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中...

首页 历史纪事 战国时期,韩国为何没有被魏赵两国瓜分掉?

战国时期,韩国为何没有被魏赵两国瓜分掉?

很多人都不了解韩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战国时期国家间是否能实现相互吞并,国家间的关系、道德高下并不是关键,而是取决于这两大因素:

第一:实力是否足够强大,以至于能支撑起本国的兼并野心?

第二:形势允不允许?即:吞并/瓜分一国会为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是否受国际格局的限制?

各国的对外战略选择,基本上基于这两大要素;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二项往往更重要。口说无凭,看几个正反面案例。

在战国早期,韩、赵两个弱国,曾有机会削弱、瓜分最强大的魏国,但形势不允许

公元前371年,魏国的第二位君主魏武侯(名魏击)去世。根据“武”这个谥号可以看出,魏击是一位颇具雄才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承接父亲魏文侯打下的基础,继续维持着魏国的强势地位。他趁着赵国内乱强力干涉该国内政,多次击败赵军;多次纠合赵、韩,共同打压东方的齐国,甚至还把原晋国的土地彻底瓜分殆尽。

但他却犯下了一个大错误:在世时没有立储君。公元前371年,魏武侯突然去世,两个儿子魏罃和公中缓(也称“公子缓”,魏罃的弟弟)为了争夺王位大打出手,国内大乱。

这一内乱持续了好几年,公元前369年,魏国大夫王错逃向韩国,将魏国的底细和盘托出。韩懿侯抓住时机,联合赵成候出兵攻魏,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内)大败魏军,其后将魏都团团包围。

形势一片大好,两国甚至商量接下来怎么处置魏国。

赵成候说:“我建议,咱们杀掉魏罃,立公中缓为君,然后各自割下一大块土地”。

韩懿侯却不同意:

不可。杀魏君,暴也;割地而退,贪也。

从字面意思来看:杀掉魏罃,是残暴之举;割地则显得太贪婪,因此不如将魏国一分为二,魏罃、公中缓各自为政,那么魏国将彻底沦为小国,从以往的刀俎,变成今后的鱼肉。

但赵成候不乐意,争执之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两家一拍两散,先后撤兵。魏罃杀掉公中缓,登上国君之位,是为魏惠王。

司马迁对这一事件这么评价:魏惠王之所以能自身不死,国家不被瓜分,是由于韩、赵两国意见不和。如果按照其中一家的办法去做,魏国一定会倒霉。

那么,韩懿侯为啥不同意瓜分魏国?不是由于担心“暴、贪”,而是怕自己消化不了吃到嘴的领土,反而会面临魏国及各国的反扑。

后来,齐国就献上了一个反面例子。

齐国的两次兼并,不仅未能使本国变肥,反而沦为了众矢之的

公元前316年,燕国发生了燕王姬哙将君主之位禅让给燕相子之的闹剧,引起了太子姬平的不满,双方大打出手、燕国陷入混乱。齐国则趁机挥师北上,不到50天就占领了燕国。

但正在齐宣王洋洋自得的时候,姬平率领支持者奋起反抗齐,同时,“诸侯将谋救燕”,各国不约而同的将要救援燕国。在巨大压力之下,齐宣王甚至不得不向孟子请教:“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各国都要打我啊,这可咋整??

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齐国不得不吐出到嘴的肥肉,全军退出了燕国。

经过这次行动,齐国确实获得了一些好处:把燕国王室数百年积累的财富洗劫一空;但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燕国的仇视、各国的忌惮,并很快迎来了报复。

公元前286年,齐国故技重施,兼并了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宋国。这次各国再也不会坐视不管:死敌燕国牵头,燕、秦、韩、赵、魏同仇敌忾,迅速组成了五国联军,在名将乐毅的率领下,将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各国就地分赃后,燕军兵不血刃占领临淄,复制了一把当初齐军在燕国的举动;其后,乐毅长驱直入,几乎将齐国全部占领。

后来,得益于燕国内耗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齐国侥幸复国,但从此失去了与秦国东西并峙、两强共存的地位。

那秦国的东扩,为啥就没有这个担心?

