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知秀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春思》吧。
春分时节,太阳回归赤道,是北半球村正好的季节。昼夜平分,从今日开始起,白天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从海上吹来的季候风,带来温暖的雨水和湿气,草木生长,百花盛开,莺啼燕转,好个热闹的春天。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唐朝李白《春思》
这正是春分前后的时间春风绿意,是一种有层次的绿。春草绿遍大地,已呈现出青青郁郁的深色,这是春深,而桑树此时正在发芽,是一种新鲜的新黄新绿。而春草,象征连绵的情思,此时正是女子们养蚕等丝的时节。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那么这个怀归日是什么时候呢?通常春分之后,一直延续到寒食清明,是古代游子回乡祭祖,慎终追远的日子。当我的爱人,你想回来的时候,正是我惆怅之时。这是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日子你在远方,还不能归来,但是,你的思念和我的思念交汇在一起,是一种闲愁两地相思。
虽然说相思,自古纳为闲愁,但是从古到今,因为生存而分开的夫妻恋人们,是面对的高风险的人生。每一种相思的背后,是对对方生死冷暖的操心。古人注重感情,是有着物质条件的限制的,一生之辛劳短促,来不及变心,时间和生命就过去了。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分别与相思,比现在的更为深沉,说是闲,其实是生死忧患。
要知道在唐朝尚武,在生产力并不十分发达的古代,开疆扩土,求生兴家,都是男人们实打实的颠沛换来的。唐朝,则有更多的男性外出,留守的女子,青春与岁月固定在家庭里,却有连绵如春草的思念与操心。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这其实是一句反话,到处都是春天,不寒的杨柳,风徐徐吹来,又是一年一度的盛春。春风之暖,在春分左右更加明显。哪怕是北国,此时重衣都穿不住,春风是这样温柔地扑进了窗户,鼓荡起窗帘,吹进春衣的袖口。这其实是一个让人轻欢和小麻醉的季节。
女主人肯定感受了无限的春天。只是这个春天,没有你在身边,在享受和忧患间,也有一种淡淡的无奈的忧伤。而这首诗的含蓄美丽,在于既写了春天的美丽,有精准把握了离人的忧愁,但是却不流于过分的伤感沉闷。有着多层次的春感和春美,混合成春暖季节的交响。
毕竟不是所有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春天里自由自在,这个女子是在家中,春风入罗帷。或者也有些春梦吧,如此好的春天呀!
比起这个女子含混如薄酒的春守,宋朝的邵雍,只有一种在家中的安然。
“四时唯爱春,春更家春分。
有暖温存物,无寒著莫人。
好花方蓓蕾,美酒正轻醇。
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醺。“宋朝邵雍《乐春吟》
“四时唯爱春,春更家春分。有暖温存物,无寒着莫人。”
一年四季的时候最爱春天,此时的邵雍已经中年。可以说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四处的游学。走过了黄河汾河,去过汉江平原,考察了历史上很多的遗址。这都是年轻时候的事了。这也是他中年之后分外爱家。哪怕是定居到洛阳,住在茅草棚里,也是一副怡然自得。
能够在家里过春分,这是经历过人生游历的邵雍发自内心的感想。51岁的他,在洛阳的郊区,开始了自耕自种的生活,并且乐观地将住所起名为“安乐窝”。在春分时节,他待在小小的庭院里。感受着无处不在的春风。此时的春风,有暖无寒,对于精神上追求人天至道的邵雍来讲,此地就是最好的修行。他能从细节的地方感受自然之美。
“好花方蓓蕾,美酒正清醇。安乐窝中客,如何不半曛?”邵雍的富贵是清寒中的普通人的富贵。
春分时节,正是好花打着蓓蕾之时,所谓的好花,也不会是牡丹名花之类,不过是他身边的花草,好酒也不会是兰陵美酒,不过是一点家酿,度数不高,但是有清淡的酒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人生贵在知足常乐,物欲少,欢乐多。
其实这一种节制地对待生活的方式,正是邵雍成为一代名家的原因。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还有诗人。可以说他大半的时间,都没有在意生活中的舒适安乐,正是这种对物质要求的极低,反而成就了他旷达的思维。
他的十首《梅花诗》,气势开阔,包罗万象,有对历史的反思,发现历史的规律,不但诗写得朗朗上口,而成为了几百年来,人们解读历史和未来的一口深井。
而彼时的春分,他不过是在家里,用清寒之身,享受的春分春半愉悦心灵的美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