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可以说是颠沛流离,但在公元207年到219年的短短12年间,刘备的命运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从一无所有的流浪军阀,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汉中王。刘备的这一变化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少不了关系。
诸葛亮在哪一年对刘备说出了《隆中对》,我们已经找不到答案了,但大致发生在201年(刘备屯军新野)到208年(刘表病死)之间。《隆中对》不仅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大势,还为刘备谋划了将来。
《隆中对》的本质是什么?
在分析《隆中对》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白“隆中对”是什么。
现代有一个经常说的词:战略。国家有国家的战略,公司有公司的战略,个人又有个人的战略。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
哪怕到了现在,我们对“战略”的定义也没有达成一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看法。“战略”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希腊语的“指挥官”,随后便用于军事概念。在拜占庭皇帝列奥六世的《将道》一书中,将“统兵(指挥)艺术”定义为战略。
随着世界军事家对“战略”的研究,有人将战略定义为“规划和指导一场战役中大规模军事机动和作战的艺术”。同时将战术定义为“在战斗中或直接面对敌人时指挥战斗的艺术”。
若按上述说法,战略便是一种大局观,而战术便是具体的执行手段。
我国古代关于军事提到更多的词是“兵法”,而没有“战略”这个词。虽说如此,但我国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一部出色的战略军事典籍。
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篇中便提出了“计”这个概念。开战前君主(将领)需要“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这个“计”便是对战前的准备的形容。那么需要“计”些什么东西呢?紧接着孙子便提出了“情”的七个因素: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这七个因素便是战前的“战略考量”,“计”便是孙子的“战略”。
《孙子兵法》的意思便是在综合考虑一切因素后,才决定是否进行战争。这个便是“战略”的制定过程。战略制定完成后,便“因利而制权”,这个“权”便是孙子的“战术”。 《司马法·仁本》也说“权出于战”,“权”是战争中才有的。
那么制定了战略是否就能胜利?当然不是,否则《孙子兵法》也不会有其他的章节了。战略能否“完美”实施,却需要靠临场将帅的“战术”水平。
就好比现在公司上头只给你一个任务(公司战略),但具体怎么完成却让你来操作。这个考验的便是一个人(将领)的执行能力。
拿破仑对战争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战争的胜负关键在于执行”。另一方面来说,制定了战略,能否完成这个战略依靠的是武将的执行力。
诸葛亮的《隆中对》便是为刘备势力制定的战略。
诸葛亮先给刘备分析天下大势,曹操是“不可与争锋”,孙权是“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知道了天下大势,那么刘备该如何行动呢?诸葛亮提出了“跨有荆、益”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等行动方向。
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隆中对》这个战略能否成功,还得靠武将的执行能力,这才是《隆中对》能否成功的关键。一场战争只有是战前的“战略谋划”和战争中的“战术执行”,这两个因素完美结合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没有武将的战术执行,光看一个战略怎么可能赢得战争?若真能如此,岂不是说双方不用打仗了,通过比较双方的“锦囊妙计”来决定胜负不是更好?
赤壁之战,周瑜与诸葛亮都做出了“曹操可以打”的判断,这便是“战略”。但你若换一个武将代替周瑜去执行狙击曹操的任务,谁能保证一定成功?这便是武将的执行力(战术)的差距。
战略好比一个房屋的设计图,最后如何建造出来,还得靠现场的建筑工人亲手搭建。了解了《隆中对》的本质,我们便来看看详细的《隆中对》。
/c/5dad205658438.png"/>
“隆中对”施行的前后顺序
战略会有一个递进的前进方向,《隆中对》也不例外。将《隆中对》简单归纳来有三个重点:
一、抢夺一块自己的地盘,荆州、益州便是诸葛亮看好的地方。
二、与占据江东三世的孙权联盟,一同抵抗强大的曹操。
三、待天下有变,刘备出秦川向东攻击曹操,另一大将从荆州北上攻击曹操。
现在对《隆中对》有误解的人,很多就是将《隆中对》的前后主次搞混乱了,只有捋顺了诸葛亮的战略顺序,才能进一步解读《隆中对》。
上述三点按照一二三的顺序便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短、中、长三个阶段。短期目标是刘备需要占据荆州,这也是刘备最关键的一步。有了荆州基地后,便能继续执行中期目标,即东联孙权、西取巴蜀、北抗曹操。最后的一步便是等到“天下有变”,刘备进兵中原。
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隆中对》为何是诸葛亮为刘备量身打造的完美战略。
刘备对荆州的影响力
现代普遍认为隆中对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外结好于孙权”与占据荆州是不可能。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明白,诸葛亮给刘备制度的计划是先占据荆州然后再与孙权联盟,而不是与孙权结盟后再瓜分荆州。
我们会产生先结盟的方法是受了历史进程的影响,若我们抛弃2000年的上帝视角回到三国。试问没有地盘的刘备拿什么与孙权结盟?历史上孙刘结盟是因为曹操已经进入荆州了,但诸葛亮制定《隆中对》的时候,曹操还没有进攻荆州,真当诸葛亮未卜先知?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中,刘备占据荆州后才与孙权结盟。那么刘备能占领荆州吗?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总以为刘备在刘表那里优哉游哉地过了七、八年,真当刘备去荆州是养老去了?
