实力强大的藩王。另一种意见则全然相反,以齐泰为代表的大臣则认为,燕王朱棣实力最强,应该先拿燕王下手,如此一来其他弱小的藩王自然都不敢反抗,随后便可轻易铲除他们了。

但不幸的是,建文帝没有听从齐泰的建议,而是听从了黄子澄先拿弱小的藩王下手。这就是建文帝最大的一个决策失误,当你先拿最弱的藩王动手,实力最强的燕王岂能觉察不到风吹草动?那么这就让朱棣有了足够的时间准备,等到建文帝开始削燕王的藩时,此时的他早已做好一切安排。因此,朱棣便趁机发起了靖难之役,最终凭借着他的谋略,成功的击败了建文帝,登上了皇位。若是,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一开始便先对朱棣下手,那么朱棣绝对来不及反应,只能任由宰割,任凭他怎么也翻不了盘,更别说他日后还有机会做皇帝了。

可历史终究没有重来的机会,建文帝所犯下的这三个致命错误,他就要为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而其后果就是,注定他将被踢下皇位的命运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古代选皇帝继承人是一件大事 朱棣为什么会传位给身体残疾的皇子
下一篇
孕妇咳嗽能吃橙子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