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感叹贾府是何等的风光,以上问题知秀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贾元妃虽然万般爱护贾宝玉,但是她早就看到,将来直接导致贾家败亡的,就是此人。
省亲时,她通过一出戏,向家族报警,可惜无人醒觉。
元妃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
脂砚斋批曰:“《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第一出戏《豪宴》,出自明代戏剧《一捧雪》。说,莫怀古家藏传家宝“一捧雪”玉杯,被严世蕃看上了,因此被害得家破人亡。
这个戏里为什么“伏贾家之败”?
(一)不可能是“夺扇”事件
《一捧雪》是一个“夺宝”事件,巧合的是,贾家也有一个“夺宝”事件:贾赦看上石呆子家传的扇子,索买不得,竟勾搭贾雨村,陷害石呆子拖欠官银,害死人命,强夺扇子。此种行径,和戏里的严世蕃几乎如出一辙。
所以有人说,《一捧雪》影射的就是这件事。
但是细想一想,不能成立。关系颠倒了——“夺扇”事件,导致的是石家败亡,贾家在这个事件里,是施害者,不是受害者。或云,贾赦强夺财物,逼死人命,是后来被法办的一个原因,这自然有可能,但是以贾家之势,岂能仅仅因一桩刑事案而整体崩塌。
既然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那么贾家应该类似戏里莫怀古的角色,因自己家的宝物,引来类似严世蕃那样的强有力者抢夺,而导致败亡,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二)也不会是妙玉
还有一种猜想,指向妙玉——因为妙玉有宝物啊。
第四十一回,招待贾母饮茶,捧出“成窑五彩小盖钟”;招待薛宝钗,拿出“分瓜瓟斝””;招待林黛玉,拿出“点犀”,都是稀罕东西,即使拿给贾宝玉的自己常日用的“绿玉斗”,也是贾家“未必找的出”的珍玩。
这里妙玉无疑是出于争竞之心,向人强调自己高贵的出身,但是也说明,她确实有不少好东西,随便取出几件,都是世间珍宝。书里说她出身“读书仕宦之家”,看来这个“仕宦”不会是一般职务。
但是妙玉父母早亡,权势也就不存在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拥有那许多珍宝,是福还是祸?她还一点不掩藏,偏有意显示宝物,做云淡风轻状。可能确实出身显贵,缺乏“财不外露”的民间智慧。
贾家既有心庇护她,自然不会打那些宝物的主意,但是别人就不好说了。
妙玉因此惹祸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什么会致使贾家败亡呢?
有人是这样解释的:妙玉的家庭可能本来极显贵,在最高级别的权力斗争里落败;贾家收留妙玉,是一场高风险的政治投机;最终妙玉因太过高调,刻意炫耀宝物,暴露行踪,而引来政敌追杀,贾家也因而获罪。
这个思路呢,不能说完全没道理,只是在文本里实在找不到有力的证据,需要在文本之外“补充”很多内容才能把这个逻辑链连接起来,所以不足采信。
(三)贾宝玉取祸之道
还是回到问题的起点:贾家是因为某件宝物而惹祸,那到底是什么宝物呢?
这样的簪缨勋贵之族,宝物不会少,哪一件最珍贵,足以耸动视听,引起某个强大力量的注意?
——只能是通灵宝玉!
毫无疑问,贾家上下,最为珍视的,就是贾宝玉出生时,口中所衔的通灵宝玉。
此宝来历本已神奇,上面还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等文字,难免会引发很多联想,重视它的,绝不止贾家人自己。
有红学家指出,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的象征:传国玺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与通灵宝玉上的文字隐隐相呼应。红学家会做这样的联想,在《红楼梦》世界里,会不会也滋生出什么联想?
更何况,贾家有个通灵宝玉,这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第二回中,通灵宝玉的故事,就经由冷子兴之口从京中传播到了扬州;第十四回中,路谒北静王,没讲几句话,人家就开口要看玉。
你看,下到市井,上到朝堂,人人皆知通灵宝玉。这是闲人无心传播奇闻,还是贾家有意制造舆论?普通人未必会这样想,但是,坐在上面的人未必不这么想——历史上这种事还少吗?
你贾家作为军功起家的勋贵,传出这种风声,是想干什么?
所以对于上面的某个力量来说,通灵宝玉很重要,准确地说,使贾家失去通灵宝玉很重要。
当然,通灵宝玉只是个隐喻,指的就是贾宝玉。
有人会说,贾宝玉还小,十几岁孩子,能惹出多大祸来?而且他温柔善良,比贾家大多数男性要干净的多,他怎么会导致家族败亡?
其实,贾家男性那些恶行,好色也罢,抢夺财物也罢,仗势欺人也罢,对统治力量来说,其实都无所谓,腐化一点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最可怕?什么不可容忍?——不忠!权力受到威胁才是最不可饶恕的。
前面说过了,贾家这样的勋贵,不会因为什么刑事案件垮掉,能够毁灭它的,只能是政治因素。
贾宝玉管不住嘴,什么话都敢说,毁僧谤道的话也就罢了,那本来就不是主流;但是口口声声攻击读书上进的人为“禄蠹”,否定“文死谏武死战”的传统价值观,这就有渉敏感区域了。再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一番,汇报上去,哪一条都够贾家喝上一壶。
何况贾家始终处于监视之下,任何人一言一行都瞒不了人,而贾宝玉被惯坏了,从来没有“祸从口出”的意识,口无遮拦,正是取死之道。
再者,贾宝玉放浪形骸,交游不谨慎,他不喜欢和严肃的人来往,却往往和身份尴尬的人打得火热,如琪官、柳湘莲之类,很难不惹一身腥膻。
最为要命的是,他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
本来初见北静王,获赠香念珠一串,这在贾宝玉未必是存心,但在北静王,则无疑是有意结纳,在外界看来,贾家投效北静王,已经不需要怀疑了。
贾家已经被定义为北静王的人,贾宝玉又好死不死,被个琪官扯进忠顺王府的是非。在忠顺王府看来,北静王的人把手伸进了自己的地盘,意欲何为啊?
贾家早就是空架子了,事实上它惹不起任何一个大块头,隐忍退守尚不足以自保,何况被拖入北静王与忠顺王这一场角力?
贾宝玉生活不检点,在外面狐朋狗友瞎混,竟拖累整个家族成为两大势力争斗的一处钮结。不管谁胜谁败,神仙打架,最后总是要牺牲一批小鬼,才好了局的。
而贾家不幸就成了这样被牺牲的小鬼。一切皆由贾宝玉而起。
贾元春入宫日久,目睹权力斗争之险恶,于是洞见家族的危机:家里长辈不能给予宝玉必要的教导,以规范其言行,这个弟弟,必将成为导致家族败亡的直接原因。
只可惜,戏里戏外,不能相通,贾家各个安享富贵,贾母等人只知一味溺爱,而贾宝玉恃宠而骄,以为天永远不会塌下来,却不知,多少双眼睛,在等着看他们的好戏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