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贵子”,大多是经历考试这一关,在古代则是叫做科举。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同时也是当时的时代条件下最公平的方式了。关于科举制度的产生,一部分史学家认为是隋朝,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汉朝,但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其作用也是大致相同。对个人来说,科举是为了日后的飞黄腾达,从大方面来说,科举的存在也是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的一大动力。
都说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喜之一,确实当上了状元也就意味着迈出了成功的一步,除了日后的发达不谈,至少状元也是富商和大官们的选婿首选。单单是榜下捉婿还不够,抢婚也是常事,比如北宋的一位状元冯京,就同时被外戚集团和兵部侍郎家抢着当女婿。
状元虽然是栋梁之才,也是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凡事也都有个例外,比如明朝这位历史最惨状元,不但没有享受到一点状元带来的福利政策,反而因此被车裂而死。
这位悲惨的状元就是闽南才子陈安阝,那么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状元,不但不被国家重用,反而被车裂呢?陈安倒不是作弊贿考,只是因为其南方人的身份,特别是陈安阝那一届的科举考试全部录取的51人皆为南方学子。
经过宋代之后的经济重心南移后,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已经完全是甩开了北方一大块,这些都是受到当时的学子们所公认的。不过明洪武十三年的这次科考中,最后录取的51名考生竟然都是南方人,这也让落榜的北方学子们纷纷前去礼部喊冤,甚至还走上京城的街道当街拦住官员轿子告状。
科考舞弊历来就是大忌,尤其是朱元璋这种手腕强硬的皇帝,便在消息刚一传来后,马上就派人彻查此事。可是朱元璋派出的十二人调查小组,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复核后,得出的结果是入榜的51人皆是真才实学。
复核结果出来后,再次引起北方学子和朝廷上北方官僚们的一片哗然,众人再度抗议要求重新调查,并还有人说主考官刘三吾和复查的张信已在暗中串通好。
朱元璋听闻后十分愤怒,并突然下诏认定刘三吾为蓝玉余党,这一案过后,刘三吾被发配处理,张信则是更惨的凌迟处死。“肃清”风波过后,朱元璋亲自策问此事,并确定下一批全部61个北方学子上榜的榜单。至于为何这么严肃处理,有些人说朱元璋是为了笼络北方人心,还有说是维持朝廷南北官僚集团的平衡等等。
陈安阝原本是光宗耀祖的状元,可是却因为一场意外的南北榜案白白的丢了状元之位,甚至还因莫须有的罪名而被下令车裂而死。
其实,最后的结果本不该如此残酷,陈安阝的状元之位也不用被动摇,只是朱元璋手底下的官员实在是不懂得朱元璋意图,而且他们自身的情商也是偏低。当时朱元璋的江山刚打下来不久,主要就是求稳,从第二次的复查中,只是再增添一定比例的北方学子就是完美解决方式了。可是两次复查却都未能平定人心,也逼得朱元璋不得不采取铁腕手段镇压去平息这场风波。而这场科举的状元陈安阝,不但丢了状元,还落个惨死的下场。
而这说明了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性,毕竟只需要几个人的死,就能起到稳定天下的作用,皇帝又何乐之而不为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