刘备对荆州一直就有着明显的企图,也在不断扩充自己在荆州的影响力。其最明显的动作便是收刘封为义子。
关于刘封的出身《三国志·刘封传》曰:“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罗侯寇氏是哪一脉已经查不到了,但长沙刘氏却是荆州的大族。
长沙刘氏起源于汉景帝刘启的儿子长沙王刘发,从公元前155年到公元207年,刘氏在荆州(长沙)经营了360多年,妥妥的大族(哪怕现如今的长沙刘氏仍是遍布湖南)。
刘备把“长沙刘氏之甥”刘封收为义子(当时刘备还没有儿子,这是当做了继承人),其拉拢荆州大族的目的已昭然若揭。关于刘备对荆州的影响还有两个个佐证,一个是刘表死前对刘备的试探,另一个就是刘表死后曹操的反应。
先说说刘表对刘备的试探。《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表病笃,讬国于备”。
刘表打算让幼子刘琮代替自己的爵位,这基本是荆州上下公开的事实了(刘琦向诸葛亮求救便是明证)。刘表刘备如此说明显是对刘备的试探。
哪怕这是刘表的试探,也间接表明刘备有威胁刘琮的实力,否则根本不用试探,要么刘表不放在心上,要么将其杀掉或驱逐。
再来说说刘表死后曹操的反应。刘表死后,曹操便选择轻骑突进,以防刘备先一步进入江陵。曹操为何如此急切?因为“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
若刘备在荆州只是个路人甲,他能控制的了江陵(荆州刺史治所,相当于省会)?曹操既然担心刘备,那么必然说明刘备有掌控江陵城的实力。否则曹操一听刘备过了襄阳,便又立即“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这是为了防止刘备先一步控制了江陵。
这两方面都从侧面说明了刘备有夺取荆州的实力。刘备扩充实力谋取荆州就是诸葛亮出的注意。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注:刘备与诸葛亮的谋划很好,但小看了曹操的决心。因此数年谋划落空,变成了“东联孙权,夺取荆州”这一现实。这跟《隆中对》没有关系,曹操的急切正说明了刘备有夺取荆州的实力,从反面验证了《隆中对》的可行性。
占据荆州就不能与孙权联盟了?
诸葛亮提出的联络孙权,首先考虑的便是据守江夏的黄祖。刘备与孙权北方有曹操的威胁,中间又有江夏这一缓冲地带,自然能够成为盟友。结果黄祖被孙权消灭了,这便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没了黄祖双方就不能结盟了吗?自然不是。
有人认为联合孙权与占据荆州是有冲突的。对持有这一观点的人,我只想问问:关于国家的利益,你需要先考虑的是自己,还是对方?
荆州对孙权有利,难道刘备就不能占据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靠着实力打出来的,而不是让出来的。靠着割让土地来获得喘息的朝代,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还少吗?最后的结局又如何?
