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是北宋时期政治家、诗人,曾担任宰相,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寇准明明知道宋真宗是一个贪生怕死的皇帝,不避权贵让皇帝亲征打退了辽军的进攻。逼迫他们签订了澶渊之盟,维持了边境一百余年的和平。真实的历史遗迹当中,对寇准的赞赏之词滔滔不绝。然而他依然没有逃脱小人的暗算,多方面弹劾导致他被贬雷州,最终抑郁而终。
011:早年得到宋太宗皇帝赏识,性格耿直不避权贵
根据宋史记载,寇准的先祖居住在太原昌平乡。名门望族出身的他没有那些世族子弟的那种无所谓之心,相反素来以神童之称的他更加勤奋好学。宋史记载说寇准十四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不少优秀的诗篇,十五岁能把春秋背得滚瓜烂熟。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寇准考中了进士。这个时候他才不过十九岁,按照当时情况来讲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十九岁按照我们现在人来说大部分还只是刚刚踏进大学的门,人家就已经在首都的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
宋太宗那一天亲自录取进士,往往他这种情况都会到殿中亲自询问一番。年纪轻的普遍得不到重用,有人叫寇准虚报年龄。寇准说:“我才刚刚要踏进仕途,怎么能够为了自己而欺骗皇帝呢?”
几年后宋太宗下令官员们可以放心说自己的意见,寇准因此大胆谏言。忠言逆耳宋太宗听不进去,正当要离开宝座的时候被寇准拉扯住了衣角。劝他重新入座,等到他把话讲完再走也不迟。
宋太宗事后十分赞赏寇准,说道:“我得到寇准就好比唐太宗得到了魏征一样,心里非常高兴。”寇准在朝廷当中以刚猛正直出名。这样的人在官场上很难一直顺风顺水,朝堂里勾心斗角的事情时有发生。
淳化初年的时候,朝堂上出现了两起影响比较大的贪污案。情节严重的王淮赃款数以千万计,最后仅仅是以撤职收场;情节较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寇准知道这是王淮的哥哥背后搞的鬼,没有后台的只能自认倒霉。
寇准恰恰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第二年春天发生大旱。古代封建社会崇尚的是迷信,宋太宗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的惩治。把一些主要大臣叫到身边来:“你们说说,是不是朕做错了什么?”
其他大臣不敢把罪责推给皇帝,只有寇准不这么认为。他回答说:“虽然这和陛下您没有关系,可是刑法毕竟出自你的手上。”说完宋太宗很不高兴,一转身就要离开。可想着还是不能一走了之,万一人家说的在理呢。
寇准这时候却卖关子,条件就是让掌管军事的枢密院和执政政务的中书门下的官员全部叫到一起。看到这些官员基本全部到齐,他敞开嗓子说道:“当年轰动京城的两大贪污案件大家并不陌生吧?”
王淮明明罪责比人家祖吉严重的多,可有一个当官的哥哥最后得以保全。反过来看那个祖吉,明明罪不致死,硬是被定罪处死。宋太宗听后大怒:“首先把王淮哥哥处分了,其次认识到寇准的重要性,很快让他进入了国家权力中枢。”
022:澶渊之盟多亏了寇准,无形之中也得罪了小人
寇准如此有才华的人,再加上性格等原因势必遭到同行的嫉妒。其中以王钦若为主要代表,宋太宗死后边事日益紧张。景德元年,寇准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年九月辽国派出20万大军南下讨伐宋朝,边关告急文书一天之内最多的时候达到五封。
这种情况下群臣划分了不同的阵营。当时担任参知政事的王钦若因为生在江南从而建议皇帝迁都金陵,他极力主张南迁为的还是自己。据说这个时候,宋真宗就有点动了迁都的意思。
真宗找来了寇准,他明明知道迁都是王钦若提出来的,跟皇帝说:“不管是谁,主张南迁者力斩不赦。”这跟几百年后于谦说的话如出一辙,宋军原本有必胜的把握。就是因为有这些奸臣才导致国土沦丧,燕云十六州不能及时收回
被寇准如此说道,王钦若就由原来的妒忌变成了现在的嫉恨,巴不得除之而后快。宋真宗在大臣寇准的反复劝说下,最终答应了御驾亲征。皇帝亲征无疑鼓舞了前军将士的士气,辽军顿时被打的大败。
这个时候宋朝明明占据优势,宋真宗心里还是想主动跟辽军议和,让他们撤兵。这个时候有一个外交官叫曹利用,宋真宗打算派他到辽军议和。直接跟他摊了底牌,一百万之内随便谈。
说话的时候寇准就在身边,等到皇帝退去的时候把曹利用叫到一边:“你小子如果议和超过了30万,就等着上断头台吧。”几天后出使辽营回来,果然没有让寇准失望。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让对方答应了我方每年赠送给辽国三十万的岁币。
033:本人刚正不阿,宋真宗不如他老爹,遭到奸臣迫害一路抑郁而终
寇准这样的官员在当时绝对可以算得上风毛菱角,完全不懂政治。等到战争结束,王钦若就等着给寇准挖陷阱。有一次退朝的时候,王趁机问皇帝:“陛下,您觉得寇准是有功之臣吗?”
宋真宗说是,王说没有想到陛下您是这样的看法。澶渊之盟陛下您不以为耻,反而认为做得好。春秋这部书当中把城下之盟当作一次耻辱。澶渊之盟的签订跟城下之盟如出一辙,皇帝听到后很不高兴。据说这个时候,便开始慢慢疏远寇准。
寇准做宰相的时候,往往根据你这个人的才能来决定你适合什么样的职位。于公于私都做得好,御史台是专门评价朝中得失的机构。在王钦若等人的攻击下,很快寇准便免除了丞相,到陕西去做知州。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宋真宗的晚年,他愈发的昏聩无能。对王钦若等人甚至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刘皇后是四川人,她娘家人仗着势力犯法。宋真宗为了刘皇后的面子,极力赦免了他们。
寇准对此坚决反对,认为应该按照国法处置。这个时候寇准又得罪了刘皇后,以皇后为首的政治势力扶持王钦若等人,再加上宋真宗晚年所做过的种种昏事。三个条件全部符合,打着寇准密谋发动政变的旗号,把他贬到雷州。
宋太祖赵匡胤建国的时候提及不可伤及士大夫,所以寇准也仅仅是被贬雷州。虽然抑郁而终,可毕竟得以保存。如果没有石碑的约束,恐怕寇准就不是这样的下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