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未解之谜 西汉和东汉相比 东汉知名度为何比西汉还低

西汉和东汉相比 东汉知名度为何比西汉还低

还不了解:汉朝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王朝存在感为什么比西汉要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西汉与东汉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权和王朝,但后世还是习惯上称为“两汉”。两汉的国祚延续了四百多年,仅低于“两周”的八百年国祚,是我国古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西汉王朝存续了210年,东汉王朝存续了195年,期间的国号都是“大汉”,后世为了区分才分别称为“西汉”和“东汉”。在两汉中,西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甚高,而东汉却显得有些默默无闻,甚至总被人忽视。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近两汉,还原最真实的那段历史。

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是一个成功实现“人生逆袭”的典范。他从区区亭长做起,竟然在乱世中崛起,凭借并不出众的文才和武功,先后击败了强秦和项羽,成就了自己的帝业。而且,他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出身的皇帝,真正兑现了陈胜、吴广起义时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邦建立西汉以后,曾经对北方强大的匈奴进行过用兵,在遭遇“白登之围”后全面收缩防御。在他过世后,政权被吕后所把持,使得汉惠帝刘盈成为了一个傀儡皇帝。

吕氏乱政被平息后,刘恒被拥立为新帝,史称汉文帝。他登基后,开始积极推行黄老学说,坚持“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的国策,在大力对外收缩的同时,国内形势迅速转好。

文帝之后是景帝,刘启继承和延续了父亲的所有政策,父子合力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两代帝王给西汉储备了充实的国力,为接下来汉武帝的“大有为之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完成几年的过渡期后彻底掌权,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内外政策,将自己打造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封建帝王之一。他最大的功勋主要在对外方面,终于击败了为祸中原政权数百年的匈奴,而且还开通了“丝绸之路”。

不过,由于汉武帝的过分攻伐,使得汉朝的国力损耗巨大。之后继位的汉昭帝刘弗陵还是个“娃娃皇帝”,他在霍光辅政下才击败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叛乱,稳定了西汉的政权,国力也开始复苏。

汉宣帝登基后,沉着冷静地处理了霍光族人的叛乱,同时还基本解决了匈奴的危害。至此,他成为了西汉王朝最后一位明主,此后的西汉开始大步下滑。

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和汉平帝都属于无能之辈,刘氏大权日益旁落,直到“王莽篡权”建立了新朝,标志着西汉的灭亡。

王莽虽然建立了“新朝”,但国家尚未稳定之际,就遭遇了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刘秀以刘氏皇族的身份起兵造反,很快就成为了主力军,一举推翻了新朝政权,自己沿用“大汉”的国号,史称东汉。

刘秀驾崩后,汉明帝继位并坚持父亲的对外扩张政策,出兵攻打北匈奴的残余势力。之后,他派班超征服西域后重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巩固两汉十几位帝王的扩张成果。

之后的汉章帝也算得上是有为之主,稳固西域的同时,还在国内减轻刑罚和赋税,实现了“明章之治”,为东汉积累了强大的国力。

汉和帝刘肇时期,东汉的国力达到了巅峰时期,彻底解决了北匈奴的隐患,从此以后再无“匈奴之患”。但是,汉和帝之后的东汉却开始彻底动荡,衰落之势非常的明显。

汉殇帝刘隆在位数月就驾崩了,汉安帝刘祜继位后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国家从此再无宁日。

接下来,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都是过眼云烟,毫无作为。再以后的汉桓帝、汉灵帝更加昏庸,直到汉献帝刘协退位于曹丕,东汉王朝宣告终结。

西汉与东汉比起来,国祚延续仅仅长了十五年而已,但影响力却强出了许多。除了一些固有因素外,比如开国皇帝刘邦建立大汉,汉武大帝刘彻开疆扩土等等,笔者认为东汉影响力弱的重要原因就是刘氏真正掌权时间不长,东汉后期的娃娃皇帝们使得国家大权彻底旁落于宦官或者外戚。

不可否认,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也很强大,先后出现过吕太后、窦太后、王太后等掌控朝政的外戚。但是,这段时期的外戚还算收敛,也没有太严重的宦官势力,基本都能还政于刘皇帝。

但是,东汉就不同了,除了刘秀以外,其他的刘皇帝都是短命,使得继位之君都是娃娃。于是,外戚再次登场了,太后抱着娃娃皇帝掌权,自然会重用自己的哥哥、弟弟,使得外戚掌握了国家大权。

娃娃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自己的大权旁落,于是重用身边的宦官们进行夺权,结果却“按下葫芦起了瓢”,就在借力打力的同时,宦官集团也迅速崛起了,使得东汉的政局更加混乱和复杂。就这样,皇帝、宦官和外戚之间来回夺权,相互打压,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

综上所述,就是东汉王朝看起来比西汉王朝缺乏影响力和存在感的原因。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推恩令真的是第一阳谋吗 西汉王朝崩溃的元凶因素是什么
下一篇
曹丕如果把汉献帝给刘备,刘备还会称帝吗?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