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的葬礼规模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在宫中死得扑朔迷离,无疑是为本就死气沉沉的晚清政府再蒙晦气。
当年,同治帝十九岁英年早逝,没留下一个子嗣,且不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单就慈禧还不想马上放手集权来看,清朝这皇位就必须一直有人坐着。于是最苦命的光绪帝载湉就这样登上了历史舞台,明明身为慈禧妹妹婉贞和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但却被慈禧抱来认其为“亲爸爸”。五岁即位到十八岁大婚,一直有名无实,全凭在他身后垂帘听政的慈禧摆布。十八岁亲政,二十七岁尝试摆脱慈禧的挟制,着手实行戊戌变法,然而难改晚清大局,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抵触。变法失败后,被慈禧幽禁在仿若与世隔绝的中南海瀛台直到离开人世,期间遭受的可都是非人的对待,在慈禧的眼线下,有苦都不能向外人诉说。
光绪驾崩时,他生前所住的仙岛皇宫中,一片死寂,平日里忙碌奔波的太监宫女仿佛都知道要发生什么一样,消失得一干二净,其尸体被发现时,冰冷地昭告着再无救治的余地。世人认为这是因为他死的神秘又突然,奴才为了躲避晦气,才避之不及。但这可是在皇宫中发生的事,他真正的死因在他咽气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会成为未解之谜。
不论光绪因何而暴毙宫中,他也是名正言顺的皇帝,所以就算当时晚清政府一直在向西方列强委曲求全,不断割地赔款,光绪帝的葬礼也是丝毫不吝啬的按照了国葬的形式在筹备的。
按照皇室的规矩,皇帝的灵柩要做得庞大而华丽,而且抬棺的人数也有严格的要求,当时给光绪抬棺送葬的队伍就是128人的大规模了,而且两侧还有骑马的带刀新式清军卫队。由64人组成的执幡队高举万民旗伞为送葬队伍开路,然后是1628人规模的仪仗队,每个人手上都拿着各种纸扎的惟妙惟肖的法器和冥器。随后跟着的便是声势浩大的抬棺队伍,送葬队伍的最后是用来运送陪葬品的马队,一众马匹,毛色一致。
光绪出殡的那天,唢呐声响,佩着清脆的锣鼓声音,引来了京城的所有百姓,所有人都想来对这么盛大的场面抱有不小的好奇心,于是纷纷放下手上在做的事,不辞辛劳地从城里的四面八方跑来围观这声势浩大的葬礼,甚至营造出了万人空巷的景观。自从鸦片战争失败后,这是京城第一次这么热闹,街上挤满了人,除了给送葬队伍留出的主干道以外,其他地方都围满了前来围观的群众,熙熙攘攘的,可谓是人山人海,抬头低头引入眼帘的都是人。不论是送葬的队伍还是百姓,从街头一时都看不到街尾。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不是没有进行过变法图强,但是在旧势力和旧思想根深蒂固的前提下,基本算得上是于事无补,不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等一切自上而下的救亡运动终究是没能挽救岌岌可危的晚清政府。尤其是维新变法,光绪出发点是好,但是他高估了自己真正掌握的实权,也低估了慈禧的愚昧和顽固,在一定程度上最后导致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革而流血牺牲,自己最终也成为了慈禧眼中一个丢失了作用,还会反抗抵触自己的傀儡,而被终生幽禁在孤岛上。
维新的时间很短,不过才一百零三天,但是足以让百姓明白了当时圣上自救的决心,以及救国的良苦用心。百姓可能在光绪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渺茫,但是却还是想要孤注一掷地相信他。尽管结果是如此的不尽人意,可是这还是说明百姓有看到光绪的努力,同时光绪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所以国葬的那天,送葬的队伍到了哪里,百姓都自愿为其下跪,或者为其烧上一些纸钱,送这个可怜的皇帝一程。据说一天时间就烧了90万余张的纸钱。
光绪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用国葬出殡的皇帝,排面是做足了,那场面比平日里御驾出行的阵势还要来得盛大,生前被迫活得窝囊,死后却得到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气派。自打光绪五岁被慈禧从生母生父的膝上抱到了那个皇位上,他就注定会是历史上的悲情又凄惨的人物,即使国葬气派那又如何,还不是难改无人为他守一时灵柩的事实。悲矣悲矣,果然“无情最是帝王家”!
发表评论