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风云人物 宋英宗赵曙高滔滔,真的担当起“女中尧舜”的美誉吗?

宋英宗赵曙高滔滔,真的担当起“女中尧舜”的美誉吗?

宗赵曙高滔滔,真的担当起“女中尧舜”的美誉吗?她在儿子神宗赵顼死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辅佐时年仅十岁的孙子哲宗赵煦。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内降遂绝,力行故事,抑绝外家私恩。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以上就是《宋史》对高滔滔的评价。意思是说,高太后临政期间,政治清明,国泰民安,并且杜绝了内宫请托降恩。高太后还奉行俭约,文思院所贡大小物品,不取一件。所以,高太后被人们认为是女辈中的尧舜。

高滔滔的出身非常显贵,她的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都曾官至节度使。而高滔滔的父亲高遵甫也做过北作坊使,娶北宋开国功臣曹彬的孙女为妻。

高滔滔的一生深受其姨母的影响,她的姨母便是宋仁宗的曹皇后。

由于曹皇后未曾生育,高滔滔三岁时便被曹皇后领养宫中。

而久无子嗣的宋仁宗也把堂兄濮王赵允让的十三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育。

高滔滔与年龄相仿的赵宗实因此成为两小无猜的小伙伴。

待高滔滔与赵宗实成年后,在仁宗及曹皇后的力促下,高滔滔与庆历七年(1047年)嫁与濮王府,成为赵宗实的妻子。

嘉祐八年(1063),仁宗赵祯病亡。由于仁宗并无亲生子嗣,嗣子赵宗实(嘉祐七年被赐名赵曙)登基即位,是为英宗。高滔滔也在治平二年(1065年)被册立为皇后。

英宗共育有四子四女,全部为高滔滔所出。英宗后宫不乏其他美女,却未能给英宗生下一男半女。这也从侧面说明高滔滔是位非常善妒的皇后,一如隋文帝杨坚的独孤皇后。

不过,英宗在当上皇帝后就体弱多病,在勉强地干了四年皇帝后(其中曹皇后垂帘一年),就撒手西去。

英宗逝后,他的长子赵顼即位,是为神宗。神宗的生母高滔滔被尊为太后。

对于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高太后和她的姨母曹太后是极端不赞成的。高太后甚至比她的姨母曹太后更为守旧。

高太后的丈夫英宗赵曙三十五岁早逝。她的儿子神宗赵顼也不长寿,只活了三十八岁。

神宗赵顼在元丰八年(1085年)崩逝时,他的儿子哲宗赵煦只有十岁。所以被尊为太皇太后的高滔滔垂帘听政,辅佐幼帝哲宗。

高滔滔垂帘后,立即着手废除新法。

因反对变法,在神宗朝被迫离开朝廷十五年之久的司马光被高太后重新召回朝廷,并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常务副宰相)。这预示着旧党人士卷土重来,一场新旧党争即将展开。

在高滔滔的授意下,司马光连上奏章,痛批新法,部分新法被立即废止。

而朝臣中的变法首领也曾到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的打击。

新党首领、宰相蔡确因没有为神宗守灵,被旧党纷纷指责为对先帝不恭。高滔滔最终将其罢相,逐出朝廷,下放到陈州。

支持变法的知枢密院事章惇、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随后也分别被贬到了汝州及颍昌府。

司马光取代了宰相蔡确的位子,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大刀阔斧地一顿猛操作,新法基本上完全被废止了。

高滔滔在政治上因循守旧,打击新党不遗余力,但在约束母族外戚方面的确严厉,这一点为后世所称道。

英宗赵曙在世时,多次欲提拔高滔滔的弟弟高士林,都被高滔滔婉拒。

神宗赵顼时期,高滔滔每次对娘家外戚的赏赐都很微薄。在神宗的力劝下,高滔滔才同意神宗赐给娘家一处宅地。

但修造府第的费用全部由高滔滔的个人收入买单,并未动用朝廷一文钱。而按例,这笔款项应由朝廷大农寺承担的。

高滔滔垂帘期间,确实厉行节俭,对自己母族的朝廷外戚约束也很严厉,因此也得到了《宋史》的高度评价。

但高滔滔在政治上非常保守,她一上台,即全面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由此引发了北宋新旧党争的再一次升级。

变法被全面废止后,北宋的军力和财力再一次面临倒退,北宋复兴的最后一次希望被高滔滔断送。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六十一岁的高滔滔病逝。

高滔滔在神宗、哲宗两朝临朝辅政,她厉行节俭,严厉约束外戚,个人美德难能可贵。

但她垂帘后,将王安石变法一棍子打死,造成了国力的全面衰退。高滔滔大肆打击新党人士,引发了新一轮激烈党争。

高滔滔死后,哲宗得以亲政,新党人士重新得势,又卷土重来,对旧党展开新一轮的报复,死后的司马光也被追贬官职。甚至连高滔滔本人也遭到新党的追责,如不是儿媳向太后的极力保全,高滔滔太皇太后的封号都差一点被废。

所以说,“女中尧舜”的评价对高滔滔来说,有点过誉了。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风声鹤唳的故事
下一篇
为虎作伥的故事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