即使强大、凶残如秦国,步子也不敢迈得太猛

我们不能只看秦国吞并六国的辉煌结果,也要看看这个过程有多么的不容易。

当初在公元前341年的时候,齐国通过马陵之战摧毁了魏军主力;第二年,公孙鞅趁机率秦军东出,夺回了被魏国占领了几十年的河西之地。这个时候,齐、秦一东一西遥相呼应,但首先被针对的,当然是向来被视为“虎狼之国”的秦国。为啥?因为齐国得到的是名,秦国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地,以及空前膨胀的东进野心。

7年后,为了打压秦国的嚣张气焰,在苏秦的活动下,六国合纵很快达成;面对压力,秦国任用公孙衍,胁迫齐、魏攻赵,暂时缓解这一危机。接下来,秦国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魏国上,但这并不能让各国安心。

公元前318年,楚国带着赵、魏、韩、燕,五国军队一路杀到函谷关,让秦王如坐针毡。公元前314-312年,秦国任用张仪离间楚、齐两国关系,并抢得汉中郡。紧接着开展连横战略以杜绝各国联手。

其后,秦国在扩张过程中,一直贯彻着:党同伐异、各个击破、避免成为众矢之的的方针:

秦武王即位后,张仪出走,秦国将精力集中于韩、魏两国;

等到秦昭襄王接班,秦国更是软硬兼施、打拉结合,将楚国玩了个半死,基本消除了南方这一强国的威胁;

但这段时间秦国玩得有点大:在楚怀王客死咸阳后,齐、韩、魏、赵、宋联合攻秦,秦国甚至被逼向韩、魏割地求和。

但接下来秦国再没有犯大错,首先逼和楚国,其后利用齐国灭宋的契机,配合燕国乐毅攻齐;齐国被打废后,白起南下,几乎抢得楚国1/3国土;其后又交好楚国,调转矛头,采用“远交近攻”之策,重点削弱三晋,并把东方军事强国赵国打残。

在长平之战后,实力已经处于绝对碾压的秦国在邯郸城下吃了亏,其后继续稳扎稳打。直到嬴政掌权后,秦国仍担心各国合纵:

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

兔子急了也咬人,更何况这些诸侯国。所以秦国软硬并举,在大军出动的同时,采用了离间、收买、暗杀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削弱各国抵抗力。

结论:能否吞并别国,既要看实力,更要看能否抗住各国的压力

所以,当时东方各国的心思很简单:我们是不希望秦国做大,但也不愿意看着身边的邻国变强,谁强就揍谁;我打不过秦国,难道还打不过你?这就是为啥齐国被各国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也是长平之战时他们坐山观虎斗的出发点。

至于魏、赵,两国何尝不想吃掉韩国,以补充自己被秦国夺去的土地。但所谓“心向往之、身不能至”,两国若这么干,只会面临一个结局:

魏、赵跟躲在关中的秦国不一样,两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若激起公愤,秦、楚、齐三强从三面夹击(北边的燕国暂且不提),不仅会逼着魏、赵把吃下去的吐出来,甚至会进一步割掉这两国的肉,最终只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此这样对他们最有利:好汉不吃眼前亏,随大流、看大势,在连横、合纵之间频繁切换,跟着强国捡点小便宜。当初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何其强大?但灭中山国,也是勾结了齐、燕共同出手。吃独食?不是不想,只有找死。

其实各国若团结一心抗秦,秦国再强,也无法以一敌六。但各国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抗秦只是手段,促进本国发展才是最终的追求;若对本国有利,他们会毫不犹豫跟着秦国连横,从邻国那里攫取利益。想学习秦国?那要掂量掂量本国的实力和手段,不然就会像齐国那样,面对一次联军就彻底崩溃。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
三国时期谋士众多,到底谁才能算是真正的大才呢?
下一篇
至死都在为蜀汉谋划,诸葛亮都有哪些贡献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选择表情
页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