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历史纪事 春秋时期社会发展大势下的军事活动,有哪些特点?

春秋时期社会发展大势下的军事活动,有哪些特点?

春秋时期是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上承西周,下启战国时期,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初步变革、政治格局的演变以及思想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对于当时军事活动的开展和其特点的形成,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军事作为社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受当时整个社会形势的制约,又对社会形势的演变产生巨大的影响,反映着时代的某些要求。大略而言,春秋时期社会发展大势下的军事活动,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从中呈示着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从属性:春秋时期列国争霸和兼并的主导趋势,决定了军事在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

换言之,当时社会政治的演进,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战争这个暴力手段得以完成的,军事斗争乃是推动社会演变的有力杠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大国争霸、诸侯兼并、卿大夫夺权连绵不断,愈演愈烈,而这些活动得以进行,直接依赖于军事手段的运用。

大国通过它追求霸主的地位,吞并小国,开拓疆土,攫取财富,确立自己在政治、外交方面的优势;小国依靠它抵御兼并,维持生存,谋求满足自己的政治、外交、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卿大夫利用它削弱公室,战胜其他强宗大族,并进而伺机控制一国政权。

华夏诸国凭借它抗击戎狄等少数族的袭扰,保护和扩大延伸中原文明传统及影响。这些需求,使得军事斗争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也决定了当时战争日趋频繁、日趋激烈从有关史籍所反映的情况看,春秋时期军事活动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形式之杂,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这么说,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需要,使古代军事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初步变革,为当时的军事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春秋时期铁器的初步使用,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冶炼工艺技术的进步,使得军队的武器制作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武器种类增多,杀伤性能增强。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为各国组建军队、投入战争进一步提供了条件。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人口数量的递增,则使得国家可以征收更多的军赋,维持一支适应战争所需的军队。而井田制逐渐趋于瓦解,“国”、“野”畛域的逐渐泯灭,使相当数量的奴隶和平民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旧有的人身羁縻,逐渐地打破旧的“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的格局,为各国扩充军,增强兵力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从而为战国时期列国全面扩军备战,从事更大规模的兼并统一战争创造了有利的契机。

第政治制度的日趋健全,为春秋军制逐渐走向成熟,各国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活动,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又一个重要特色,是政治制度的转型并不断趋于成熟。这既包括中央职官制度的递壇和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也包含世族世禄世官结构的逐渐没落。

这些制度建设上的变革因素,反映在军事领域内,首先是导致了军制的积极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军事领导体制初步呈现出新的面貌,西周以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军权集中格局基本不复存在,而改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气“自大夫出气换言之,军权开始由大的集中转变为小的的集中。

各国不再遵循“周礼”的有关规定,打破原先的建军限额,放开手脚组建自己的军队。地方郡县制的初步建立,既为相对于中央常备军的地方部队的组建开辟了道路,也为战国时期地方郡县制条件下的普遍征兵制的推行作了充分的准备。中央职官设置重点的调整,司政、司民、司军政务官地位的提高和实际权限的加强,为日后文武分职、将帅殊途提供了组织上的条件。

受春秋时期政治形势演进、生产方式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武装力量结构、作战方式也开始呈现出新的特点。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车战的全盛阶段,但同时也是作战方式开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当时中原列国在从事“攘夷"活动,与戎狄步兵的反复交锋中,中原列国的基本作战样式车战,明显暴露出战术呆板、机动性受地形限制的弱点。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原国家特别是地形多山的晋国,开始组建独立建制的步兵部队,以求得对戎狄少数族作战的主动灵活。这样就导致了步兵的重新崛起,并逐渐降低了车战在作战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以步兵、水军为军队主干的吴、越诸国的北上争霸,武器装备的改进等因素,则更使得步战逐渐代替车战而成为主导的作战样式这一历史趋势成为不可逆转。

与此相适应,在当时的战争中,除了堂堂之阵的正面会战外,城战、要塞战、伏击包围战、山地战、奇袭战等战法,也逐渐有了相当突出的表现。学术文化下移,私学勃兴,为兵学理论的独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春秋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法以及民本主义等进步思想的兴起,则使当时的兵学理论建树打上了高度成熟的烙印。

春秋时期私学的兴起,“学在官府'‘格局的被打破,加以战争频繁和指导战争的需要,有力地推动兵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与当时的“显学"儒学和道家学派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并驾齐驱,各呈异彩。与此同时,兵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问,也充分吸收当时社会哲学、政治思潮中的有益成就,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成为当时进步兵学认识军事的基本立场,而朴素辩证法理论则是其构筑理论体系和指导实践行动的思想方法,至于民本主义精神,则是其实现用兵理想宗旨的有力保障。

结语

这说明,春秋时期兵学的发展和趋于成熟,是与当时进步社会思潮的基本趋势一致的,是当时进步社会思潮在军事领域的必然反映。综上所述,军事理论与实践在春秋时期的丰富和成熟,是春秋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当时社会大势作用下的必然现象。两者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关系,只有将它们作为完整的一体来考察,才能高屋建辄地了解和把握春秋军事史的发展全貌,并在此基础上,真正揭示其主要特点和基本规律。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战国时期的军事体制是如何变化的?诸子间的对战有何规律?
下一篇
在古代士兵遇到敌军攻城将梯子搭在城墙上时,为何不推倒?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