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魏延被灭三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一心为了蜀汉,魏延死后为什么还被夷三族?魏延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如果要说三国时期谁死得最惨最憋屈,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关羽、张飞、姜维、夏侯渊等人;不过,以上这些名将虽然死得惋惜,但却不憋屈,因为他们要么是自作自受,要么是战死沙场,没什么可憋屈的。其实要说在三国时期,谁死的最憋屈,其实应该是魏延才对。
在正史中,魏延最开始追随的就是刘备,所以并不存在什么“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之说;魏延是义阳平氏人(今河南桐柏县),早年并没有官职,不过应该是出生豪强,因为魏延是带部曲投靠刘备的,所以起点稍高一点;在随刘备入川时,屡立战功,因而升为牙门将军。
虽然牙门将军只是个杂牌将军,但也算是肯定了魏延的能力。而且在汉中之战后,在商议谁留守汉中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军队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其实在汉中之战时,并没有见到魏延立下什么功劳,但刘备依然做下了这个决定;要了解魏延才投靠过来没两年啊!而且关键是还没立下什么大功劳;其实在预想中,即便不是张飞,也至少应该让赵云上吧,论跟随刘备的时长而言的话,赵云可能仅次于关羽和张飞,论能力,汉中之战时,一半的功劳都是赵云的;但,终刘备一朝,赵云只是一个翊军将军,嗯,就是一个杂牌将军而已。
直到刘备去世后,在诸葛亮的提携下,赵云才得以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这和魏延是不能比的,因为在刘备称帝时,就已经封魏延镇北将军了。单论崛起速度之快,魏延在蜀汉无人出其右。但之后魏延镇守汉中的事迹,足以证明刘备的眼光之毒辣,虽然曹魏屡屡有进犯汉中之意,但魏延实在是守得太严了,让曹魏无可乘之机。
正是有魏延镇守汉中,所以在襄樊之战后,刘备才敢举全国精兵伐吴,因为有魏延在,根本不担心曹魏进犯。而在刘备去世后,南中联合南蛮叛乱,诸葛亮也是毫无后顾之忧的带将前去平叛,虽然将魏延也带过去了,但魏延在汉中的部署却是丝毫没变;魏延固守汉中的战略部署,保了汉中数十年太平,直到姜维掌握大权后,将魏延部署全部打乱,才有了后来的“魏灭蜀之战”。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魏延官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而且魏延还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其实诸葛亮并不是觉得此计不行,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对曹魏的部署自然是了若指掌,既然能提出来,当然是有把握完成;诸葛亮也只是觉得此计有危险才拒绝的。
不是说魏延是完美无缺的,虽然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但是在诸葛亮死后,杨仪却是矫诏杀了魏延;而且回到成都后,更是夷灭魏延三族,当真是心狠手辣。
或许很多人认为,魏延有反心,该杀;但是在正史中,自始至终都没说过魏延要反,最多只是私人矛盾而已;如果这还不能证明魏延的无辜,那杨仪后期的所作所为也能从侧面证明魏延的无辜;在诸葛亮死后,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由蒋琬接替,而杨仪被拜为中军师,其实中军师已经算是很高了,但杨仪并不满足,还经常口出怨言,因而被流放;但杨仪并不自省,反而经常上书诽谤,最终惹来杀身之祸。而且,自始至终,其实都相信一代枭雄刘备的眼光,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极少出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