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元璋的确发生过。
《清圣祖实录》中记录康熙在第三次南巡中的讲话:
明朝洪武乃创业之祖,朕两次南巡俱举祀典,亲往奠酒,今朕临幸,当再亲祭”……上由甬道旁行,谕扈从诸臣皆于门外下马。上行三跪九叩头礼,诣宝城前行三献礼。
《康熙起居注》也记载,清康熙皇帝曾6次南巡前往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拜谒,并且还提到这样一番话:“巳时,上率内大臣、侍卫、部院官员往谒明太祖陵,于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礼”。
这么看来,康熙祭拜朱元璋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知道,三跪九叩可是一种大礼,朋友们不禁要问,同样是帝王,也并非有血脉相承,那么康熙祭拜朱元璋算怎么回事呢?就不怕跌面儿吗?
这也许是你我迷惑之处,但在康熙看来,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世无长生,轮回无往。一世凡尘争渡,只为踏骨腾天。
康熙之所以认同朱元璋,那是因为康熙在朱元璋身上寻求某种认同。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康熙也许只是走一个过场,但产生的连锁反应,却是久远的。
01
从放牛娃逆袭为一代帝王:朱元璋的闪光点可圈可点
康熙帝为何要对朱元璋行三叩九拜大礼,康熙究竟要在明太祖身上探寻什么历史奥秘?说白了,康熙很欣赏朱元璋,有句古话叫识英雄重英雄。康熙是一代明君,而朱元璋更是靠着自己的双手,打出了一片天。
朱元璋出身草莽,曾为了一口饭,不惜当了和尚,最后又沦落街头。他历经千辛万苦,从刀山火海中闯出一条坦途大道,最终成就了千秋霸业。
就古代400多位帝王而言,无论是从出身还是骑马打天下,朱元璋又怎是一个“传奇”可以概况?!所以在朱元璋身上,我们能看到的还有很多,这些也让康熙为之钦佩。
帝王间的心心相惜可能只是某种表象,康熙高调祭拜朱元璋,其实还隐藏着另外的深意。
02
康熙“醉翁之意不在酒”
明确一点,朱元璋可不是康熙的老祖先,论仁孝之礼,康熙不挨着。出于对朱元璋的尊敬,康熙6去明孝陵,但这只是部分原因。分析大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康熙一路走来也不容易,他要守住江山,仅仅靠骑马治军、铁腕治民是万万行不通的。所以,他祭拜朱元璋,就是要昭告天下,马背上的民族,不单单只会骑马打仗,更会用中原的文化管理中原。
首先,身处权力顶端,康熙也学朱元璋的权术
康熙虽然生下来就是皇子,但他的成长过程以及亲政经历同样历经波折,不啻于刀尖舔血。从这点来看,他与朱元璋从草根摸爬滚打上位来说,有相似之处。雷同的际遇,让康熙对朱元璋多了几分敬意。朱元璋,作为一代无可辩驳的雄主,他的治国手段,驭下之术,必定会与不甘平庸、心有所想的康熙产生深深的共鸣。
只有处在权力顶端的人,才能理解那种高处不胜寒的险境。故而,康熙学习历史,了解先人治国之术,这是康熙加强自身统治的必修功课,与其说这是祭拜,不如说是“朝圣”。
其次,“初代目”秦始皇和朱元璋,让康熙看到了不同的自己
扬别人之长处,避自己之短处。秦始皇和朱元璋同开中国新气象,同样都是开国雄主,但两人的区别却犹如天壤,这也对康熙的借鉴甄别,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千古一帝秦始皇,虽然是封建社会的开创者,但是在他死后不久,秦朝就崩溃了。之后的历朝历代,除了元朝之外,几乎所有王朝的运营模式,都是照搬秦始皇的那一套。不夸张地说,秦始皇影响了除元朝外几乎所有的封建王朝。由于某些根深蒂固旧制度的影响,很多后续王朝出现了内乱纷争。
有别于秦始皇,康熙看到了朱元璋的与众不同之处。他看到了朱元璋从一介布衣,一步步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不论是从打天下还是守江山,康熙从老朱身上看到了很多发光点,因此他把朱元璋就看成了自己的楷模,所以才会去下马参拜朱元璋。
第三,笼络人心,将清朝归为华夏传承
自古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自祖先入主中原以后,康熙心里明白,自己始终代表着“外来文化”,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就是“入侵者”,是异族,是鞑子,而并非正统传承继任者,随时都有被推翻的可能。
康熙以天之骄子的身份向朱元璋跪拜,一方面是为了笼络汉人之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清朝顺利的归为华夏传承,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是明朝的合法继承者。同时,向朱元璋跪拜,按照时间线来算,自己也是晚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康熙皇帝给朱元璋磕头,也是合情合理的。但老百姓却看到了一个传承汉文化的帝王。
03
为守江山,康熙更多追求文化认同
若说满清是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一手打造的话,那么真正入主中原,坐稳江山的功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康熙了。虽然此时清朝已经统治多年,但是当时的汉族百姓仍对清朝的统治十分不认可。
因为在老百姓看来,清朝的统治者是趁着明朝的内乱,才得到江山的,清朝的政权并非正统,加上清朝入关后曾作出的很多骇人的举动,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蓄辫运动,所以百姓的反抗此起彼伏,民众和朝廷的矛盾也是愈积越深。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
为了缓和这些积怨,满清统治者也是想了很多的法子,康熙当政后更是绞尽脑汁来通过各种手段来处理这样的危机。
而文化认同的差异,无疑是根源所在。所以康熙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文圣”孔子入手。康熙皇先是祭拜孔庙,孔庙上面“万世师表”的匾额就是康熙帝亲笔书写的。而祭拜明太祖也代表着对明朝正统的认同,三拜九叩的方式也说明清朝对封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可。
你可以说康熙的跪拜是一种政治作秀,但朱元璋的一系列制度,无疑影响到了清朝的统治。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见明孝陵前康熙立下的一块石碑,上面是他亲笔题写的“治隆唐宋”四个大字。意思是,朱元璋的对于国家的治理,所做出的的贡献,可以跟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相提并论,可见康熙皇帝对于明太祖朱元璋也是打心底佩服。
另外我们知道,明孝陵位于南京市,而江南也曾是“反清复明”的“重灾区”,文人学子在感情上无法抹去对前明的思念,而满清发动的“文字狱”已经对很多人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彰显新君的怀柔与传承,康熙皇帝自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第一次下江南以来,几乎每次来到南京都要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
可见,康熙这一跪,不仅显示出康熙皇帝的胸襟广阔,而且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消除民族矛盾,稳固了清朝统治;康熙这一跪,为“满汉一家”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朱元璋#
大清江山存在了二百多年,康熙功不可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