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历史真相 三国时期的第一神射手究竟是谁呢?

三国时期的第一神射手究竟是谁呢?

说起古代的神射手,大家能想到的,一般有神话故事里的后羿射日,春秋时期楚国将领“百步穿杨”养由基,西汉“射石博虎”飞将军李广,以及隋朝大将“一箭双雕”长孙晟等等……如果把时间范围缩小,只算三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神射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人通常会想到黄忠、赵云这哥俩。

黄忠,在《三国演义》里,一出场便有“开二百石弓,百发百中”之能,和关羽阵前对战,曾精准地射中他的盔缨,令其不战而退。卡牌游戏《三国杀》,也因此特意给他设计了一个精准击杀的技能,叫做“烈弓”。赵云,不说晚年通过“围攻躲射”独战韩氏三将等神勇之迹,就单凭赤壁之战时接回借东风的诸葛亮,一箭射断前来追杀的徐盛、丁奉船上蓬索,便是令人不得不佩服其精湛的箭术。

这两人,长期以来一直被当作三国箭术的门面。但可惜,这都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一通虚构,正史《三国志》中,其实并没有任何关于他俩“善射”的记载。

所以,不管在演义里怎么威风,现实中他俩都得往后靠,真正有史料依据、能排得上号的“射手座”大神,其实是以下几位。

01 温侯吕布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要数吕布。

关于吕布善射的记载,正史《三国志》和《英雄记》都有相关的描述: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三国志.吕布传》

为人粗略,有武勇,善骑射。——《英雄记》

从“飞将”两个字看,明显当时的人把他比作了前面提到过的西汉飞将军李广。可见,他的射术并非自夸,而是有过多次出彩表现并取得了一定公认度的。

当然,和《三国演义》里大家熟悉的情节一样,最能体现吕布高超射术的一次,非“辕门射戟”莫属。

此事发生在建安元年(196年),即曹操迎汉献帝入许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那年。吕布的邻居刘备当时驻扎在小沛,袁术派大将纪灵领兵三万前来攻打。刘备兵微将寡抵挡不住,无奈之下只好求救于吕布,虽然后者不久前才偷夺了他的徐州。

收到求救信后,吕布帐下诸将都认为正好借袁术之手除去刘备,主张不救。不料,吕布却在这时展现了他一生中难得的战略眼光:

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所以,他决定亲率步兵一千、骑兵二百驰援刘备。兵力看起来不多,但吕布毕竟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威慑力极大。纪灵手握三万大军都不敢轻视,只能暂时停止进攻。

不过,此时吕布还不想因为刘备和袁术彻底撕破脸皮,所以在如何不那么得罪袁术又能救到刘备上,吕布还是动了点脑筋。他来到小沛西南处扎营,邀请纪灵前来饮宴,对他说:玄德是我老弟,今天被你们按着打,有点惨。我生性不爱撮合别人打斗,喜欢劝架,所以才来的。

说完,他命人在辕门外竖起一枝长戟(不知道是不是方天画戟),然后对在座的各位表示:要是我待会用箭射中戟旁的小支,就请纪将军退兵,如果没中,那时任凭你两家决斗。

这话一说出来,吕布肯定就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了。因为如果他射歪了,那不仅解救刘备的目的达不到,反而会使自己颜面大损。所以这对他的箭术要求极高。

关于距离,《三国志》里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罗贯中在演义里给出了一个说法——一百五十步。说实话,这可比养由基前辈的“百步穿杨”还远了五十步。按照古代一步为两跬,一跬为迈足一次,相当于现在正常人走两次,大概是1.5米。所以一百五十步,大致在225米的距离。

根据后来宋代弓种的有效射程都只在200米左右,这一百五十步显然夸大了不少,应该不属实。但不管怎么说,能让纪灵轻易地同意这个停战条件,吕布射戟的距离肯定超过了当时一般人的正常接受范围,挑战性还是有的。

话不多说,只见吕布张弓搭箭,瞄准辕门处,一箭射去,丝毫不差正中小支。

从“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的反应看,吕布这次显然给大家创造了一个不小的惊喜。于是按照约定,纪灵心里就有一百个不愿意,也不得不领兵撤退,刘备暂时解除了危机。

相比后来唐朝名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传奇,吕布这一箭救刘备,可以称得上他这辈子的巅峰之作了。