在刘备与刘琦占据荆州的时期,孙权可是主动联姻刘备的,“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三国志·先主传》)。在孙权眼里,这时候的刘备仍然是自己的盟友。
对于东吴最后出兵强夺荆州的可能,最初的刘备是有应对策略的。
公元215年,孙权派吕蒙袭击刘备的荆州,刘备率领5万大军回援荆州,以事实告诉孙权,自己不会让出荆州。
奈何这时候曹操拿下了汉中,直接威胁到益州,刘备不得不割让了荆州三郡来安抚东吴。有了这次的军事对峙,双方算是再次进入了“联盟”状态。
《三国志·先主传》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先主闻之,与权连和,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引军还江州。
注:孙权是趁着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关羽围困襄樊之际偷袭了荆州,这与《隆中对》没有关系。还是那句话,刘备与孙权间没有友情,只有利益。哪怕刘备把荆州整个给了孙权,当孙权认为可以偷袭益州的时候,他一样会偷袭益州。
荆州对东吴的重要性,远远不如淮南对东吴的作用。荆州只是东吴西防线,没了荆州还有夏口、武昌(东吴曾多次迁都武昌)都可以作为东吴长江的西防线,但淮南却关系着东吴的发展。
淮南对东吴的重要性,我用两句“古话”来说明,一句是“守江必守淮”,就是说若想守住长江,必须先守住淮南。第二句是“得淮河者得天下”,这话虽然有些夸大,但也说明了淮河的重要性。
碍于篇幅在这里没法详细解释,大家仅需要知道淮南不仅是东吴的前沿防线,更是曹魏与东吴的屯粮重地。魏(晋)与吴后期的战争一直围绕着淮南进行,而荆州则少有冲突。
注:魏晋(三国统一以前)军事武将中有两个头衔权力最大,一个是“都督雍凉诸军事”,其主将一般是镇西将军,这是防备蜀汉的;一个是“都督扬州诸军事”,这是防备东吴的,其主将或带有镇南将军,或是镇东将军。荆州的战争很少。说这些只是为了说明荆州对东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当然若孙权有机会的话,他自然是不介意再多些地盘的。
《隆中对》的双路出兵真不可行?
对《隆重对》持反对意见的还有一条理由,那就是双路出兵不现实。
在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诸葛亮所说的两路出兵有个前提,那就是“天下有变”。我上面说了,这一条也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远期计划,或者说是一种设想。当时的刘备连荆州都没有拿下,你觉得诸葛亮为他制定一个“吞并天下”的计划现实吗?
《隆中对》是刘备的基本战略,其最终的计划肯定是一统天下,但如何统一天下,只能一步步来,这便是“天下有变”的真实意思。至于是什么“变”,那只有等它到来才能清楚。
另外诸葛亮所说的两路出兵是一种选择,即告诉刘备若我们占据了益州和荆州,等到将来图谋中原的时候,我们既能选择兵出襄阳,也能选择兵发关中,或者时机合适(天下有变)我们也能双路出兵。
因此诸葛亮的双路出兵仅仅是对将来的一种设想,一种战略方针,具体情况得了解了“具体情况”才能做决定。至于双路出兵能不能实现,我们可以从东晋桓温的第一北伐来参考下。
公元354年,桓温率军北伐关中的符健,其采取的作战方式便是两路出兵。桓温亲率一路从荆襄出兵,司马勋率领一路从汉中(梁州便是汉中)出兵,双方最后汇合于关中。
这次北伐中,桓温先后数次击败前秦的军队,若不是桓温犹豫不决浪费了最佳战机,使得前秦有了准备,历史或许会因此而改变。
《晋书·桓温传》温遂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至南乡,步自淅川以征关中,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出子午道。
桓温这次北伐失败指的是没有消灭前秦,其在战场上是战胜了前秦军对的。这说明诸葛亮《隆中对》的双线出兵是可行的。
注:桓温北伐靠的不是整个东晋的支持,桓温的北伐势力同样来自益州、荆州(按三国行政区来说)。
结语
现在对《隆中对》持有反对意见的人,与其说是对诸葛亮的“否定”,不如说是对“神化”后的诸葛亮的挑剔。
因为他们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一部战略,也就是行动计划当做了一种预言。这些人首先将《隆中对》摆到了一个“完美”的位置上,然后开始对其挑刺,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另类抬高了《隆中对》?
《隆中对》作为一个战略,它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具体的实施,而在于刘备势力能通过它来获得多少好处。现代很多人拿着战术的眼光来评价作为战略的《隆中对》,是不是对诸葛亮来说有点不公平?
《隆中对》后,刘备先后占据了荆州、益州,又联盟了孙权,最后三分天下。这便说明了《隆中对》作为一部战略的成功。
《隆中对》作为一个战略,它只是刘备势力发展的一个大方向,具体的计划会随着实际的情况来做出具体变化,其作为刘备势力的基本战略,也仅仅施行到了第二步的“跨有荆益”便出了问题。这不是诸葛亮的战略不行,而是刘备、关羽等人的执行出了问题。
《隆中对》是一个全面而周密的战略,它包括了天时、地利、人和,也囊括了政治、军事,对内政与外交也作出安排。它不仅指明了刘备势力的发展方向,还设定了先后顺序,只有一部部实行下去,才能更进一步的发展。
历史上的诸葛亮也只是一个肉体凡胎罢了,他的《隆中对》与我们现在的公司计划、城市发展计划没什么不同。若说它高明在哪,除了诸葛亮的卓越的眼光外,便是刘备等人的完美执行力,双方合二为一造就了一部难以超越的战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