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国学文化 南宋朱淑真所作的《冬至》,蕴含憧憬与喜悦的心情

南宋朱淑真所作的《冬至》,蕴含憧憬与喜悦的心情

南宋朱淑真所作的《冬至》,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冬至》

【宋代】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译文

十一月,黄钟律管应合冬至历象,和风催动;阴气潜伏,阳气回升,温和之气逐渐回来了。

葵菜影子相应移动,冬至这天白昼最短;腊梅花儿率先趁着小寒时节即将盛开。

八方之神的卦象都占得明年是个丰收年;玉制第六管黄钟管芦苇膜灰便自动飞出,应冬至节。

已经发现岸边一排排迎腊月的柳树,参差不齐的枝条,又要引领春天的到来。

注释

1.黄钟:古人为了预测节气,将苇膜烧成灰,放在律管内,到某一节气时,相应律管内的灰会自动飞出。黄钟律和冬至相应,时在十一月。

2.应律:应合历象。

3.阴伏:隐蔽埋伏。这里指阴气下伏。

4.淑气:温和之气。

5.葵:指葵菜。

6.长至:此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冬至后日渐长,故称。

7.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一月五、六或七日。

8.八神:主宰宇庙的八方之神。

9.表日:标识黄道吉日。

10.和岁:时和岁稔之意,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

11.六管:玉制六律管。

12.葭(jiā):初生的芦苇。

13.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赏析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一首冬至节气诗。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朱淑真生长在北宋末年,婚姻不幸,丈夫出轨,遭遇家暴,万念俱灰下,于婚外寻找情人,靖康之变后,与情人天各一方,家人将其文稿付之一炬,唯剩下《断肠词》、《断肠诗集》。晚年,朱淑真在孤独中去世,去世时间不详。一代著名女词人的身世真令人唏嘘不已。

这首冬至诗,就是出自她的《断肠诗集》,成为断肠诗中的另类,憧憬与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其才情亦可见一斑。

首联,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是说,十一月,黄钟律管应合冬至历象,和风催动;阴气潜伏,阳气回升,温和之气逐渐回来了。

冬至,本来表示冬天真正来了,天气变得特别寒冷起来。可是,在诗人眼中,却看到了一片春意,一片生机勃勃,一片丰收喜悦之景。

“好风吹”,“淑气回”,这样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

颔联,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是说,葵菜影子相应移动,冬至这天白昼最短;腊梅花儿率先趁着小寒时节即将盛开。

诗人在冬至这一天,一下子就联想到小寒节气,还有含苞待放的腊梅,仿佛美好的时节一下子飞速运转过去。

所有的时节都有它的可爱之处,哪怕是寒冬腊月,梅花便是第一个迎接春天的使者。在寒冷之中,涌动着一丝丝的暖意。

颈联,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是说,八方之神的卦象都占得明年是个丰收年;玉制第六管黄钟管芦苇膜灰便自动飞出,应节冬至。

飞葭动细灰,即“葭灰”,也叫葭莩之灰。

古人将芦苇的薄膜烧制成灰,放入十二乐律的管内,埋于密室地下。

管端上口齐平,上覆以绢帛,下端长短不一。

全埋在泥土中。

第六管是黄钟,此管最长,得地中阳气最早。

冬至一阳来复,黄钟律管的膜灰便自动飞出,第六管灰动,应冬至节。

冬至前灰飞向下,冬至后则灰飞向上,因冬至一阳生,阳气舒展的原因,古人称此法为“飞灰侯气法”。

杜甫《小至》有“吹葭六管动飞灰”的诗句。

尾联,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是说,冬至这天已经发现岸边一排排迎腊月的柳树,参差飞舞又要引领春天的到来。

这句表面上是写腊柳迎春,实际上是写诗人迎春,讴歌阳气回升、万物即将复苏,含苞的梅花和萌动的柳枝,便是这春天的先遣者。

在冬至日,诗人想到的却是即将到来的春天,说明了诗人对于美好明天的憧憬。

正如雪莱的诗句所说,“既然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寒冬之中,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克己奉公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下一篇
苏轼所作的《冬至日独游吉祥寺》,蕴含一种疏旷之美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