02 东莱太史慈

辕门射戟,是吕布展现高超箭术的最高光时刻,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毕竟是一次观赏性静目标射击而非实战。而论起真正战场上的箭术交锋,那必须得有东吴大将太史慈的名字。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三国志.太史慈传》

“猿臂善射,箭不虚发”,《三国志》对太史慈箭术的这番描述,可以说在整个三国范围内都是独一份,名头非常响亮。而且,不同于吕布仅有一次辕门射戟,太史慈的箭术展示,在他的传记里有过多次出现。

第一次是在北海孔融那里。

孔融大家都知道,四岁让梨是他的成名作,之后就开始了怼人的日常,成了三国史上一个著名的嘴强王者。董卓乱政后,因为采取嘴硬、不合作态度,他被下放到盗贼猖獗的北海郡做太守,不久遭到黄巾军的围困,只能找人出城求援。太史慈便在这种时刻登场了。

太史慈不算孔融的部下,他主动请缨主要是为了报恩,即《三国演义》里他母亲受了孔融的恩惠这件事。所以,尽管孔融一开始不同意,认为贼寇看守严密他冲不出去,太史慈还是再三坚持,表示一定要完成家里母亲的“遣慈之意”。

这种真心报恩之举,本就使太史慈的形象颇为高大,而后突围过程中太史慈展现的计策和箭术,更令这场求援增添了无数魅力。

他选择在天刚亮的时候,带着弓囊箭袋骑马出城,身后跟着两名带靶子的随从。城外敌军看到后,又惊又怕,连忙跟了上去,却发现太史慈并没有往外闯,而是到城墙下的堑壕,竖起靶子在那里练习射靶,随后便返回城中。

第二天,他如法炮制,又在天刚亮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高调出城,同样只练靶便回。到第三天,围城的黄巾军彻底松懈了下来,看到太史慈出城,丝毫没有准备,有的甚至卧睡不起。太史慈则抓住时机,果断闯出包围圈,带着求救信策马而去。

等到黄巾军察觉,太史慈早已成功突围。黄巾军感觉不妙,还想追上去,结果太史慈丝毫不慌,迅速用箭回击,数人应弦而倒,吓得没人敢追了。

这场求援下来,不仅让刘平原(刘备)救孔北海(孔融)传为一时佳话,更成就了太史慈英勇善射的威名,使他很快跻身于一流武将的行列。

此后,经过短暂事从扬州刺史刘繇,太史慈最终被江东小霸王孙策的义气感化而归服,成了东吴的一员大将。而他箭术的巅峰之作,便出现在这段时期。

在跟随孙策讨伐麻保贼时,有个叛匪仗着居高临下,在城楼上用手挽着柱子大声辱骂孙策军,自以为安全无虞。但他万万没想到,太史慈正在城下注视着他。应该是受到那粗鲁叫骂声的刺激,太史慈实在忍不了,拿出弯弓射出一箭,不偏不倚,正好射穿那人露出的一只手,将其牢牢地钉在了柱子上。

顿时,那人的骂声变成了惨叫,而城下的上万孙策军响起一片欢呼。

从射处到楼台,能让那人没有丝毫察觉,其中无疑隔着较远的距离,太史慈能如此精准地射中其手掌,可见箭术不凡。

《三国志》作者陈寿用了“其妙如此”四字来形容太史慈这般神迹,远在许昌的曹操听说这件事后,也萌生了揽才之意,特意送了一封装着药材“当归”的书信给他,意思说你老家和母亲都在北方,快归来吧,我需要你。

爱才则爱才,但曹操明显失算了。别的不说,太史慈身上有个突出特点便是“信义笃烈,有古人之风”,他之前既能为孔融区区之恩舍命相救,如今得到孙策的倾心敬重,又怎会轻易离去呢?

03 白马将军庞德

太史慈没回北方让曹操称意,但并不代表他帐下就没有箭术好的人。

有一人,他不在魏国五子良将之列,也不是曹操刻意培养的宗族子弟,甚至军事生涯也短暂而不辉煌,但却是魏国箭术表现最为亮眼之人,他就是白马将军庞德。

《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多次名将之间的箭术对决,比如黄忠射关羽、张飞射马超、姜维射郭淮,以及曹操大宴铜雀台时各路将军的争夺锦袍,这些都属虚构。独有庞德射关羽,可谓三国名将之间唯一以弓箭对敌的历史记载: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揭秘:历史上的吕姓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下一篇
历史上当了皇帝的宦官:曹腾究竟是谁?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