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江宁(金南京),定都于此,改称天京。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的近代史当中,太平天国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向我们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所以说波澜壮阔,主要在于这场起义,虽然最后的结局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其前后浴血奋战14年的经历,却涌现出了诸多如石达开一样的悲情英雄。同时,当我们回顾这段岁月时,能够发现的是,实际上这段历史中,有着诸多的历史片段,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推敲的。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天京事变”前,可以说是太平天国军威最盛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清军所依靠的八旗武装力量,经过百年间的退化,已经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以至于,从广西到江苏的征战路途中,太平军近乎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尤其是自永安突围后,太平军更是凭借仅有三万多人的孤军,一路向东,到了南京城下的时候,队伍发展到了数十万之巨。当我们回顾这段早期的征战岁月时,同时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那就是太平天国为何选择南京作为自己的都城,选择别的地方不可以吗?
首先,太平军之所以能够在广西短期内,便达到声势浩大的地步,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打着“小天堂”的旗帜。而这个“小天堂”是哪里呢?这个地方就是当时的南京。那么,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而独独是南京城呢?因为,在那个时代江浙地区的经济富庶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以至于清王朝的财政收入,大多依仗于江浙地区的赋税。所以,如果将南京定为都城的话,那么必然符合“小天堂”的要求。并且洪秀全在永安突围时也曾承诺“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者,大则封丞相,至小亦军帅职。”
同时,选择在江浙富庶地区扎根,对于太平天国早期有两点好处。第一点在于,依托于江浙地区的富庶,太平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这样可以更好的发展。而第二点则在于,江浙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清王朝赋税的重要来源地,如果定都南京的话,可以进一步切断江浙地区同北方交流的漕运,这样的情况,对于当时孱弱的清王朝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并且,定都南京也是太平天国内部,东进派的胜利。在永安突围后,太平军对于未来的战略规划,陷入了一场大争论。当时,以杨秀清为首的一派,则希望顺江东下,夺取南京。而当时罗大纲为首的一派,则提议渡过长江,占据河南,继而问鼎中原。显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杨秀清为主的东进派,获得了支持。实际上,当时选择南京作为国都,也是太平天国保守战略的一个体现。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杨秀清曾明确表示“舍要害,专意金陵”,“即不成事,黄河以南有,我可有已。”杨秀清的这番言论,所代表的正是当时相当一部分人想法。这个想法,所表现的也是保守的战略态度。这个战略的根本是,在南京建立统治,并派兵四处征讨,即便无法完全推翻清王朝的话,也能就此获得半壁江山,作为依仗。由此可见,南京在当时太平军战略上,也属于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次,南京除却富庶之外,南京也曾是当时六朝古都,王者之地。在太平军冲出广西后,如若在长江以南寻找一个适合当都城的地方的话,那么这个地方非南京莫属。历史上的南京,不仅是六朝古都,同时也是一个雄踞东南的存在。如果,在这个地方建都的话,向北可以窥伺中原,往南则可以占据半壁江山。这样的情况下,更是断绝了太平军占据其他地方为都城的想法。
公元1853年,太平军最终在南京建都,并改南京成为天京。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就比较清楚了,进入南京城后的太平军,一改此前艰苦斗争的精神,完全沉浸在了江南纸醉金迷的生活中,直到1864年,这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一场幻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